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òu yóu
2 《*辭典》:豆油 2.1 出處《綱目》
2.2 拼音名Dòu Yóu
2.3 來源為豆種植物大豆的種子所榨取之脂肪油。
2.4 化學成份
豆油的脂肪酸中,飽和的壹般在10%左右,余為不飽和脂肪酸。前者主要是硬脂酸和棕櫚酸,後者主要是亞油酸、油酸和亞麻酸。此外的成分(1.5~2.5%)中,主要為磷脂。
豆油的甾醇含量為0.38~0.53%,其中有β谷甾醇、豆甾醇和菜油甾醇,另含β胡蘿蔔素0.04~0.2毫克%、維生素E90~110毫克%、環木波蘿烯醇和角鯊烯。
2.5 性味①《綱目》:"辛甘,熱,微毒。"
②《隨息居飲食譜》:"甘辛,溫。"
2.6 功能主治驅蟲,潤腸。治腸道梗阻,大便秘結不通。
①《綱目》:"塗瘡疥,解發脜。"
②《隨息居飲食譜》:"潤燥,解毒,殺蟲。"
2.7 豆油的用法用量內服:燉溫飲,1~2兩。外用:塗患處或調藥。
2.8 豆油的臨床應用治療腸梗阻:先以胃腸減壓管抽盡胃內容物,然後將恒溫豆油經胃管註入或口服。劑量:1~2歲60~80毫升,2~5歲80~100毫升,6~10歲100~150毫升,10歲以上150~200毫升。同時配合腹部熱敷,必要時輸液、糾正電解質紊亂及控制感染。如經4~6小時療效不顯著,可再給豆油1~2次。在用豆油後2~4小時各用高滲鹽水或肥皂水行低壓 *** 1次。壹般使用1~2次後即顯效果,否則即使多次使用亦未必有效。在使用豆油後經24~36小時尚無肯定療效或病情加重時,即應考慮手術治療。采用上法治療急性腸梗阻(包括粘連性、蛔蟲性及絞窄性)***130例,痊愈者93例,其中1次即獲成功者84例,2次者11例,3次者3例;無效而采用手術治療者***32例。實踐中觀察到,豆油療法對於壹般粘連性及蛔蟲性腸梗阻療效最好,成功的98例中有78例屬此類型;但對手絞窄性腸梗阻多屬無效,32例失敗病例中,有24例屬於此類。另有用豆油60毫升。加入藕粉適量調成糊狀,每日3次分服,治療蛔蟲性腸梗阻12例,服藥後8~12小時內即有蛔蟲排出;24小時腹痛好轉,腹部索狀腫塊亦漸消退;48小時腹痛消失,腹部索狀腫塊消失。服後除大便次數增加外,無其他不良反應。
2.9 摘錄《*辭典》
用到中藥豆油的方劑 青竹大豆油癢。用法用量:先以清米泔水和鹽熱洗患處,拭幹即塗豆油。不過3度極效。制備方法:黑豆裝入竹筒內,以谷糠...
十陳夾紙膏íchénjiázhǐgāo《青囊秘傳》:組成:豆油8兩,黃占5兩,水龍骨2兩5錢,銅青(研末)2兩...
豆油藕粉糊拼音:dòuyóuǒufěnhú處方:真豆油60克藕粉適量制法:取豆油60克,同適量新藕粉壹同調成稀...
黑蘞軟膏癢,還原角質。主神經性皮炎。用法用量:用10%黑豆油軟膏,加到100g,直接塗於皮損處。摘錄:《趙炳...
黑豆油膏拼音:hēidòuyóugāo處方:5%黑豆油,15%氧化鋅。功能主治:止癢,使角質還原。主用法用量...
更多用到中藥豆油的方劑用到中藥豆油的中成藥 消癰提毒膏
冰片研細,過篩,其余生草烏等十壹味,酌予碎斷,與豆油5000g同置鍋內炸枯,去渣,濾過,煉至滴水成珠...
新阿膠學分析,該藥所含成分與驢皮制膠相似。組成:豬皮、豆油、冰糖、紹酒。功能:滋陰補血,止血。主治:虛勞贏...
長春燙傷膏0g大黃30g火麻仁30g黃連30g蟲白蠟50g豆油500g制法:以上八味,龍骨研成極細粉,銀朱研細...
黃明膠,濾過,合並濾液,用文火濃縮(加適量黃酒、冰糖、豆油)至稠膏狀,冷凝,切塊,陰幹,即得。性狀:本品為...
喜字阿膠,濾過,濾液用文火濃縮,加入上述濾液,再加冰糖、豆油、黃酒適量,繼續濃縮至稠膏狀,加入揮發油,冷凝,...
更多用到中藥豆油的中成藥古籍中的豆油 《外科心法要訣》:[卷十壹脛部]風疽
頭接取油汁。先以清米甘水和鹽熱洗患處,拭幹,即塗豆油,不過三度極效。方歌青竹筒截三尺長,徑要寸半...
《醫宗金鑒》:[外科卷下脛部]風疽頭接取油汁。先以清水泔水和鹽熱洗患處,拭幹,即塗豆油,不過三度極效。方歌青竹筒截三尺長,徑要寸半...
《本草綱目》:[谷部第二十五卷谷之四]醬、小麥、甜醬、麩醬之屬,豆醬有大豆、小豆、豌豆及豆油之屬。豆油法∶用大豆三鬥,水煮糜,以面二十四斤,...
《瘍醫大全》:[卷二十七足踝部]風疽門主方取,倘出油汁,以漬入泔水和鹽,熱洗患處,拭幹即塗豆油,不過三度極效。《瘍醫大全》清顧世澄公元1644...
《本草綱目》:[主治第四卷百病主治藥]癰、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