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患者想自學中醫,但是數據庫裏有幾千本書。
為了方便大家,我把看過的關於中醫的書和自己的思考經驗總結壹下再告訴大家。
如果妳是壹個極其聰明的巫師,原著經典能理解它的奧秘,妳就不需要再讀了。直接從經典入手是學習中醫最好的方法。這樣妳就能理解經典的精髓而不被他所說的影響。
我是個傻子,所以我們只能由淺入深,逐漸了解經典的奧秘。條條大路通羅馬,為了方便初學者,這只是我自己的經驗。
什麽是經典:
1:神農本草經
2.《皇帝內經》
3.《傷寒論》與《金匱要略》
4.易經
閱讀方法和書單:
第壹階段:從實踐出發,第壹次認識了經方的奧妙和運用。
1: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動畫(網上有)
2.曹的《金匱傷寒》:曹的經典方藥實驗(曹著)
3.《傷寒論》有新義,《金匱要略》有新義(余無言)
第二階段:第壹次了解本草和李逸。
1:本草問答(唐榮川)
2.伊通說(唐榮川)
第三階段:了解瓦肯學派。
1:鄭欽安醫書講解醫理真傳、醫法恒論、傷寒(鄭欽安著)
第四階段:本草的改進和經典的改進。
1:本草思考錄(周燕著)
2.陳修園全集
第五階段:繼續全面提升
1:黃元禦醫學百科
最後階段:博覽醫術,精讀經典文本,自我提升。
整個學習過程可以穿插聽:王正龍和劉渡舟的多媒體講座。
關於脈搏科學:
我自己沒有經驗。
但是,我認為可以把《湖旁脈學》背下來,然後在實踐中體會。我的針灸師診脈非常準確。他下鄉(20世紀60年代),在老百姓中看到成千上萬的人。他常說,就算教了妳也不會,脈診是練出來的。
最重要的環節:在自己身上練習。如果妳想治療自己的疾病,妳必須親自嘗試這種藥物。如果什麽都不懂,可以去問民間中醫的先生們。不要學了東西就沾沾自喜,沒有親身經歷就用在別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