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久不變”是指文言的詞匯系統和語法系統。文言是在漢代以前口語的基礎上形成的。如《論語·學而》“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也”,壹句話就有九個虛詞,可見當時是把口語中的每個虛詞都記下來的。這種口語在魏晉南北朝就不說了,但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壹直到“五四”運動前的讀書人,寫文章都以先秦兩漢的作品當作典範而刻意模仿。這樣,漢代以前的語言就成了壹種貫穿中國幾千年歷史的書面語了,這種書面語就是文言。當然,因為模仿,各個時代的作者寫出的文言文不免夾雜後代的詞語和後代的語法,不可能跟漢代以前的語言完全壹樣,這就使文言在不變之中有某些細微的變化,但是,這種變化沒有改變文言的基本面貌。所以,無論先秦兩漢,還是宋元明清的文言作品,它們的基本詞匯、語法都大致相同。這在客觀上給我們方便:只要學會了文言,我們就能不受時代的限制,在浩如煙海的古籍中自由地吸取需要的營養。如果古籍不是用文言寫的,而是用歷史上不同時期的白話寫的,讓我們去繼承這份遺產,那不知道要難多少倍,這從讀唐代變文、宋元話本、元明雜劇中就能體會到。
“脫離口語”的特點使得文言古奧難懂。從魏晉南北朝起直到今天,要學會文言都不是壹件容易的事。因為“會”的標準不同,學的難易程度也不同。封建社會的讀書人會文言的標準是能讀能寫,現代人會文言的標準只要能讀就行了,相對而言,現代人的“會”,難度小多了。況且,許多古籍經過歷代學者的整理,閱讀的難度減少了。盡管這樣,現代人要學會文言讀古籍仍然有困難。語言發展了,時代相隔太遠,我們對文言的詞匯意義、語法特點感到陌生;古籍中記載的歷史文化、典章制度,我們或者不熟悉,或者從來沒有接觸。這些都是學習文言的困難。然而,要讀古籍就必須學會文言。文言是躺在文化遺產寶庫門前的壹只攔路虎,下決心降伏這只老虎,寶庫的大門便向我人敞開,收獲將是巨大的;在這只老虎面前猶豫、畏懼,不敢去碰,寶庫的大門關閉著,我們的損失也將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