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真的有“莊周試妻”這種事嗎?還是只是壹場戲?

真的有“莊周試妻”這種事嗎?還是只是壹場戲?

莊周試妻,又名“劈棺驚夢”,出自明代馮夢龍《警世錄》。是對莊子“唱和鼓”的“表演藝術”的改寫和惡搞,不真實。

莊子的“鼓盆唱法”是壹種“行為藝術”。他在淡化甚至消解生與死的界限,把生與死看成春夏秋冬的季節循環,讓人們可以坦然面對生老病死的煩惱和恐懼,回家休息。莊子的生死觀自然是大智慧,不可思議,所以被後來的通俗小說家解讀為壹個非常庸俗的故事。

這個故事可以在明代馮夢龍的《警戒的故事》中找到。卻說有壹天,莊子出遊,看見壹座新墳,壹個年輕女子在墳前揮舞著扇子。莊子非常驚訝,問:“妳為什麽要給墳墓扇風?”年輕女子回答說:“我丈夫埋在這個墳墓裏。他臨死前跟我說好,墳土沒幹我不能再嫁,所以我想盡快把它扇幹。”莊子回家把這件事告訴了妻子田,逗她說:“妳也是這種人嗎?”田發誓她最討厭這種薄情寡義的女人。過了幾天,莊子突然生病死了。可是,田卻當著淩的面,跟前來拜謁的楚王孫打情罵俏,要嫁給他。楚孫王突然心絞痛,口吐白沫。仆人說,他主人的問題可以通過用熱葡萄酒吞下活人或剛死去的人的大腦來治愈。大廚拿斧頭劈開莊子的棺材,取走他的大腦,卻聽到莊子嘆了壹口氣,坐了起來。她試著平靜下來,扶莊子起床,回到屋裏,但是楚王的孫子和他的仆人已經不見了。我暗自慶幸,莊子卻說:“我要妳見兩個人。”孫和他的仆人站在他面前,壹揮手,莊子卻不見了。妳仔細看,楚王的孫子和他的仆人都不見了。原來都是莊子為了考驗妻子的忠誠而做的。田無臉,上吊自盡。從此,莊子看透了人生。把妻子放進破棺材後,他找了壹個土盆作為樂器,隨著鼓聲歌唱。就是寵溺聖賢,惡搞莊子。

莊楊的《恣意篇》中有兩個關於自己的段子:壹個是莊周的《夢蝶》,壹個是他妻子死後的吟唱。這兩個看似奇怪的東西,自然是改編成戲劇和小說的“妙語”。目前最早改編的戲曲是元代石九星的雜劇《周壹夢蝶》。講述了年輕英俊的書生莊周在經歷了放蕩富貴的生活後,如何通過與四仙女的風流韻事,最終擺脫世俗,重新加入神仙階層的故事。所謂“蝴蝶夢”,其實就是唐朝傳說中的“黃亮夢”。從這個劇本可以看出,莊周的蝴蝶夢與元人故事中的妻子無關。但到了17世紀後,經過明朝的改寫,故事主題從個人的修行啟蒙轉變為對夫妻關系中道德問題的判斷。從來沒有出現過的莊周的妻子,不僅有了自己的名字,也成為了這個故事的主角。

相關史料證明,至遲在明末,莊已被小說家、佛教徒改造成莊周的試妻。(上海圖書館收藏的19世紀晚期佛教卷軸顯示,蝴蝶夢的故事已經轉化為明末莊周試妻的故事。)

電影《莊子試妻》改編自古代小說家馮夢龍的《莊子·警世故事》。

該劇自誕生以來,屢遭清政府封殺。但由於其三俗,仍然出現了很多新劇,換湯不換藥的矛頭仍然是莊子哲學。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再次將讒言聖賢榜作為禁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