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期間,天氣漸熱,蚊蠅滋生,故古人稱五月為“惡月”或“毒月”。這就是了。專題;與健康有關的節日;端午節,太陽最熱,各種毒都出來了。古人用艾草作為祝福的象征,認為它是壹種能治百病的草藥。它被插在門上是為了驅除各種毒物,使人健康。從端午節的許多傳說中可以看出,人們用艾葉防病治病消炎。
據專家研究,艾蒿用於治療疾病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艾葉的療效和用法在我國第壹部方劑學——戰國時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記載,歷代本草中都有記載。在盛產中國優質艾葉的湖北周琦,還流傳著“家有三年艾葉,大夫不用來”的說法。也有很多地方可以栽培種植,家家都收集艾葉。孟子說,“七年病需三年養”,可見艾葉的藥用價值。
艾葉最早的用途是艾灸,與“針灸”齊名。醫書《靈樞經》和《五十二病方》中都有艾條灸或艾薰的記載。而且有“醫者用灸治百病”的說法。艾葉作為內服藥,具有調理氣血、散寒除濕、溫經止血、安胎的作用。《金匱要略》中的“焦湯艾”治孕後產後出血,“艾府丸”治心腹部疼痛,尤為有效。《清宮醫案》中“治各種產前產後危重病”的胎丹,應用艾葉代替艾琦;女玉尺阿膠和艾葉是以兩種道地藥材命名的中成藥。這些傑出的發現也說明了中醫的科學體系博大精深,不是其他單純應用艾葉的醫學體系所能比擬的。
明代醫學家李顏穩(李時珍之父)稱贊艾葉“產於楊珊,端午節用於治療艾灸疾病,立下大功”。李時珍說,艾葉“以周琦為勝,用填充物,為天下之重,故稱艾毅。”相傳“他處灸壇不能透,艾灸直而透,故聞名全國。”
然後,艾蒿在艾灸中的使用由來已久。除了艾葉的刺鼻芳香與醫療有關外,艾葉還具有良好的可燃性,燃燒徹底,是理想的點火器。此外,研究表明,艾葉燃燒產生的煙霧對人體疾病也有壹定的治療作用。
艾葉在古代的應用不僅僅是通過口服給藥;醫療中心;壹系列療法;針灸和按摩針灸用於治療疾病,也有許多文獻記載艾葉熏制用於治療和預防疾病。如春秋戰國時期的《五十二病方》、東晉葛洪的《肘急方》等,在早期醫學著作中均有記載。在壹些文學史書中也有類似的記載,比如春秋時期的《莊子》。由此可見,當時人們就有了通過吸食艾葉來治療和預防疾病的習慣,並且這種習慣壹直延續至今。在古代,人們認為艾葉燃燒產生的煙霧有防病辟邪(瘟疫)的作用。現代研究證明,艾煙具有預防疾病和瘟疫的作用,因為艾煙對引起不同傳染性和流行性疾病的多種致病菌、真菌和病毒有抑制作用。在傳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的今天,有醫學專家提出,利用艾條燃燒的煙霧進行空氣消毒和預防是科學的。
艾葉也在民間廣泛使用。比如成年人壹旦感冒咳嗽,就用壹簇湯藥洗腳。使用時,將艾葉切成九段,加蔥白三五根,煎湯溫服,取汗而治。如將艾葉曬幹制成的鹿茸與棉花混合制成藥枕,防治孕期及產後外感風寒頭痛。老年人腹部虛弱,兒童受寒腹痛腹瀉,婦女痛經、月經失調、腹痛等。用煮熟的艾絨做圍兜蓋住他們的肚臍和腹部是有效的。而且端午節有“掛艾人,穿,喝艾酒,吃艾餅,抽”的民間記載。
隨著時代的進步,艾葉的研究和應用更加全面和深入。有報道稱,艾葉散發的煙霧具有抗菌、殺菌、抗病毒作用,可抑制空氣中細菌和病毒的傳播,因此可防止細菌和病毒侵入呼吸道,起到預防流行性疾病的作用。在化學成分研究中發現,艾葉除揮發油外,還含有鞣質、黃酮類、微量元素等多種有機成分,其中艾葉油具有平喘、祛痰、止咳、抗菌、抗過敏、鎮靜等多種藥理活性。藥理實驗結果表明,艾葉具有抗菌、抗病毒、止血、抗凝血、增強免疫、解熱、鎮靜等作用,為艾葉的推廣應用提供了理論依據。在臨床上,艾葉被廣泛用於治療婦科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
古代有端午節掛艾人、戴艾虎、喝艾酒、吃艾餅、抽艾葉的民間記載。現代技術為艾葉的廣泛應用開辟了更廣闊的前景。近年來,艾蒿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發展迅速。開發了很多產品,如艾蒿牙膏、艾蒿沐浴劑、艾蒿油精、保健帶、艾蒿蚊香、以艾蒿為主要原料的香煙,不含尼古丁,可以作為香煙的替代品。艾葉正在以各種方式為人類健康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