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理研究的傑出成果-《水註經》
水資源是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之壹。我國江河湖海縱橫交錯,對軍事戰爭、商業航運、農田灌溉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各個方面都有重大的影響,地理學家們壹直想摸清這份“家底”。三國時期的《水經》是我國第壹部研究水文地理的專著,而北魏郵道元以註釋《水經》方式寫成的《水經註》壹書,則是我國古代最傑出的水文地理研究的成果。
酈道元(公元466-527年),字善長,範陽涿鹿(今河北涿鹿縣)人,是我國南北朝時期著名的地理學家。他從小就博覽群書,特別是喜歡閱讀地理學著作。少年時代,曾隨父親郵酈範宦遊歷山東,又經常和朋友們壹道訪求名勝古跡,養成了“訪讀搜渠”的興趣。以後歷任河南、冀州魯陽郡等地方官吏。由於職務關系,足跡遍及山東、河北、山西、河南、陜西、內蒙古、江蘇、安徽、湖北等地。酈道元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對河道、水系或者說水文地理研究尤其懷有壹種特殊的感情,他在《水經註》的自序中說,天下最多的是水,它浮天載地,高下無所不至,萬物無所不潤。 酈道元在閱讀《禹貢》、《周禮·職方》、《山海經》、《水經》等古代地理學著作時,深感這些著作的記載往往過於簡略,於是細心收集歷代地理資料,選用《水經》為底本,決心以註釋《水經》的方式撰寫壹本新的水文地理研究著作。 《水經》壹書記載河流壹百三十七條,而《水經註》以多於它二十幾倍的文字來進行註釋。其實,《水經註》敘述的內容已大大超出了註釋《水經》的範圍,裏面有許多作者獨立研究的成果。酈道無涉獵的書籍非常廣泛,在註中引用的古籍有四百多種,還摘錄了不少漢魏時期的碑刻,這些古籍、碑刻現在大多數都已失傳,靠著《水經註》才保存下來。
圖3~5壹1水經註
酈道無的寫作態度十分認真,對古書記載有歧義的地方,每次都加上自己的按語或結論,對能夠進行實地考察的地方絕不輕易放棄。凡是他親自訪問過的地方總是留下了詳盡的繪聲繪色的第壹手資料,如他在遊渭水茲泉時,曾尋訪過姜大公的居室和垂釣的地方,在鮑邱水條下記載了劉靖開渠引水的工程,在谷水條下記載了東漢大學的舊址等等。
《水經註》寫作的最大特點是以全國水道為綱,***分黃河、濟水、淮河、汙水(漢江)、長江五大水系。每壹水系又按大小順序,先敘述幹流,再敘述大小支流。對每壹條河流的發源、流經地區、交匯和所註入的河、湖、海域,以及沿河的風土人情、城市面貌,歷史沿革、史事掌故等等都壹壹有詳細的說明。 《水經註》所記水文,分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記1252條河流,幾乎比《水經》擴大了10倍,所謂地下水是指井、泉和伏流,記有泉水30多處,伏流也有30多處。全書提綱擎領,體例分明,條理清楚,結構嚴謹,既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水文歷史地理資料,又開創了我國撰寫水文地理研究著作體例的先河。其對水文地理研究的科學貢獻和社會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千百年來壹直受到人們的重視,具有很高的學術地位和學術價值。
當然,《水經註》也不是沒有缺點的。哪道元生長在南北朝分裂時期的北魏,由於戰爭頻繁地發生,他不可能對每個地方都進行實地考察,光靠引用分析古書上的記載有時就不那麽確實可靠。他對黃河發源地的認識也是錯誤的。但這些比起《水經註》的功績來,實在是微不足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