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南遺老集》又名《慵夫集》、《滹南辨惑》等,是我市金朝大文人王若虛的著作。王若虛,字從之,號慵夫,晚年自號滹南遺老。有說角中人,有說只錦人,又有說倪家莊人。不管是哪莊哪村,是我槁城人鐵定無疑。
《滹南遺老集》是部什麽書?詩、詞、歌、賦、評論、小說,均都不是。那到底怎樣回答?可以這麽說:如果《紅樓夢》可以理直氣壯地在全世界炫耀,頂天立地,被尊為“紅學”,讓那些大師們“眼紅”。那麽《滹南遺老集》可以地向全國炫耀,毫不羞澀。現今的教授們把王若虛尊為“金源學者”,“全國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作為研究項目。那些專家教授們,不得不帶著問題驚奇地看王滹南去“辨惑”。
我國的古籍,浩如煙海。四書五經,即使對學子說來,也往往望而卻步。歷史上解經、註經之書汗牛充棟。各執壹端,吵吵嚷嚷。王若虛的《五經辨惑》壹出,很快在學者中傳讀開來,招來很多人點頭稱是,並在著作中引用王的學術觀點。而今,不是有的男女,講說孔子、莊子嗎?還招來十博士的批判。她們如果看過王若虛的《五經辨惑》、《論語辨惑》、《孟子辨惑》,也許就不會這樣了。
司馬遷的《史記》,列二十五史之首,不論文學價值還是史學價值,都無與倫比。但是,也並非十全十美。不過,由於它的至高無上的歷史地位,即使有看法,也少有微詞。王若虛則不然,敢在“太歲頭上動土”。著有《史記辨惑》十三卷,分析、臧否。
陶淵明的文章,尤其他的生活態度,歷來被人仰慕。王若虛也很佩服他的文章寫得好,見識高。但是,王若虛寫了《題淵明歸去來圖五首》,現錄其二:“靖節迷途尚爾賒,苦將覺悟向人誇。此心若識真歸處,豈必田園始是家。”“孤雲出岫暮鴻飛,去住悠然兩不疑。我自欲歸歸便了,何須更說世相遺。”讀者可仔細參悟。
《滹南遺老集》***56卷,計有《五經辨惑》、《論語辨惑》、《孟子辨惑》、《史記辨惑》、《新唐書辨惑》、《君事實辨》、《臣事實辨》、《議論辨惑》、《著述辨惑》、《雜辨》、《謬誤雜辨》、《文辨》、《詩話》等洋洋56卷大書,我們這些“目僅識丁”的人,只言片語哪能說得清楚。不過,王若虛也承認,他對《易經》缺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