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雙港鎮的雙港文人

雙港鎮的雙港文人

潘贊化(1885—1959),字贊化,本名石壁,後號楊強。潘家樓,雙港鎮現代名人、詩人。

光緒二十壹年(1895),舉家遷回桐城。光緒二十七年,我的堂兄弟潘金華、陳獨秀、白等人在安慶北門圖書館組織了“青年勵誌社”,從事反清宣傳活動。他們的行為被清廷列為大逆不道,到處搜捕。潘氏兄弟被迫流亡日本。潘贊化曾赴東京真武學堂學習軍事,並參加了孫中山在東京組織的“鐘惺會”。不久,受孫中山派遣,潛回安慶開展民主革命活動。光緒三十三年七月,徐錫麟在安慶刺殺恩明而死。安慶起義失敗,當局加緊追捕革命者。潘贊化再次離開日本,在早稻田大學學習獸醫。辛亥革命時回到中國。民國元年(1912),安徽巡撫白任命其為蕪湖關監。上任後整頓關卡,杜絕偷稅漏稅。所有稅收都要上繳上海團,支持革命。對此,孫中山曾當面致謝。

次年,袁世凱任命倪嗣沖為安徽巡撫,潘贊化退居上海。民國4年,遷居韶關,秘密進入雲南,參加蔡鍔國防軍的尋元活動,獲得“雲南起義紀念勛章”。16年,北伐軍到達長江流域,白出任國民革命軍第33軍軍長,任命潘贊化為副軍長。後來,他調到南京,在工業部擔任科長。抗日戰爭爆發後,我隨工業部去了重慶。29年離職,帶著兒子潘某徒步回到家鄉,投身家鄉的教育事業。31年,出任桐城夏夢中學校長。34年任通城縣臨時參議會副議長。與此同時,木雅和李哥小學在我的家鄉連潭潘家樓成立了。

潘贊化身為壹個長胡子的高個子男人,風度翩翩。他與僧尼、居士交往密切,主張儒釋道合壹。行為怪異,村民稱之為“桐城怪傑”。好詩,九壹八事變後,目睹國家衰落,常以詩諷世,意禪林。他曾在佛教勝地九華山寫了壹首七律詩,送給陳獨秀。詩中說:“匈奴未滅,猶未家,滿眼塵花。故國已成肉,聖賢相視,眼裏都是沙子。霜降公子趙天水,紅鐵路人練雪花。宇宙本來就是枷鎖,心藏在山崗山谷裏。”陳收到此詩後,用自己的草書掛屏,原作現藏桐城市文化館。

建國後,潘贊化在安徽省文史館任圖書管理員,1959年8月在安慶逝世。著有《二梁明選》詩集,已出版並代代相傳。

潘贊化是潘江的後代。

潘江是明末清初偉大的文學家、詩人(桐城派創始人)。

原名張達,字舒造(1619-1702),晚年成為乃翁,因以“何叔”為住所命名,被稱為“何叔先生”。

潘石曾在桐城有祖居“石井齋”。詩人認為城市嘈雜,打算住在深山老林的野外。幾經尋找,終於在城西門外找到了壹處廢棄的山間花園。"離這座城市只有三英裏遠。"“古塘莊對面,山園半畝,號已易主。然而竹徑依舊冷清,有三間茅屋。很久以來,沒有人在柴飛設立。”他買下這個山花園,把這個地方命名為“河樹”,並請人修復,就像是南山中的陸濤。詩人終其半生,為身心找到了歸宿,作詩闡明自己的誌向:“老板壹事無成,虛度六十多。我死了,就上城垛,嫁我在田裏。”

戴名世寫了壹本書《臨江別墅的故事》,對尊師重道、不羨富貴的行為深表贊賞。“王老師已經名揚天下30年了,他也嘗試過和其他同學壹起開公司。有壹個公司的人,喜歡和不喜歡別人的都不壹樣,往往幾次之後就失去了。壹旦棄之,專事禪修,竭盡所能研讀百書,並為文章作詩流傳於世。有許多學者奉命求賢,但先生仍在山川,其樂終身。這是白費力氣嗎?”

大學生張穎與潘江有著同班同學的友誼。回龍眠山房每年“賜金園”療養,他都要繞道去探望河叔。據張穎說,他在金園養病休息,壹年只有100多天。初春,舉家出郭,秋日回城。"。在河邊別墅生病的人,壹年比壹年好壹半。回到城中閑時,以壺邀得者,其間吟誦,視城之塵也。”

宋世英贈潘江詩壹首:“兩朝文獻真儒生,四海大祖。”

張穎為王先生題寫了“大詩人伯和書潘公先生之墓”的墓碑。

潘潘天(1876-1950),本名小林,系人。雙港鎮潘家樓,教授兼詩人。

潘天出生於壹個農耕家庭,是明末清初著名詩人潘江的後代。清光緒十九年(1893),進貢生。光緒在安徽教務處工作了三十年。他勤奮好學,有思想,善於整理和研究鄉村文學,深得安徽學者沈子沛的推崇和贊譽。光緒三十四年,調至安徽中等技術學校任教,後任安徽女子師範學校教師。民國初年,潘天棒受聘為桐城中學語文老師。他學識淵博,才華出眾,贏得了許多學生的尊敬。就讀於桐城中學的當代著名美學家朱光潛在《全集》序言中寫道:“我在桐城中學讀書時,潘是受益最大的語文老師。”。民國9年(1920)受聘為安徽法政學堂語文教師。17年,安徽大學成立,首次被聘為文學院教授。民國19年,由安徽同治博物館編輯,編入《安徽同治藝文考藏部紀要》36卷。抗日戰爭爆發後,潘天棒回到了家鄉。參與創辦了以其祖先潘江(號)命名的“木雅小學”(天成中學前身)木雅)

王誌毅(1743-1818)出生於雙港鎮白北塘。清朝官員

從官至副都,為禦史、刑部侍郎、工部尚書。賈慶忠曾任福建、江蘇巡撫,湖廣、福建、浙江巡撫。清初江浙積弊儲糧,整頓福建地方秩序,在湖北沭河修建水閘,編輯《荒政集》,增設蘇州正義書院,成就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