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神”的組詞有哪些的?

“神”的組詞有哪些的?

全神貫註[ quán shén guàn zhù ]

貫註:集中。全部精神集中在壹點上。形容註意力高度集中。

出神入化[ chū shén rù huà ]

神、化:指神妙的境域。極其高超的境界。形容文學藝術達到極高的成就。

還神[ hái shén ]

猶還願。 阮朗 《十年壹覺香港夢·後臺》:“我沒摔死,明天還要燒香還神哩!”

神丹[ shén dān ]

1.道教所煉的靈藥。謂服之能成仙。 2.古時印度對我國之別稱。參見“震旦”。

心曠神怡[ xīn kuàng shén yí ]

曠:開闊;怡:愉快。心境開闊,精神愉快。

神州[ shén zhōu ]

1.古時稱中國為赤縣神州(見於《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後用神州做中國的別稱 2.指京城

精神[ jīng shén ]

1.指意識、思維、神誌等 2.指內容的實質所在;主要的意義

[ jīng shen ]

1.活力;精力。 2.活躍;有生氣。 3.英俊;相貌、身材好。

六神無主[ liù shén wú zhǔ ]

六神:道家認為人的心、肺、肝、腎、脾、膽各有神靈主宰,稱為六神。形容驚慌著急,沒了主意,不知如何才好。

聚精會神[ jù jīng huì shén ]

會:集中。原指君臣協力,集思廣益。後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兇神惡煞[ xiōng shén è shà ]

原指兇惡的神。後用來形容非常兇惡的人。

神魂蕩揚[ shén hún dàng yáng ]

形容精神飄忽。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壹:“添香侍香似風狂,執磬的頭陀呆了半晌,作法的闍黎神魂蕩颺,不顧那本師和尚,聒起那法堂。”《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四:“宣教方在神魂蕩颺之際,恰像身子不是自己的,雖然聽得有些詫異,沒工夫得疑慮別的,還只壹味癡想。”

神通廣大[ shén tōng guǎng dà ]

神通:原是佛家語,指神奇的法術。法術廣大無邊。形容本領高超,無所不能。

神道設教[ shén dào shè jiào ]

神道:本指天教,即神明之理,後指關於鬼神禍福之說。 利用鬼神迷信作為教育手段。

蛇神牛鬼[ shé shén niú guǐ ]

比喻各色邪惡或各種歪人。清 李必恒 《謁浮山禹廟次昌黎石鼓韻作歌》:“ 楚 俗紛紛競淫祀,蛇神牛鬼爭媕婀。”《花月痕》第壹回:“讀書人做秀才時,三分中卻有壹分真面目,自登科甲,入仕版,蛇神牛鬼,麇至沓來。”

神采奕然[ shén cǎi yì rán ]

奕奕:精神煥發的樣子。形容精神飽滿,容光煥發。

心馳神往[ xīn chí shén wǎng ]

馳:奔馳。心神奔向所向往的事物。形容壹心向往。

神仙[ shén xiān ]

1.神話傳說中的有超人的能力,可以超脫塵世,長生不老的人物。 2.比喻能預料或猜透事情的人。 3.比喻逍遙自在、毫無拘束牽掛的人。

[ shén xian ]

shén xiān的又音。義同“神仙shén xiān”。

神迷意奪[ shén mí yì duó ]

指精神迷亂,情思恍惚。

心神不定[ xīn shén bù dìng ]

定:安定。心裏煩躁,精神不安。

天神[ tiān shén ]

1.指天上諸神,包括主宰宇宙之神及主司日月、星辰、風雨、生命等神。 2.泛指神仙。

"神"字基本字義:

1.神,本義指的是觀照自己、觀照萬物的精神;正如古話說的"舉頭三尺有神靈",在古代,只要有藝術天賦的,或者是人們在感慨的時候都會擡頭仰望天空,就好比天上有神靈在保佑或者引導人們似的。在人的認知裏,神是天上來的,慢慢的潛意識裏就形成了這種擡頭的習慣,固然形成了這局"舉頭三尺有神靈"。同時也暗指神靈是天上來的,也指天上有神靈。

2.神,會意字。從示從申。"示"為啟示智慧之意。1.古代巫師認為圖騰是最為最智慧與萬能存在,可以從圖騰先祖得到啟示;"申"是天空中閃電形,古人以為閃電變化莫測,威力無窮,故稱之為神。2.傳說中的天神,即天地萬物的創造者或主宰者。古籍《說文》曰:"神,天神引出萬物者也。"。《大戴禮記·曾子天圓》:"陽之精氣曰神。"

3.詞性變化

〈形〉

(1) 神奇;神異 [magic]

將軍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據江東…當橫行天下。--《資治通鑒》

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宋· 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2) 又如:神井(神奇靈異的井);神槍(火槍);神獒(壹種非常機敏而兇惡的大狗);神水眼(眼睛。神水,指眼內津液);神狗(罵人的話。古怪的狗東西);神方(神奇的方術);神巧(神奇巧妙);神秀(神奇秀美);神區(神奇深幽處);神逸(神奇超逸);神誕(神奇怪誕);神賢(神奇美善);神劍(神奇的寶劍);神駿(形容文藝作品意境神奇新穎);神機(神異的稟賦)。

(3) 靈驗 [divine]

驗之以事,合契若神。--《後漢書·張衡傳》

出其人視之,則皆琉球也。眾鹹謂公(袁可立)神明。--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傳》

(4) 又如:神驗

(5) 〈方〉∶聰明 [clever;smart]。如:他真神,壹下子就會了

4.宗教含義

神在不同的宗教中的含義,如下。

佛教:西方有神,其名為佛。佛教有後漢明帝的感夢求法說,據晉袁宏《後漢紀》的記錄:"初,明帝夢見金人,長大,項有日月光,以問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其名曰佛,陛下所夢得無是乎!"於是遣使天竺,問其道術,而圖其形像焉。"此壹說法被視為中國佛教的起源。

基督教:神,創造主宰壹切的完美圓滿至聖者。是人類的元祖,是人類做人行事的唯壹完美絕對標榜。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4]?基督教用三位壹體,來闡述上帝與耶穌與神的關系,分別代表了:父 子 靈。其中,神代表的是靈,是形式上的精神,屬於不與客觀實物有對應關系的意識形態。

道教:三皇以前,為神化之本。由"道"的信仰,衍生出道教的創世說。《太上老君開天經》說,未有天地之先的宇宙初始狀態便是無形無象、無陰無陽的道的虛無空靈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