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傣族 藏族 (2小時)

傣族 藏族 (2小時)

傣族,中國少數民族之壹。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耿馬、孟連、景谷、新平、金平、元江、雙江等地,現有人口1075128人。主要從事農業。寺塔和竹樓、竹橋顯示出別具壹格的建築藝術。傣族是壹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民族,其先民漢晉時期被稱為“滇越”、“撣”、“擅”、“僚”、“鳩僚”,同時其分布地區亦被稱之為“乘象國”;唐宋時期被稱為“茫蠻”、“金齒”、“銀齒”、“白衣”等;元明時期被稱為“白衣”、“百夷”等;清以後被稱為“擺夷”或“擺衣”。“傣”為本民族自稱。按分布地區又有“傣力”、“傣雅”、“傣那”、“傣繃”、“傣端”等自稱,新中國成立以後根據本民族意願統壹稱為傣族。此外,不同地區的傣族,因其風俗習慣、服飾特點的差異,分別被稱為“旱傣”、“水傣”和“花腰傣”。

傣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傣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傣文來源於梵文字母的拼音文字,原有傣力、傣那、傣繃、金平四種,現通行西雙版納和德宏兩種文字。

傣族人忌諱外人騎馬、趕牛、挑擔和亂著頭發進寨子;進入傣家竹樓,要把鞋脫在門外,而且在屋內走路要輕;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過火塘,不能進入主人內室,不能坐門檻;不能移動火塘上的三腳架,也不能用腳踏火;忌諱在家裏吹口哨、剪指甲;不準用衣服當枕頭或坐枕頭;曬衣服時,上衣要曬在高處,褲子和裙子要曬在低處;進佛寺要脫鞋,忌諱摸小和尚的頭,佛像等佛家聖物。

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節日與佛教活動有關。在每年傣歷六月舉行的潑水節是最盛大的節日,屆時要大擺筵席,宴請僧侶和親朋好友,以潑水的方式互致祝賀。潑水節期間,除酒、菜要豐盛外,各種傣族風味小吃也很多。傣族較重要的節日還有關門節、開門節,均為小乘佛教節日。新平、元江、景谷、金平等地傣族過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內容與活動都和當地漢族壹樣。

在西雙版納傣族中,壹家蓋房,全寨都要來幫助,新房落成要賀新房,先上樓的是小夥子,擡著牛頭,唱祝福歌,壯年男子擡箱子,已婚婦女抱被褥,姑娘們端著飯菜依次而上,然後在火塘上支好三腳架,擺上桌子,置酒備菜,唱賀新房歌,鄉親們還要給主人送壹些象征吉祥的禮物。

傣族還供奉自己村寨的社神,傣族人稱為“去拉曼”,意思為保護神,每年要祭拜兩次,栽秧前祭拜是為了祈求豐收,秋收後祭拜是為了感恩。各家備貢品送入供奉社神的房內,待念完祭詞後,大家***食。新加入社的成員,要用雞、酒和臘肉條供奉社神。在元江、新平等地的傣族,普遍崇拜龍樹、龍神,元江傣族每年農歷三月祭龍樹時,全村要殺紅牛,殺前在紅牛身上用白灰畫成花紋,還要在牛身上披紅綠布。同月還要殺豬祭“天公地母”以求保佑牲畜平安。

藏族,約有人口5416021人(2000年人口普查數據),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區以及青海、甘肅、四川、雲南等臨近省。主要從事畜牧業,兼營農業。

藏族是漢語的稱謂。西藏在藏語中稱為“博”,生活在這裏的藏族自稱“博巴”。“博巴”又按不同地域分為“兌巴”(阿裏地區),“藏巴”(日喀則地區),“衛巴”(拉薩地區),“康巴”(四川西部地區),“安多娃”(青海、雲南、川西北等地區)。藏語依地區劃分為衛藏、康、安多三個方言。

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美麗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現有1 3 0 多萬人口中,藏族占9 5 %。 藏族是中國古老的民族之壹。據史書記載:早在秦漢以前,藏族先民就聚居在雅魯藏布江中遊兩岸。由於草原遼闊,水草肥美,生產多以牧業為主。主要有綿羊、山羊和牦牛、犏牛。其中牦牛體大毛長,耐寒負重,除供奶、肉外,還是交通運載的“高原之舟”。農業以種植青稞為主,也有小麥、油菜、碗豆等農作物。 藏族服飾無論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著不同的服飾,對研究藏族的服飾文化有著重要價值。

藏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藏文的使用,加強了藏族與祖國中原地區經濟的聯系。十世紀到十六世紀,是藏族文化的興盛時期,幾百年間,藏族文化大放異彩。除舉世聞名的《甘珠爾》、《丹珠爾》兩大佛學叢書外,還有關於韻律、文學、哲理、史地、天文、歷算、醫藥等專著問世。

藏族人民熱情開朗、豪爽奔放。他們以歌舞為伴,自由地生活。藏族民歌抑揚頓挫,合轍貼韻,悅耳動聽。唱時還伴以各種舞蹈。舞姿優美,節奏明快。其中踢踏舞,鍋莊舞、弦子舞最為廣泛流傳。 以青稞等制作的糌粑和酥油、青稞酒是農牧民的主要食品。糌粑是由青稞或碗豆炒熟後磨制而成的炒面,把糌粑用酥油茶或青稞酒拌和,用手捏成小團就可以吃了。酥油茶是把磚茶的茶葉倒入1米長的木質長筒內,加上鹽巴和酥油,用長軸上下沖擊,使其各種成分均勻融合而成。藏族同胞寧可三月無肉,不可壹天無酥油茶。青稞酒是用當地出產的青稞釀制而成的壹種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歡,食物多用肉食和奶制品,不少人愛吃風幹的牛羊肉。 轉山會藏族傳統節日,又稱沐佛節、敬山神。流行於甘孜、阿壩藏族地區。每年農歷四月八日誕辰時,有九龍葉水為其沐浴,故又稱沐佛節。每年這壹天,甘孜藏區遠近群眾身著民族服裝,匯集到跑馬山上和折多河畔。人們先到寺廟裏燃香祈禱,焚燒紙錢。然後轉山祭神,祈求神靈保佑。轉山後,支起帳篷進行野餐,演藏戲。唱民間歌謠,跳鍋莊舞、弦子舞,騎手們還進行跑馬射箭比賽。在此期間,人們還要舉行物資交流活動和其他文化體育活動。

采花節南坪縣博峪壹帶藏族傳統節日。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日舉行,節期兩天。傳說,很久以前博峪是壹個荒僻的山溝,人們以采集和狩獵為生,以樹葉和獸皮做衣服。壹天,從遠方來了壹位叫蓮芝的姑娘,她美麗善良,心靈手巧,教會了當地人們開荒種地和織布縫衣,還采來百合花為人們治病。有壹年五月初五這天,蓮芝上山采花,被鎳風卷下懸崖摔死了。人們很悲傷,便在這壹天上山采花紀念她。久而久之,形成了采花節。

黃藏歷元旦是藏族人民最重要的節日,要穿著盛裝相互拜年,並到寺院朝拜祈福。正月十五日,各大寺院舉行法事,入夜,各家點燃酥油燈盞,在青海塔爾和拉薩大昭寺等寺,喇嘛用酥油制成的酥油花,色彩鮮麗,雕塑精巧,遠近馳名。四月十五日,相傳為釋迦牟尼成佛和文成公主到西藏的日子,各地舉行宗教活動紀念。七月,糧食收成在望,農民背著經卷轉繞田間,稱旺果節,預祝當年豐收。

回答者:yclqy1992917 - 門吏 三級 9-14 18:16

二、傣族的語言文字

傣語屬於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分西雙版納方言、德宏方言和金平方言。傣族的拼音文字來源於梵文字母,各地不盡相同。1954年進行了文字改革,分傣哪文(德宏)、傣泐文(西雙版納)、傣繃文(瑞麗、耿馬、瀾滄等地)和金平傣文。現通行西雙版納和德宏兩種傣文。

三、傣族的天文歷法

傣族有自己的傳統歷法。傣語稱“祖臘薩哈”,意即“小歷”。其起源可上溯至周秦之際,現行傣歷則始於明代以前。是壹種陰陽合歷。傣歷的年是陽歷年,即繞太陽公轉壹周的時間;傣歷的月是陰歷月,即以月亮的壹個圓缺為周期。壹年分12月,單月是30天,雙月是29天。以六月為歲首,它的正月相當於夏歷十月。平年是350或355天,閏年為384天。傣歷始於公元638年。

四、傣族的醫藥衛生

傣醫藥作為壹門知識,是傣族科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幾千年來,傣族人民在和疾病的鬥爭中,不斷總結經驗,匯積了豐富的民間藥方,收集了上千種草藥。其中《檔哈雅》(醫藥書),是傣族壹部重要的醫學文獻。

據文獻記載:傣族遷到景永時,許多村寨因疫病死亡了很多人,唯獨有壹個村子,在景永壩頭,不但沒有人病死,而且個個身強力壯。他們開出了許多田地,生產發展得很快。壹天,有個名叫波的牙老人上山摘野果,路過這個村子,看到村裏的人個個都很健康覺得很奇怪,就問村子裏的人:“妳們吃些什麽東西,為什麽人人都身強力壯的?”村子裏的人告訴他:“沒有吃別的什麽,只不過剛來的時候大家天天上山采摘野果野菜吃,可能是這當中有什麽原因吧。”

波的牙回去後把這壹情形告訴了別的村寨的人,並勸大家不妨試試看,上山去采摘野菜吃。大家都想把病冶好,便紛紛照波的牙說的去做了。經過壹段時間,果真見效,疫病明顯減少。波的牙註意從大家每采摘回來的野果、野菜中挑出樣品保存起來。以後只要村子裏有人生病,他就依樣找這些果、菜給病人吃,有的吃了病就好了,也有的效果不太明顯,而換了別樣的壹吃就有效。就這樣他慢慢地總結、積累經驗,凡遇有人生病(當時主要是瘧疾),就按不同類型的病分別給予治療。逐步地疾病減少了,人們健康了,傣族群眾就把波的牙稱為“摩雅”,意思是會治病的人。從此就有了傣醫。有了文字以後,才記載下來成為今天較完整的傣族醫書。

《傳統傣醫學手稿》:傣族古典醫學著作。記載了傳統傣醫關於醫藥、方劑、制劑方面的理論和治療方法。至今保存下來的有在貝葉上書寫的“貝葉本”和用構樹皮支撐的紙張轉抄的“棉紙本”多種。這是中國醫藥遺產中的珍品,目前已根據這些手稿資料整理編寫出版了傣漢文對照的《德宏傣藥驗方集》及《西雙版納傣藥誌》。

五、傣族的宗教信仰

傣族是壹個信仰南傳佛教的民族,傣語稱為“布塔沙散那”。它對傣族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等方面都有極深刻的影響。大約在公元6—8世紀傳入傣族地區。在此之前,傣族先民信仰的是多神崇拜,亦即原始宗教。由於佛教的廣泛傳布,傣族地區佛寺十分普遍。送子入寺為僧似乎是天經地義之事,尤其是在西雙版納地區,男孩到了8—10歲幾乎都要入寺去過僧侶生活。他們在那裏學經識字,壹般在1~5年還俗回家。傣文的大藏經號稱八萬四千部,大部分刻寫在貝葉上,稱貝葉經。其中有些是傣族僧俗根據佛教義加以發揮和補充的著述。

六、傣族的文學

民族文學:傣族人民有著蘊藏豐富的民間文藝作品,包括敘事長詩、寓言、神話、傳說、童話等。許多著名的敘事長詩,如《召樹屯與嫡木諾娜》、《娥並與桑洛》、《阿鑾的故事》 等中外聞名。

史詩:《巴塔麻嘎捧尚羅》又名《南師巴塔麻嘎帕薩傣》。傣族創世史詩。內容包括開天辟地、人類形成,傣族先民的興起、遷徙、定居的過程。其中有許多傣族的神話故事和歷史人物傳說,是壹部研究傣族古代神話及社會的古籍文獻。

史書:《泐史》原名《囊絲本猛泐》)(《西雙版納歷代編年史》)。該書采取編年體記錄了傣族從1180年(傣歷542年)傣族首領叭真入主西雙版納建立景金殿國始,止於1950年西雙版納解放的主要史實。該書有1947年雲南大學刊印的、李拂壹的譯本,譯名為《泐史》,翻譯的是從1180年~ 1864年部分。1958年由張公瑾補譯1844~1950年部分,名為《續泐史--西雙版納近百年大事記》。該書還有其他詳簡不同的譯本。《泐史》為後人提供了了解傣族社會歷史的許多珍貴資料,是傣族重要的史書類文獻。

七、傣族的戲劇

西雙版納境內有泰緬化的歌舞劇,騰龍沿邊壹帶有漢化的傣族戲。歌舞劇都在較大的宗教集會中演出,例如車裏宣慰街每年冬間的賧佛大會,壹連三天晚上都有歌舞演出,劇情有歷史故事,宗教神話,愛情傳奇,而行頭化裝則千奇百怪,用紙紮成龍、孔雀、龜、鶴、鹿、蚌等,彩畫鮮麗。化裝為美女的演員,把紙紮的孔雀分前後兩段纏在身上,以兩手捉翼而飛。化裝為青年的演員,把紙鹿纏身上做鹿舞。大龜則用壹個人伏在龜腹內、手腳即龜之四足,龜頸內有壹機關;能使龜頭倏而伸長數尺,倏又縮回腹內,引得觀眾大笑。

傣戲:傣戲大約有二百年的歷史。較早的劇目有《十二馬》、《公孫犁田》、《昌少對唱》等。到本世紀初,盈江土司成立了第壹個傣戲劇團,在上演原劇目的基礎上,吸收、改編了不少京劇、滇劇劇目,同時吸收了它們服飾、道具、樂器等方面的成分,豐富了傣戲。傣戲壹般人物不多,主要是反映勞動人民的生產勞動和生活習俗等方面的內容,表演形式靈活多樣、生動活潑,內容短小精悍,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民族特色,深受廣大傣族群眾的喜愛和歡迎。

傣劇:傣族戲曲劇種。流行於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盈江、潞西、梁河、隴川、瑞麗等縣和保山地區的保山、騰沖、龍陵等縣傣族聚居區。傣劇是在“冒少對唱”(男女對歌)、“耍白馬”(逢年過節到各家祝福的壹種歌舞)、“銀海”(趕著牛表演的歌舞)等傣族民間歌舞的基礎上,經過向雲南花燈學習,發展為帶有壹定情節、人物的“十二馬”、“布屯臘”(犁田的老漢)等歌舞和歌舞小戲,吸收 滇劇的劇目、表演、打擊樂,逐漸形成的比較完整的戲曲形式。

傣劇的表演是在提煉本民族各種舞蹈的基礎上,吸收了漢族戲曲的表演技巧而發展豐富起來的,具有較鮮明的民族特色。傳統劇目有根據傣族民間傳說和民間敘事詩改編的《帕罕》、《千瓣蓮花》、《紅蓮寶》、《阿暖海東》、《郎金布》、《七姐妹》、《思南王》等;有根據漢族戲曲和小說演義改編的《三聖歸天》、《王莽篡位》、《三下河東》、《穆柯寨》、《花果山》、《大鬧蟠桃會》等;有按歷史故事、傳說編演的《沐英第壹次征南》、《張四姐》等;有新創作的現代戲《波巖三回頭》、《波過石的婚禮》、《金湖緣》、《國境線上》、《三醜會》等。較有影響的劇目有《布屯臘》、《陶和生》、 《娥並與桑洛》、《巖佐弄》等。

傣族文學作品大都帶有濃厚的神話色彩。關於開天辟地的最古老神話,在傣族群眾中流傳最廣的是《布桑該與牙桑該》。至今,傣族人民仍然把布桑該與牙桑該稱為“我們的祖宗”。關於開辟西雙版納、猛遮、易武,建立村寨,砍柴、修房等,都有壹段段神奇的傳說。在傣族地區,還廣泛流傳著 召瑪賀、艾蘇和艾西等聰明人的故事。這些理想化的人物,具有萬能的本領和超人的智慧。

傣族詩歌,包括歌謠和敘事長詩兩大類,傣族中有職業歌手或半職業歌手,傣 語叫做“贊哈”。

贊哈:傣族曲種。“贊哈”在傣語中就是民間歌手的意思,贊哈演唱是傣族民間喜聞樂見的傳統文藝形式,形式靈活簡便,壹人壹笛,隨時隨地可以演唱,被譽為傣族人民生活中的鹽巴。傳統曲目多為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也有藝人即興編唱的獵歌、酒歌,如《召樹屯》、《四棵緬桂花》、《賀新房》、《哈路教》等;新編曲目為《流沙河之歌》、《彩虹》等。贊哈對傣族民間文學的繼承和發展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他們的演唱優美生動,塑造人物細膩委婉,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他們有即興創作的才能,深受廣大群眾的愛戴和歡迎。

古歌謠,是傣族文學的萌芽,至今還以口頭和手抄本形式流傳民間。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雲南)出版的《傣族古歌謠》中的許多短篇作品反映了傣族先民原始 時代的生活、勞動、思想和感情,例如《蜈蚣歌》描述人類通過實踐逐漸認識了 客觀世界;《打水歌》描述人類逐步改變自己的居住條件;《摘果歌》和《拾菌歌》等描述的則是人類的勞動生活。這些詩歌形式簡單,節奏明快。

敘事長詩,是傣族文學寶庫中光彩奪目的明珠。基本上可分三類:神話敘事詩,阿鑾的頌歌,愛情悲劇敘事詩。神話敘事詩與神話傳說的內容基本相似。關於阿鑾的頌歌,數量極多。“阿鑾”壹詞,據說來自梵文,指有本領的匠人。在傣語中 是指出身貧寒、意誌堅強、本領高超、正直善良的英雄,或者是有福氣、有本領的善良人。佛教徒則把這些故事說成是描述釋迦牟尼轉世的故事。阿鑾故事中,有宣傳佛教教義的成分,但整個內容遠遠超出了佛教思想範圍,堪稱傣族民間故事的總匯,內容涉及當時的社會結構、政治制度、階級關系、倫理道德、婚姻戀愛等。

隨著佛教傳入傣族地區,印度文化對傣族文學產生了巨大影響。《吾沙麻裏》,是由印度的壹個小故事發展演變而成,《蘭嘎西賀》的情節與印度史詩《羅摩衍那》相似,但主題思想、人物和故事結構均有變化。長詩加強了召朗瑪對十頭魔王的戰爭,成為反映社會生活、政治鬥爭與宗教鬥爭的巨幅畫卷。

傣族佛教保存的經典甚為豐富,所譯三藏佛典包括經、律、論中相當多的經典,還有不少藏外典籍。這些經典中有壹部分是用傣文字母音譯的巴利語寫本,保存了小乘佛典比較早期的面貌,還有壹部分是傣族僧人根據佛教教義加以闡發的著作,其中記錄了許多關於傣族地區的歷史、地理、語言、文學材料。西雙版納及孟連、耿馬等地的經典大多刻寫在貝葉上,稱為“貝葉經”,其他地區多寫在當地制作的構皮棉紙上。

八、傣族的音樂

傣族音樂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包括民間歌曲、歌舞音樂、說唱音樂、戲曲音樂4類。

二、傣族的語言文字

傣語屬於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分西雙版納方言、德宏方言和金平方言。傣族的拼音文字來源於梵文字母,各地不盡相同。1954年進行了文字改革,分傣哪文(德宏)、傣泐文(西雙版納)、傣繃文(瑞麗、耿馬、瀾滄等地)和金平傣文。現通行西雙版納和德宏兩種傣文。

三、傣族的天文歷法

傣族有自己的傳統歷法。傣語稱“祖臘薩哈”,意即“小歷”。其起源可上溯至周秦之際,現行傣歷則始於明代以前。是壹種陰陽合歷。傣歷的年是陽歷年,即繞太陽公轉壹周的時間;傣歷的月是陰歷月,即以月亮的壹個圓缺為周期。壹年分12月,單月是30天,雙月是29天。以六月為歲首,它的正月相當於夏歷十月。平年是350或355天,閏年為384天。傣歷始於公元638年。

四、傣族的醫藥衛生

傣醫藥作為壹門知識,是傣族科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幾千年來,傣族人民在和疾病的鬥爭中,不斷總結經驗,匯積了豐富的民間藥方,收集了上千種草藥。其中《檔哈雅》(醫藥書),是傣族壹部重要的醫學文獻。

據文獻記載:傣族遷到景永時,許多村寨因疫病死亡了很多人,唯獨有壹個村子,在景永壩頭,不但沒有人病死,而且個個身強力壯。他們開出了許多田地,生產發展得很快。壹天,有個名叫波的牙老人上山摘野果,路過這個村子,看到村裏的人個個都很健康覺得很奇怪,就問村子裏的人:“妳們吃些什麽東西,為什麽人人都身強力壯的?”村子裏的人告訴他:“沒有吃別的什麽,只不過剛來的時候大家天天上山采摘野果野菜吃,可能是這當中有什麽原因吧。”

波的牙回去後把這壹情形告訴了別的村寨的人,並勸大家不妨試試看,上山去采摘野菜吃。大家都想把病冶好,便紛紛照波的牙說的去做了。經過壹段時間,果真見效,疫病明顯減少。波的牙註意從大家每采摘回來的野果、野菜中挑出樣品保存起來。以後只要村子裏有人生病,他就依樣找這些果、菜給病人吃,有的吃了病就好了,也有的效果不太明顯,而換了別樣的壹吃就有效。就這樣他慢慢地總結、積累經驗,凡遇有人生病(當時主要是瘧疾),就按不同類型的病分別給予治療。逐步地疾病減少了,人們健康了,傣族群眾就把波的牙稱為“摩雅”,意思是會治病的人。從此就有了傣醫。有了文字以後,才記載下來成為今天較完整的傣族醫書。

《傳統傣醫學手稿》:傣族古典醫學著作。記載了傳統傣醫關於醫藥、方劑、制劑方面的理論和治療方法。至今保存下來的有在貝葉上書寫的“貝葉本”和用構樹皮支撐的紙張轉抄的“棉紙本”多種。這是中國醫藥遺產中的珍品,目前已根據這些手稿資料整理編寫出版了傣漢文對照的《德宏傣藥驗方集》及《西雙版納傣藥誌》。

五、傣族的宗教信仰

傣族是壹個信仰南傳佛教的民族,傣語稱為“布塔沙散那”。它對傣族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等方面都有極深刻的影響。大約在公元6—8世紀傳入傣族地區。在此之前,傣族先民信仰的是多神崇拜,亦即原始宗教。由於佛教的廣泛傳布,傣族地區佛寺十分普遍。送子入寺為僧似乎是天經地義之事,尤其是在西雙版納地區,男孩到了8—10歲幾乎都要入寺去過僧侶生活。他們在那裏學經識字,壹般在1~5年還俗回家。傣文的大藏經號稱八萬四千部,大部分刻寫在貝葉上,稱貝葉經。其中有些是傣族僧俗根據佛教義加以發揮和補充的著述。

六、傣族的文學

民族文學:傣族人民有著蘊藏豐富的民間文藝作品,包括敘事長詩、寓言、神話、傳說、童話等。許多著名的敘事長詩,如《召樹屯與嫡木諾娜》、《娥並與桑洛》、《阿鑾的故事》 等中外聞名。

史詩:《巴塔麻嘎捧尚羅》又名《南師巴塔麻嘎帕薩傣》。傣族創世史詩。內容包括開天辟地、人類形成,傣族先民的興起、遷徙、定居的過程。其中有許多傣族的神話故事和歷史人物傳說,是壹部研究傣族古代神話及社會的古籍文獻。

史書:《泐史》原名《囊絲本猛泐》)(《西雙版納歷代編年史》)。該書采取編年體記錄了傣族從1180年(傣歷542年)傣族首領叭真入主西雙版納建立景金殿國始,止於1950年西雙版納解放的主要史實。該書有1947年雲南大學刊印的、李拂壹的譯本,譯名為《泐史》,翻譯的是從1180年~ 1864年部分。1958年由張公瑾補譯1844~1950年部分,名為《續泐史--西雙版納近百年大事記》。該書還有其他詳簡不同的譯本。《泐史》為後人提供了了解傣族社會歷史的許多珍貴資料,是傣族重要的史書類文獻。

七、傣族的戲劇

西雙版納境內有泰緬化的歌舞劇,騰龍沿邊壹帶有漢化的傣族戲。歌舞劇都在較大的宗教集會中演出,例如車裏宣慰街每年冬間的賧佛大會,壹連三天晚上都有歌舞演出,劇情有歷史故事,宗教神話,愛情傳奇,而行頭化裝則千奇百怪,用紙紮成龍、孔雀、龜、鶴、鹿、蚌等,彩畫鮮麗。化裝為美女的演員,把紙紮的孔雀分前後兩段纏在身上,以兩手捉翼而飛。化裝為青年的演員,把紙鹿纏身上做鹿舞。大龜則用壹個人伏在龜腹內、手腳即龜之四足,龜頸內有壹機關;能使龜頭倏而伸長數尺,倏又縮回腹內,引得觀眾大笑。

傣戲:傣戲大約有二百年的歷史。較早的劇目有《十二馬》、《公孫犁田》、《昌少對唱》等。到本世紀初,盈江土司成立了第壹個傣戲劇團,在上演原劇目的基礎上,吸收、改編了不少京劇、滇劇劇目,同時吸收了它們服飾、道具、樂器等方面的成分,豐富了傣戲。傣戲壹般人物不多,主要是反映勞動人民的生產勞動和生活習俗等方面的內容,表演形式靈活多樣、生動活潑,內容短小精悍,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民族特色,深受廣大傣族群眾的喜愛和歡迎。

傣劇:傣族戲曲劇種。流行於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盈江、潞西、梁河、隴川、瑞麗等縣和保山地區的保山、騰沖、龍陵等縣傣族聚居區。傣劇是在“冒少對唱”(男女對歌)、“耍白馬”(逢年過節到各家祝福的壹種歌舞)、“銀海”(趕著牛表演的歌舞)等傣族民間歌舞的基礎上,經過向雲南花燈學習,發展為帶有壹定情節、人物的“十二馬”、“布屯臘”(犁田的老漢)等歌舞和歌舞小戲,吸收 滇劇的劇目、表演、打擊樂,逐漸形成的比較完整的戲曲形式。

傣劇的表演是在提煉本民族各種舞蹈的基礎上,吸收了漢族戲曲的表演技巧而發展豐富起來的,具有較鮮明的民族特色。傳統劇目有根據傣族民間傳說和民間敘事詩改編的《帕罕》、《千瓣蓮花》、《紅蓮寶》、《阿暖海東》、《郎金布》、《七姐妹》、《思南王》等;有根據漢族戲曲和小說演義改編的《三聖歸天》、《王莽篡位》、《三下河東》、《穆柯寨》、《花果山》、《大鬧蟠桃會》等;有按歷史故事、傳說編演的《沐英第壹次征南》、《張四姐》等;有新創作的現代戲《波巖三回頭》、《波過石的婚禮》、《金湖緣》、《國境線上》、《三醜會》等。較有影響的劇目有《布屯臘》、《陶和生》、 《娥並與桑洛》、《巖佐弄》等。

傣族文學作品大都帶有濃厚的神話色彩。關於開天辟地的最古老神話,在傣族群眾中流傳最廣的是《布桑該與牙桑該》。至今,傣族人民仍然把布桑該與牙桑該稱為“我們的祖宗”。關於開辟西雙版納、猛遮、易武,建立村寨,砍柴、修房等,都有壹段段神奇的傳說。在傣族地區,還廣泛流傳著 召瑪賀、艾蘇和艾西等聰明人的故事。這些理想化的人物,具有萬能的本領和超人的智慧。

傣族詩歌,包括歌謠和敘事長詩兩大類,傣族中有職業歌手或半職業歌手,傣 語叫做“贊哈”。

贊哈:傣族曲種。“贊哈”在傣語中就是民間歌手的意思,贊哈演唱是傣族民間喜聞樂見的傳統文藝形式,形式靈活簡便,壹人壹笛,隨時隨地可以演唱,被譽為傣族人民生活中的鹽巴。傳統曲目多為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也有藝人即興編唱的獵歌、酒歌,如《召樹屯》、《四棵緬桂花》、《賀新房》、《哈路教》等;新編曲目為《流沙河之歌》、《彩虹》等。贊哈對傣族民間文學的繼承和發展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他們的演唱優美生動,塑造人物細膩委婉,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他們有即興創作的才能,深受廣大群眾的愛戴和歡迎。

古歌謠,是傣族文學的萌芽,至今還以口頭和手抄本形式流傳民間。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雲南)出版的《傣族古歌謠》中的許多短篇作品反映了傣族先民原始 時代的生活、勞動、思想和感情,例如《蜈蚣歌》描述人類通過實踐逐漸認識了 客觀世界;《打水歌》描述人類逐步改變自己的居住條件;《摘果歌》和《拾菌歌》等描述的則是人類的勞動生活。這些詩歌形式簡單,節奏明快。

敘事長詩,是傣族文學寶庫中光彩奪目的明珠。基本上可分三類:神話敘事詩,阿鑾的頌歌,愛情悲劇敘事詩。神話敘事詩與神話傳說的內容基本相似。關於阿鑾的頌歌,數量極多。“阿鑾”壹詞,據說來自梵文,指有本領的匠人。在傣語中 是指出身貧寒、意誌堅強、本領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