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古代燈具怎麽演變的

古代燈具怎麽演變的

燈最早的發明和使用可追溯到7萬年以前。那時,沒有金屬和銅可以用來制作燈,先人就用中空的石頭和貝殼取而代之。這些中空的石頭裏被放滿了苔蘚和其他植物,然後浸在動物脂肪裏。動物脂肪可以代替油,第壹盞燈就是這麽誕生的。

史料表明,在電還沒有被發現之前,燈壹直是照明的工具。燈的使用大致分為兩個時期:前電力時代和後電力時代。

在中國,據出土的甲骨文記載,人類在殷商時期,就會使用松脂火把照明。到了周朝時期,青銅器和陶器的大量使用,為燈具的出現創造條件。春秋戰國時,照明的燈具開始出現,豆就是當時照明所使用的工具,它是依照當時的食器——豆的形狀制成。

燈具發展簡史

瓦豆燈,最早的燈具實物

當時人們是用豆脂作為燃料,講豆脂盛放在陶制的小碗裏,放上壹根燈芯,點燃照明。從古體字的“燈”就能看出,燈是從豆演變而來的。古籍中有記載:燈源於豆,瓦豆謂之登。

戰國時期的人俑燈和仿日用器形燈

戰國時期的燈具以青銅質為主體,多位貴族使用器,陶質燈因為傳統的陶豆無異,往往被稱為陶豆,並沒有歸於燈類,這類燈為下層社會所用,戰國時期的燈具除了個別多枝燈外,大致可分為人俑燈和仿日用器形燈兩大類。

戰國銅像燈

秦代燈具

到了秦代,燈具鑄造極其華麗。《西京雜記》卷三記載:“高祖入鹹陽宮,周行庫府。金玉珍寶,不可稱言,尤其驚異者,有青玉五枝鐙,高七尺五寸,作蟠螭,以口銜鐙,鐙然,鱗甲皆動,煥炳若列星而盈室焉。”

雁足燈

兩漢燈具

兩漢時期,我國的燈具制造工藝又有了新的發展,政治、經濟、文化各個方面達到了壹個裏程碑般的高度。對戰國和秦朝的燈具既有繼承又有創新。並且由於這壹時期盛行“事死如生,事亡如存”的喪葬觀念,使本為日常生活用具的燈具也成了隨葬品中的常見之物。

眾多出土文物表明,這壹時期的燈具不僅數量顯著增多,材質和種類也有新的發展,這說明燈具的使用已經相當普及。從質地上看,在青銅燈具繼續盛行、陶質燈具以新的姿態逐漸成為主流外,還出現了鐵燈和石燈;從造型上看,除人俑燈和仿日用器形燈之外,還出現了動物形象燈;從功用上看,不僅有座燈,還有行燈和吊燈。

西漢長信宮燈

西漢朱雀銅燈

在我國的燈具史上,成就最高的釭燈也是出現在西漢。這種燈是供宮廷貴族使用的青銅燈,燈的火苗上方帶有連著煙管的煙罩,燈煙可以經由罩和管排入蓄水的燈身裏達到“取光藏煙”的環保效果。其中最著名的釭燈就是1968年河北省滿城縣出土的“長信宮燈”。

唐代“省油的燈”

唐代出現節能省油燈,俗話中常說:“某某某不是省油的燈。”用來形容某些人比較厲害,刻薄。其實,這裏的“省油的燈”在歷史中真正出現過,唐朝中晚期,四川成都附近的邛窯燒制的省油燈就是真正的節能燈。

明清燈具

明清兩代是中國古代燈具發展最輝煌的時期,最突出的表現是燈具和燭臺的質地和種類更加豐富多彩。在質地上除原有的金屬、陶瓷、玉石燈具和燭臺外,又出現了玻璃和琺瑯等材料的燈具。種類繁多、花樣不斷翻新的宮燈的興起,更開辟了燈具史上的新天地。

明清宮燈

宮燈作為我國手工業制作的特種工藝品,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直到今天在壹些豪華殿堂和住宅裏仍能發現宮燈造型裝飾。

清末煤油

自清末,煤油燈引入中國,美觀的燈具,先進的燃料,以及科學的燃燒方式及數倍於老油燈的亮度,很快吸引了國人的眼球。

電氣時代

19世紀中期,第二次工業革命讓人類社會發展又有了壹次重大的飛躍,人類由此進入了電氣時代。其中愛迪生發明了電燈,這使電燈漸漸普及,開辟了電氣照明新時代。

到此,古代燈具的介紹就到此為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