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制墨名家見諸史冊的多達100余人,張遇、潘谷、吳滋、戴彥衡、沈珪、葉茂實最具代表性,他們在選料、配方、燒制、用膠、搗杵等工藝方面都有獨到之處,為後人留下了豐富制墨範例。
張遇,黟縣人,他是宋代油煙墨的創始者,以制“供禦墨”而聞名於世,他制的墨因加入了麝香、金箔而稱為“龍香劑”,其配方壹直相傳下來,成為墨中極品。“張墨”為歷代收藏家追求的瑰寶。其子張谷、孫張處厚都是壹代名墨工。
潘谷也是宋代有名的制墨大師。據宋代古籍記載,在相國寺每月五次開放時,“趙文秀筆及潘谷墨”,經常是文人爭購的對象,所以當時收藏潘谷墨的人很多。宋陳師道撰《後山談叢》稱道:“香徹肌骨,磨研至盡,而香不敗。”
潘谷不但精於制墨,而且善於辨墨,凡墨只要經過他手壹摸,便知精粗。宋代學者何蘧在他所著的《墨記》中說,有壹次黃山谷將自己所藏之墨請潘谷鑒定,他把墨囊壹觸,便告訴山谷說,這是李承晏的軟劑,如今已經很少了。潘谷又拿出壹囊說,此谷20年前造者,今精力不及,無此墨也。黃山谷取出壹看,果然如此。
潘谷在制墨上的貢獻是巨大的,然而在封建社會,這位技藝高超的墨工。據當地地方誌記載:“宋時徽州每年進貢佳墨千斤。”
潘谷之佳墨,則“墨成不敢用,進入蓬萊宮”,被列為貢品送到宮中,作為封建王公貴族的欣賞品。雖然壹代墨仙所創之墨早已不見,但從徽墨之發展亦能看到潘谷的貢獻。
吳磁所造之墨的妙處在於“滓不留硯”,他曾經得到宋孝宗犒賞緡錢兩萬的獎勵。沈桂以松脂、漆滓燒得極黑的煙,名為漆煙,人稱其墨“十年如石,壹點如漆”。他是漆煙墨的創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