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冷兵器——梢子棍,又被稱為連枷棍
梢子棍的歷史很久遠是我國的古兵器之壹,在古代又被叫做“連枷棍”或是“盤龍棍”,早在春秋戰國之前就已經成為了士兵們在守城時常用的裝備。梢子棍顧名思義是壹種棍類兵器,但是它又不同於普通的棍,它的樣式非常形似流星錘,所以人們才將其稱為“連枷”。
在《武經總要》中有記載:“若登者漸多,則禦以狼牙鐵拍;手漸攀城,則以連枷棒擊之。”這裏的連枷就是梢子棍,由此可見這種兵器最先開始是用於守城使用,後來到了宋朝不僅用作守城還用於馬上作戰,最先是由西戎人使用,他們將梢子棍的材料換做鋼鐵,在戰場上發揮了強大的作用,後來漢人和西戎人都將這種兵器用作於戰場上重要的戰鬥兵器。
梢子棍的制式特別經常有人將其認作短柄流星錘但其實他們的原理和形制上還是有比較多的差異的。普通的梢子棍就是壹根長木棍在頂端處安裝壹根鐵索,鐵索的另壹頭裝上壹根短棍,人們將短棍稱為“梢子頭”,長棍大約長度在1.5米左右,短棍的長度在40到50厘米,是長兵器的壹種,人們正式為其命名稱呼為“大連枷”。
除了這種長梢子棍還有短梢子棍,短梢子棍被稱為“手連枷”,屬於短兵器,它的棍身相比要短了很多,大概40到60厘米,梢子頭的長度在15到20厘米之間,兩者依然是由鐵索連接。大連枷是雙手兵器,手連枷壹般則是成對使用或是與其他兵器配合使用。
梢子棍這種兵器使用起來和軟鞭有些類似,大連枷棍的攻擊方式可砸可掄,手連枷的攻擊方式則更為狂暴,左右掄砸,氣勢驚人。
在我國清朝末期的時候這種兵器從我國傳入了朝鮮壹帶,在朝鮮的古籍中有記載當時梢子棍的形制,在朝鮮記載中根據梢子棍的特點以及應用場合將梢子棍稱為“鞭棍”,也就是大連枷棍;將手連枷稱為“馬上鞭棍”,後來在朝鮮民間梢子棍還成為了很常見的兵器之壹。
在現如今梢子棍這種冷兵器再也不能在戰場上陪著士兵縱馬廝殺不復古代的輝煌,也因為其的殺傷性比較高在現在和平競技的武術比賽上也不怎麽能見到它的身影,但是在民間還是有很多厲害的武術家在傳承這種兵器,壹代代不曾斷絕。在我國的國粹京劇中還有梢子棍對打的橋段,算是在新時代裏找到了自己新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