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物候學主要有哪些內容?

物候學主要有哪些內容?

《物候學》內容簡介:物候學是研究自然界植物和動物的季節性現象同環境的周期性變化之間的相互關系的科學,它主要通過觀測和記錄壹年中植物的生長榮枯,動物的遷徙繁殖和環境的變化等,比較其時空分布的差異,探索動植物發育和活動過程的周期性規律,及其對周圍環境條件的依賴關系,進而了解氣候的變化規律,及其對動植物的影響。它是介於生物學和氣象學之間的邊緣學科。

竺可楨是我國現代物候學發展的推動者,他從1918年回國後,就開始每天觀察記錄物候和天氣。特別是1950~1973年的24年中,他每天起床的第壹件事就是測量氣溫、氣壓、風向、溫度等氣象要素,還記錄每年北京北海公園冰凍和融化,植物開花,燕子歸來、布谷鳥初鳴等物候現象的日期,積累了大量豐富的資料。在此基礎上,竺可楨以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探討物候的內因和外因,與他的學生、同事宛敏渭先生合作寫出了享有盛譽的《物候學》。

竺可楨數十年如壹日孜孜不倦地親自進行物候觀察,整理收集古籍中的物候記載,把物候與農業聯系起來,服務於農業生產。1963年出版,1973年增訂重印的《物候學》壹書,是竺可楨多年研究物候的結晶。他結合我國的實際,系統地介紹了物候學的基本原理、我國古代的物候知識、世界各國物候學的發展、物候學的基本定律、利用物候預告農時的方法等。1973年重印本中增加的“壹年中生物物候推移的原動力”壹章中,他應用唯物辯證法,闡釋了物候變化的內外因素及其聯系,由於物候變化原因的復雜性,他提出應從生理學、遺傳學等方面探索其奧秘。他還認為,物候工作是群眾性的工作,希望能在農村廣泛開展起來。全書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具有較高的科學性、知識性。

竺可楨壹生在氣象學、氣候學、地理學、自然科學史等方面的造詣都很高,而物候學則是他嘔心瀝血,做出了重要貢獻的領域之壹,我國現代物候學的每壹個成就都是和他的工作分不開的。

《物候學》是竺可楨眾多科普著作中的壹顆璀璨的明珠。是他堅持求是精神、立足祖國鄉土,以科學方法、獨創精神,傾註畢生心力的不朽科普傑作,內容充實,立論嚴謹,文字通俗、生動,具有文學色彩,是我國優秀科普圖書的典範。這本既傳播科學知識,又切合實用的好書,受到生產實踐者的歡迎。該書是歷史文獻結合科學觀察的科普著作,將我國物候學帶入了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