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南京圖書館七夕依古制曬書,什麽是“曬書”?

南京圖書館七夕依古制曬書,什麽是“曬書”?

"曬書"除曝曬之意,還有分享珍藏書籍的含義。源於中國代際傳承的生活習俗,特有的讀書文化。曬書在古代也稱為?曬肚皮?,也是文人墨客顯露才學、展示品趣的壹種特別方式。

曬書?最開始的含義確實的把書放到陽光下曬。諺語有雲:?七夕到,太陽高,曬書曬衣好。?農歷七月初七,陽光充足又不過分熾熱,日光中所含的紫外線具有殺菌效果,正是曝曬書籍和衣物的大好時節。東漢時期就有曬書的文獻記載。當時的古籍《四民月令》對曬書有具體的描述:?七月七日,曝經書及衣裳,不蠹。? 古代的線裝書籍,其用紙不像現在有很多添加的成分,那時候多為天然木漿、棉漿和草漿,很容易被蟲子蛀,所以把書放在陽光下暴曬,利用強烈的紫外線殺死書中蠹蟲,防止暑熱滋生黴菌。

但後來,?曬書?漸漸也有了其他含義。《世說新語》就曾記載過這樣壹個故事:晉朝有壹位文人,在七月七日這天,富豪們都在室外陽光下曬鮮亮華麗的衣服和昂貴的財物的時候,他索性解開衣帶,把自己的肚皮露出來?曬?。當別人問他曬什麽時候,他總是淡定地回答我曬書呢!但實際上,這其實是壹種荒誕式的諷刺。人們當時曬書已經不是為了除黴菌,而是為了攀比。

慢慢的,曬書的傳統延續到了到了漢唐時期,逐漸形成壹種成型的制度。發展到北宋時期,更形成文人曝書的獨特集會。這個時候曬書成為文人文化生活中重要的壹部分。

曬書這壹傳統是中國書籍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讀書人心中占據著重要位置,飽含著國人對中華文化的深厚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