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長沙古墓、十墓九空”,為何馬王堆漢墓能幸免於難?

“長沙古墓、十墓九空”,為何馬王堆漢墓能幸免於難?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是壹個風雲變幻的時代,全世界都充滿著太多的不確定,在美蘇冷戰的兩極格局下,多地都發生了不同規模的戰爭。具體到中國,中蘇矛盾日益加劇,中美關系尚未真正緩和,歐美列強同樣不懷好意……。

面對這樣嚴峻和惡劣的國際形勢,毛主席在1972年提出了九字方針的最高指示:

從此,中國開始進行長期的戰略備戰,到處都在大搞工程基建。這年的7月30日,距離湖南省長沙附近的壹所部隊醫院正在開挖防空洞,突然就挖出了壹處古墓,由此拉開了馬王堆漢墓的考古和發掘工作。

初步判斷,這是西漢時期長沙國丞相利蒼的陵墓。隨著出土文物的越來越多,這裏儼然已經成為了中華文明的地下寶庫,甚至被西方世界稱為“東方的龐貝城”。在當時的意義,遠勝過最近這些天三星堆考古挖掘的轟動性。

尤其是,其中的壹具千年古屍更是轟動了全世界,為研究漢初的方方面面都提供了最強有力的實物依據,也創造了世界屍體保存記錄中的壹項奇跡。

這具女屍下葬時大約50歲,身高在1.54米左右,保存得簡直堪稱完美。剛出土時,她就和剛睡著壹樣,皮膚尚有彈性和潤澤,用“栩栩如生”這四個字來形容毫不誇張,完全看不出已經過世兩千多年了。

在進壹步的解剖中,考古學家發現這具女屍的防腐技術完全不同於其它國家,先進了不止壹星半點。比如,埃及最負盛名的木乃伊,其利用的防腐手段就是掏空內臟以後進行風化後密封保存,所以都是幹屍。

而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這具女屍,體內的內臟和器官幾乎還百分百存在著。通過顯微鏡的觀察,內臟和器官不僅輪廓明晰,而且還有些許的脂肪組織存在。

盡管當時正處在那個大運動期間,各方面的條件都很不成熟。但是,周總理還是頂著壓力下令進行搶救性挖掘,而且多次親自過問挖掘的進展情況。

為了保存這具極為稀見和難得的古屍,國家有關部門還專門撥款進行建館保護。通過給女屍血管內註入防腐劑,又模擬了古屍地下保存的溫度和濕度,將古屍轉移到了水晶棺內保證恒溫恒濕的狀態。

長久以來,湖南壹帶的盜墓活動非常猖獗,甚至還有“長沙古墓,十墓九空”的說法。

據參與此次挖掘的考古專家回憶,在發掘馬王堆壹號墓時發現了三處盜洞,而且這些盜洞有唐代的,還有民國的,幾乎已經觸及到了墓室。馬王堆的二號墓也在唐代被盜過,棺槨和大量文物都被毀壞。而三號墓雖顯得相對完整,但很大程度上也是出於幸運罷了。

2002年,湖南省政府特意為馬王堆遺址修建了新館。在將這具千年女屍搬遷到新館時,特意召集了湖南省公安廳、湖南省博物館和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等單位召開了協調會,決定對女屍進行壹次全面的科學評估。

檢測結果非常令人滿意,這具馬王堆女屍依然具備繼續長期保存的可能。通過科學儀器鑒定,古屍的骨質並無明顯變化,只是鈣和磷的濃度有所增高,而且還有壹定含量的氨基酸。

換句話說,古屍出現了“脫鈣”現象,但經過對保存條件和保存液體的改進,很快就遏制住了這種趨勢。

專家們表示,在越來越理想的環境中,如果沒有不可抗力的發生,馬王堆女屍應該可以再長期保存,最起碼幾十年是沒有問題的。@文史不假

首先,從結構上分析,馬王堆墓葬的結構宏偉復雜,三座都是北側有墓道的長方形豎穴墓結構,槨室構築在墓坑底部,墓底和槨室周圍,都塞滿木炭和白膏泥,然後層層填土,夯實封固。墓室可謂是非常堅固,且具有很好的防盜設計。

其次,據當年參與漢墓發掘的湖南博物館專家熊傳薪的回憶,在發掘壹號墓時,發現了三處盜洞。其中壹個長方形的盜洞距離地表只有兩三米,而且是從留下的腳印分析,盜洞應該在民國時期開鑿;另外,在壹個不規則的圓形盜洞裏發現了唐代的油燈,還有“開元通寶”的古錢幣,這個盜洞距離地表有五六米,說明唐代盜墓者就曾試圖進入該墓;第三個盜洞是在墓葬的中央,那是壹個直徑兩米左右、很不規則的盜洞,這個盜洞是壹直往下挖的,但在最後放棄了。說明這三個盜洞最後都未觸及到墓室。

再次,經過對發掘成果研究發現,馬王堆漢墓二號墓在唐代就已被盜(也印證了壹號墓上的唐代盜洞的真實性),後又經多次盜掘,破壞極為嚴重,棺槨倒塌,大量文物被毀,墓主人的遺骸散亂不堪。

所以,馬王堆壹號門,三號墓之所以保存較完整,更大程度上是比較幸運,當初多位盜墓者始終沒有在準確的位置上開鑿盜洞。#古墓#

自古漢墓,十墓九空,在所有朝代的古墓中,漢朝古墓是被盜的最多的,而且也是盜墓賊最為喜歡的,因為在所有朝代的古墓中,漢朝古墓的陪葬品是最為豐厚的。

在考古界有這樣壹句話:漢朝整個朝代三分之壹的財富,全部都放在了墓中。其實這句話所言壹點都不虛,我們最為熟知的金縷玉衣,就是只有漢朝才有的東西。

為什麽漢朝的古墓如此奢華?這也和當時的時代背景是分不開的。別的朝代做官,看的是才華還有學識,無論是科舉制,還是九品中正制,都是看的這兩點。

但是唯獨漢朝不同,漢朝的叫做舉孝廉,就是壹個人要想做官,必須由鄉裏面推薦,而鄉裏面看的最主要的就是這個人孝不孝順,只有孝順的人才能做官。

但是對待父母是否孝順,要從哪裏看呢,最為直觀的,就是給父母建造的墓穴的大小,所以許多人為了體現自己的孝順,恨不能將自己整個家埋進去。

長沙河西從天馬山往北,經嶽麓山到望月公園(原王陵公園)至望城玫瑰園的狹長地帶,有壹連串低矮的山丘,高在幾十米到數百米不等,它們俯瞰著湘江,如今多數辟成公園或景區,在遠古的時候,它們都是城西的荒郊野外,是飛禽走獸出沒、人跡罕至的地方。

兩千多年前的漢代,每當壹位長沙王的家族成員尤其是王與王後去世,都有盛大的入葬儀式。渡船載著巨大的棺槨,從河東城區出發,將逝世者葬入這些山谷中。而後世也有壹些貴族或平民墓葬在這裏,形成了連片的墓葬區。

漢代長沙國前後有兩系。吳氏長沙國***傳5代歷46年,如今王陵公園附近的象鼻嘴山、陡壁山、望城坡古墳垸等地,都發現了吳氏長沙王的陵墓,是吳氏家族的地下宮殿所在。劉氏長沙王陵在今河西嶽麓山、谷山壹帶,***發現20余座劉氏家族墓。

1971年年底,長沙市區東郊瀏陽河旁的馬王堆鄉意外發現古墓,根據考古專家侯良先生的判斷,這極有可能是壹座深埋地下、恒溫恒濕並且密封良好的火坑墓,而火坑墓中的物品壹般都會保存得相當完好。懷抱著無限想象與期待,侯良率領壹支考古隊,正式進駐馬王堆。

經過仔細的勘探,侯良發現馬王堆壹***有三座墓。壹號墓和二號墓呈東西向排列,三號墓在壹號墓的南側,緊靠著壹號墓。其中,位於東北方向的1號墓,規模最為龐大。

經過討論,侯良決定首先發掘1號墓。十幾天的功夫,壹號墓的封土就已經被全部推掉。壹個南北長20米,東西寬17.9米的長方形墓室顯露出來。如此巨大的墓室,不僅讓年輕的挖掘者感到驚奇,就連有著多年考古經驗的侯良都感到十分震撼。

當發掘到墓穴東側第二層臺階的時候,壹位正在挖土的女同誌突然大聲叫了起來,“快來看,我掘出壹個大洞!”大家聽後立即跑了過去,還沒等大家看明白,不遠處另壹個同誌不緊不慢地喊道:“這有什麽稀奇的,我也挖到了壹個。”當大家看完這幾個地方以後,猶如冷水潑頭。很明顯,這些是盜洞。

當時發現的盜洞壹***有三個,兩個呈方形,壹個呈圓形。根據壹些老技工介紹,古代的盜洞壹般都是圓的,而現代的盜洞則是方的。也就是說,這座古墓從古至今已經有好幾批盜墓賊光顧過了。隨後,大家在下挖到七八米的時候,發現了壹個膠鞋底。根據百貨商店的商業專家鑒定,這是1948年上海出的膠鞋底。由此可以判斷出,最近的壹批盜墓賊在24年前還光顧過!

自古以來,長沙壹帶的盜墓者就相當猖獗。因此在業內,有著“長沙古墓、十墓九空”的說法。很顯然,這座古墓也沒有逃過盜墓者的黑手。面對接連出現的盜洞,侯良的心情十分復雜。這座古墓很可能還有發掘的價值嗎?會不會大家費盡千辛萬苦,最後挖開的只是壹座空墓呢?隊員們紛紛打起了退堂鼓。

馬王堆漢墓古屍是指1972年湖南省長沙市東郊壹座漢朝下葬墓地中發現的壹具女屍。是長沙國丞相利蒼的妻子,有人把它譽為中華民族的地下文化寶庫,西方人稱之為東方的“龐貝城”。

盡管地下文物不斷面世,但馬王堆的文化光芒依然絲毫不減,它在諸多領域的“獨壹無二”使它成為當之無愧的國之瑰寶?!

提起馬王堆漢墓,總有說不完的話,因為這裏蘊藏著太多神奇的傳說與動人的故事。“馬王堆”坐落在長沙市東郊。清嘉慶年間所修《長沙縣誌》認為,馬王堆與唐末五代時楚王馬殷父子有關。古稱“馬王堆”。1972年至1974年,通過發掘並考證,其實這是西漢初期轪侯家族的墓地,墓中***出土了3000多件珍貴文物和壹具保存完好的女屍。

馬王堆三座漢墓中出土的漆器,其數量至多,保存之完好,器形之多樣,工藝之精巧,都是前所未有的。這裏展示了雲紋漆鼎、雲紋漆案、雲紋漆具杯盒、粉彩長方漆奩、錐畫紋漆奩等壹系列文物。

馬王堆漢墓的保存環境極其苛刻,盜墓賊打開墓穴之後發現氧氣稀少,所以他們放棄了。再就是目當中都有很多的水,所有的文物幾乎都是浸泡在水中得以保存,所以沒有被盜掘,重要的原因就是有水。

文化領域創作者雲龍

大家應該都聽說過,在考古界有著"長沙古墓,十墓九空"的說法,這也說明了在湖南長沙地區的盜墓行為非常的嚴重,基本上不管發現和沒有發現的墓葬都被盜墓賊給光顧了,但是雖然如此,在1971年發現的長沙馬王堆漢墓卻是幾乎完完整整地保存了下來,這難道是盜墓賊沒有發現嗎?也不是,因為在馬王堆的附近發現了很多的盜洞,但是最終馬王堆也沒有被盜。

1972年,湖南長沙壹家部隊醫院在湖南長沙市芙蓉區馬王堆附近鉆孔探測開挖防空洞時,地下冒出壹股不明氣體,施工人員用火去實驗該氣體,結果竟然能點燃,並且還產生了藍色火焰。

工作人員把這壹發現報告湖南省博物館,考古人員馬上趕到現場,通過挖掘很快驚呆了,在地底下發現壹層白膏泥,取出白膏泥後,又發掘出了大量的木炭,足有壹萬斤,拉了整整四卡車。然後發現了碩大墓穴,最終確定這是壹座古墓——馬王堆古墓。

考古人員隨後對馬王堆壹號墓地宮進行了發掘,打開墓裏面的棺材時,在場的所有人都驚呆了:棺材裏躺著的竟然是壹個“活死人”。要知道這“死人”的皮膚光澤有彈性,部分關節仍然可以活動,除了眼睛和舌頭有些突出,完全就如剛去世壹樣,當真是栩栩如生的“活人”啊。

也正是因為這樣,長沙馬王堆漢墓女屍的出土轟動世界,專家考證後發現,她就是漢初丞相的妻子辛追夫人。

辛追在 歷史 上並沒有完整記載。而她的丈夫利蒼生於戰國末年漢初任長沙的分封王。據考證,這座漢墓正是西漢初期長沙丞相鈦侯利蒼及親人的陵墓,該陵墓群有三座大墓,分別葬的是利蒼本人以及妻子辛追和其子。

也就是說這具女屍已經去世並且在地下躺了2100多年,歷經2000年風雨而不腐敗的 “濕屍”僅此壹例。

據現場解剖學專家說:“用手觸摸了辛追的皮膚,依然很有彈性。”這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濕屍。

在馬王堆墓葬出土的文物成功三千多件,其中絕大多數保存完好無損,而且出土了非常珍貴的2件素紗禪衣,每件重量不足50克,是目前世界上現存年代最早,保存的最為完整,同時也是制作工藝最精,最為輕薄的衣服,其精妙工藝令所有人嘆絕。

另外伴隨“睡美人”出土的有彩帛畫、竹簡、漆器、樂器、棺槨等數千件極為珍貴的文物。

1971年年底,長沙市區東郊瀏陽河旁的馬王堆鄉意外發現古墓,根據考古專家侯良先生的判斷,這極有可能是壹座深埋地下、恒溫恒濕並且密封良好的火坑墓,而火坑墓中的物品壹般都會保存得相當完好。

比較隱秘

因為馬王堆漢墓是特別的屏蔽的他蓋的時候在很多部的中間,所以說是不會被發現的,那麽到部者壹般情況下他們都比較著急,所以說看的也比較匆忙,那麽這麽隱秘的地方,壹般情況下都是找不到的。不然的話早都被發覺了,也不會被保存到現在。所以說漢墓當時蓋的時候也是費了壹些苦心的。

盜墓者太過著急

盜墓者在去附近盜墓的時候,因為還有兩座墓,所以在弄那兩座墓的時候是特別著急的,沒有顧上看這個墓碑,所以說沒有發現,如果當時他們再細心壹點的話,肯定就發現了裏面是有不少的文物的,所以說漢墓的保留對於我們來說也是壹筆巨大的財富。

墓洞比較深

漢王墓的漢墓霧洞是特別深的,那麽盜墓者並不是沒有去過,去過之後他們挖了十幾米之後發現沒有通,所以說沒有了耐性也沒有了精力,直接選擇了放棄,後來考古學家去了之後,經過努力,終於把他挖了出來。不所使用的木炭超過了5000公斤,那麽裝滿了整整4輛卡車,清理完木炭之後就可以看到真正的墓穴了。

也可以說見到漢墓的人,他的心思是特別細膩的。不是見得這麽深的話,那麽肯定已經被盜墓者給盜走了。所以說古代人的智慧也是特別強大的。那麽同時盜墓者也是特別可恥的。如果不是他們的話,那麽古代的文物現在應該會有更多可以展現我們中華民族的壹個傳統。

結語:

馬王堆漢墓的保存環境極其苛刻,盜墓賊打開墓穴之後發現氧氣稀少,所以他們放棄了。再就是目當中都有很多的水,所有的文物幾乎都是浸泡在水中得以保存,所以沒有被盜掘,重要的原因就是有水。

自古以來,長沙壹帶的盜墓者就相當猖獗。因此在業內,就有著“長沙古墓、十墓九空”的說法。

長沙是楚國時期的“東南之會”,而作為西漢時期的諸侯國,長沙國歷時兩百余年,王公大臣的墓陵壹直為後世盜墓賊覬覦。

1972年,考古學家在挖掘馬王堆1號墓時,在墓內發現3個盜洞。為何盜墓人員沒有繼續往下挖呢?據過去長沙的土夫子(盜墓賊)透露,當時他們倆個人在盜掘1號墓時,壹直挖到天亮都沒有看到棺木;此時他們心灰意冷,以為是古人設下的疑冢,就放棄了。結果,1972年的發掘,使得千年不腐女屍以及眾多珍貴文物出土,成為考古奇跡。

壹名長沙土夫子的後代吳邪意外獲得記載古墓秘密的戰國帛書,他揣著爺爺傳下的盜墓筆記,踏上了驚險的尋寶之旅。這是南派三叔的小說中描寫的關於長沙老九門盜墓的故事,雖然故事是虛構的, 歷史 上也沒有關於九個盜墓世家的相關記載,不過在民國時期,長沙壹代的盜墓賊確實非常猖獗。俗稱:土夫子。

根據《瀟湘絮語》壹書記載,土夫子是民國時期長沙壹帶對賣黃泥土為生的人的俗稱。在當時的長沙,老百姓都是以燒炭為主,不過煤炭不算便宜,為了增加它的耐燒度,需要摻著黃泥,所以就有了這種以賣黃泥土為生的人。因為最好的黃泥土以古墓墓坑的回填土為最佳,所以許多土夫子就去古墓附近挖土,有時還會挖出墓主的隨葬物,時間長了就有土夫子專門以盜墓為生。

如今,當年的土夫子們大多老去,回歸他們熟悉的地下世界。他們的身手和爭議,他們曾經的盜墓江湖已隨風逝去。而他們留給後人的傳說,仍印記在從地下面世的壹塊銅器、壹罐陶瓷、壹片帛書…

但是,長沙這樣壹座小城,哪來的那麽多出土文物呢?原來,長沙的文物有兩個主要的出土地:城區和郊外。說長沙小,其實是指它的平面空間。如果從立體空間來看,它卻擁有足夠的深度。從深度上講,最底部的文化層在8米左右。但它跨越的時間長度則超過了2000年。兩千年的 歷史 堆積在如此狹小的空間裏。也難怪有人說長沙老城區只要向下挖掘,就壹定會有文物。

從戰國時期的楚墓開始,壹直到明清。密密麻麻的古墓幾乎覆蓋了長沙 歷史 上的所有郊區。也正因此,長沙自古以來的盜墓現象非常嚴重,可以說是十墓九空。那麽,馬王堆漢墓這個 歷史 奇跡為什麽能在盜墓現象如此猖獗的環境下完好保存下來了呢?

20世紀70年代初,是“深挖洞,廣積糧”的備戰時期。這壹年的7月30日,離馬王堆不遠的壹家部隊醫院選擇了地勢高的兩座土冢開挖防空洞。醫務人員在打孔探測作業時,突然從孔裏冒出壹股涼氣,有人用水灌孔,結果灌入的水竟被反濺出來。於是,各種不同版本的猜疑評說在當地傳開了。面對不可思議的奇怪現象,部隊醫院將此情況報告了湖南省博物館,由此拉開了馬王堆漢墓考古發掘的帷幕。揭開墓葬的神秘面紗,考古研究人員做了大量、復雜的前期準備工作。

1972年初,中國科學院考古所和湖南省博物館考古人員開始了東邊土冢的挖掘,當人們懷著期待的心情堅持繁重的工作時,壹個壞消息傳來:發現了壹個圓形的盜洞!盜洞筆直的朝著墓葬的下方插去,總是跟著考古隊,沒完沒了。壹直向下延伸了17米,盜洞終於消失了。考古隊員在盜洞裏找到了壹枚唐朝的錢幣,由此得知,盜墓者是唐朝人。後來考古人員又發現了兩處盜洞,其中還有壹雙回力鞋。所幸,盜洞都沒有挖到最後就停止了。可見,深埋大葬是馬王堆漢墓躲過盜墓賊盜掘的壹個最重要的原因。長沙當地壹直有傳說,馬王堆是壹座疑冢,而且《湖南通誌》也明確記載,“馬王疑冢,在縣東南五裏,楚王馬殷築,相傳三千三百六十七冢”。這些盜墓賊向下挖了這麽深也沒有見到壹點古墓的痕跡,就認為這裏是古人設下的疑冢,所以就放棄了!馬王堆漢墓才可以完好的呈現在世人面前。

就在盜洞消失後不久,人們挖到了壹種黏糊糊的泥土。它的俗名叫:白膏泥。這時壹個工人喊道:“大家快來看”。人們跑過去壹看,只見壹片綠油油的樹葉靜靜地躺在白膏泥之中,難道這時壹千多年前的樹葉嗎?大家都不相信,這太不可思議了,壹定是剛剛從樹上掉落到泥土裏的。後來在壹兩百雙眼睛的註視下,有工人又拿著鐵鍬壹鏟鏟的把白膏泥鏟到簸箕裏,鏟了幾鍬之後,當這個工人再次把鐵鍬鏟下去再拔上來時,所有人震驚的看到簸箕裏的白膏泥上赫然躺著壹半樹葉,而另壹半還在剛才的土裏。大家激動地喊:“綠的”。

這真是太神奇了,所有人都預感到這個墓葬帶給大家的將是壹個前所未有的巨大驚喜。當把墓葬裏的白膏泥和木炭清理幹凈之後,露出了壹張很大的竹席,把竹席揭開之後,壹座巨大的槨室就完整的展現在人們面前。整個槨室由厚重的松木板料構築而成,長6.73米、寬4.9米、高2.8米,四塊隔板以“井”字形把槨室分為四個部分,內外繪制著吉祥圖案,以朱漆為內黑漆為外輔之,居中為殮屍的內棺。以兩道質地精良的帛束纏蓋棺,考古隊中不乏壹些經驗豐富的老工人,他們驚訝的說:挖了壹輩子的墓,還從來沒見過保存這麽完好的。

馬王堆漢墓的發現,充分展示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原來馬王堆地勢較高,造墓時先在山丘上挖出墓坑的下半部,墓底長7.6米、寬6.7米,下置墊木與兩層底板;在龐大的槨室和四層套棺上部覆蓋頂板和兩層蓋板,再用版築法夯築出墓坑的上半部和墓道,墓底和槨室周圍塞滿厚達0.4~0.5米、總重量約5000公斤的木炭,木炭具吸水、防潮以保持墓穴內幹燥的功效;在木炭外圍堆積了厚達1.3米左右的白膏泥,白膏泥粘性強,滲透性低,對墓穴密封起了決定性作用;然後層層填土,夯實密固,堆積成高約16米的土冢,使深埋地下的槨室形成恒溫、恒濕、缺氧、無菌的安全環境。正是因為這些操作,使馬王堆漢墓在十墓九空的長沙城躲過了盜墓賊壹次壹次的侵襲,將辛追夫人和她的棺槨、隨葬品都完好地保存了下來。為我們的 歷史 文化添上了濃墨重彩的壹筆。

中國有著世界上連續不斷、獨壹無二、絕無僅有的優秀文化。我們要有 歷史 自信,文化自信,更要有民族自信。如今,讓我們從自己做起,把中華民族燦爛悠久的文化發揚光大,代代傳承!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我是博觀文化傳媒人,讓我們壹起守護 歷史 ,守護華夏文明。

馬王堆漢墓的保存環境極其苛刻,盜墓賊打開墓穴之後發現氧氣稀少,所以他們放棄了。再就是目當中都有很多的水,所有的文物幾乎都是浸泡在水中得以保存,所以沒有被盜掘,重要的原因就是有水。

躲過了千年,逃不過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