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化對世界的影響
壹、對朝鮮的影響
1.政治制度方面:新羅受唐文化影響最深,學生留學中國最多達百人,有些更在唐朝做官,因此新羅亦仿效唐的政治制度,據此建立起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組織。
2.科舉文學方面:朝鮮的科舉考試,以中國古籍>、>等為主科,可見其受唐文化的影響;而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更在新羅廣為流行。
3.文字歷法方面:朝鮮本無文字,唐時利用漢字字形作音符,創朝鮮詞匯,新羅文字實亦由中國字音轉化而成;此外新羅歷法及律令都是模仿唐代律歷而成的。
4.宗教醫學方面:唐代盛行的佛教宗派,如天臺宗、法相宗、禪宗等也在朝鮮流行,新羅亦以>、>等中國醫書為教材,並把中國醫學傳入朝鮮。
二.對日本的影響
1.政制方面:日本派往留唐的學生及遣唐使將中國的文化及典章制度傳回日本,日本孝德天皇對中國文化大表仰慕,遂模仿唐代之政制,推行「大化革新」,確定其官制、田制、刑法等。
2.文字方面:日本留學生吉備真備采用漢字楷書偏旁而造「片假名」;學問僧空海取漢字草書偏旁而造「平假名」,為日本現行文字之始。
3.宗教方面:唐代著名高僧鑒真東渡日本,留居當地十多年,不僅將佛教律宗傳入,還把有關建築、繪畫及草藥知識傳入日本。日本學問僧來華學習佛法,並將佛教傳回日本,使佛教漸流行於日本社會。
4.文化方面:中國的天文歷法、教育、文學、藝術、生產技術、服飾、娛樂、坐臥習慣亦陸續在唐朝傳入日本;中國節令風俗如中秋、除夕等亦傳至日本;日本的京都和奈良也是仿唐代長安而建。
5.遣使來華:日本不斷派「遣唐使」組成使節團來華,二百多年間***成行十九次,包括大使官員、學生、醫生等,他們對唐代政治、經濟、文化作出深入學習,回國後多以傳播。三、唐代文化對西域的影響1.絲織品之西傳:唐代以絲綢為主要輸出品,中西絲綢貿易繁盛。中國的絲織技術,如腳踏紡車、印染技術等通過安息、條支等西域國家傳入西方及印度唐代工匠也到中亞、西亞各地傳授紡織技術,歐洲的絲綢業由是發展起來。
2.造紙術之西傳:唐玄宗天寶十年,唐與大食爆發怛羅斯之役,唐軍為大食所敗,大批士兵被擄,其中不少為造紙工匠,造紙技術遂傳入大食,再輾轉傳至歐洲,對歐洲以及世界文化的傳播起極大作用。
3.學術知識西傳:唐代曾將中國文字、經書輸入高昌,高昌的刑法、婚姻風俗等多摹仿唐風,西域各國如疏勒、焉耆等亦學習中國文字及風俗,穿中國衣冠。在絲路壹帶,考古學家亦發現>、>的竹簡斷片,可見中國書籍文化已在唐朝傳至,而西域各國及吐蕃、南詔等均遣皇子_長安留學,使唐代長安成為當時西域人留學的中心。
4.工藝技術西傳:中國的繪畫及紡織法西傳,盛行於阿拉伯。印度人亦效法中國的鑄鐵及鑿井術。唐代的絲綢、茶葉、紙張、藥材等也輸往西域及天竺、波斯、大食等國家,並通過波斯轉銷到西方各地。
5.設立外貿機構:中外貿易發展迅速,唐政府於是在重要港口廣州設立「市舶司」,並於武威、張掖等陸路要沖置「互市監」,分別管理對外貿易,長安亦吸引很多西域弟子來華學習,使長安成為中外經濟文化交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