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玄英(608—?),字子實,南北隋唐初道士,傑出的道家學者,道家理論家。陜州(今河南陜縣)人。通儒學經典,尤重文字訓詁學。
曾隱居東海。貞觀五年(公元631年),唐太宗召其至京師,加號“西華法師”。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中,被流放到郁州(今江蘇連雲港市雲臺山)。
成玄英精研《老子》《莊子》之學,著有《老子道德經開題序訣義疏》和《南華真經疏》。他在註疏中著重闡發“重玄”思想,是重玄學派的代表人物,使“重玄之學”成為唐朝初年道教哲學的壹大主流。近代學者蒙文通先生稱:道家之學,“唐代前期,首推成、李。”(李即李榮)宋代首推陳(陳景元)
主要著述
成玄英的著作主要有《老子道德經註》、《開題序訣義疏》,原書已佚,另有《南華真經疏》傳世。
明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使字號,《道德真經玄德纂疏》中,收有成玄英疏解。近人蒙文通先生輯錄此著,名《老子成玄英疏》,六卷。又有《老子開題》殘壹卷,成玄英疏,見《敦煌秘籍留真新篇》下卷;《鳴沙石室古籍叢殘影印本》第四冊收《老子道德經義疏》,是書羅振玉以為 “殆即孟氏(智周)撰也”,王重民則認為此書乃成玄英所撰,見其著《敦煌古籍敘錄》。
基本思想
成玄英闡明、發揮“重玄之道”,深化、擴大了道教的哲理性,他的思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玄”是“不滯”(楚辭,聖人不凝滯於物)的名稱,不滯於有、也不滯於無,是謂“玄”。他說:“玄者深遠之義,亦是不滯之名。有無二心,僥妙兩觀,源乎壹道,同出異名。異名壹道,謂之深遠。深遠之玄,理歸無滯。既不滯有,亦不滯無。二俱不滯,故謂之玄”。所謂重玄,即“玄之又玄”:“有欲之人,唯滯於有;無欲之士,又滯於無。故說壹玄,以遣雙執。又恐行者,滯於此玄。今說又玄,更祛後病。既而非但不滯於滯,亦乃不滯於不滯(不凝滯於不凝滯)。此則遣之又遣,故曰玄之又玄。”
2、壹切有形之物的名字都是假名,而無形之物(如“道”“自然”等)不能視為假名,道是自然之理,使萬物自然而然的生成。人的主觀心識與客觀萬物都是因緣和合而成的。
3、“道”本性靜,眾生皆可修道,只是得返本歸根,靜心養道,方能證得正果。 認為“靜是長生之本,躁是死滅之原”,“靜則無為,躁則有欲。有欲生死,無為長存”。修道者應該“去躁為靜”,無欲無為。怎麽樣才能做到“無欲無為”呢?就是擯棄功名利欲。他稱“善惡兩忘,刑名雙遣,故能順壹中之道,處真常之德,虛夷任物,與世推遷。養生之妙,在乎茲矣”。如此就“能保守身形”,“盡其天命”。
壹些學者將重玄理論簡單地等同於佛教的三論宗的空論與中道觀,將重玄簡單地理解為“遣有”“遣無”,為雙遣、受佛教影響等、這是誤解的,重玄之道仍是老子哲學內的。佛教所謂“四句”,即“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所謂“百非”即壹切皆非,所謂“雙非”即“非有,非無”,所謂“雙遣”即遣有,道無。而重玄的“雙遣”是“遣其遣”,真可謂此“雙遣”非彼“雙遣”也。中道觀的基礎則是所謂“八不”;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壹不異,不來不去、以及中觀與空。在重玄學家看來,佛教的這些觀點都還停留在道家所謂“壹玄”的範圍,這些認識仍然執滯與“空”,“非”與“不滯”,只是“前玄”而已。就連在隋唐之際的佛教三論宗名僧吉藏在吸收道家老莊學重玄思想與道不可言的思想,將“二諦”進壹步解釋為四重境界後,在重玄家看來也仍屬於“可道”範圍。
在重玄家看來,道是“自本自根”、“自古以固存”的,不存在因緣和合的條件性。因而,他們說“道非有非無”,實際上是表達道不可定言有、亦不可定言無的意思。如果說道是無,道生萬物,道卻存在於萬物之中,而有影子、有聲響;如果說道是有,萬物卻有滅時而變為無。然而從大知、大年中看萬物有生有滅,道則惠化萬物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永恒常存的。正因為有道不斷的惠化生成萬物才會生生不息的宇宙,所以只有道是真正的“有”。所以說道包涵萬事萬物既是無,又是非無;既是有,又非有,道是無法命名、無法規定,突破種種差別與限制的,故道家常常以無或虛無以及自然來代表道既是此意,只是近代諸多學者誤解把無理解成無而已。如東晉葛洪說;“道者涵乾括坤,其本無名。論其無,則影響猶為有焉;論其有,則萬物尚為無焉。”南朝顧歡說:“(道)欲言定有,而無色無聲,言其定無,而有信有精,以其體不可定,故曰唯恍唯惚。”①唐代成玄英說:“妙本非有,應跡非無,非有非無,而無而有,有無不定,故言恍惚。”②唐代李榮說:“大道幽玄,深不可識,語其無也,則有物混成,言其有焉,則復歸於無物。歸無物而不有,言有物而不無,有無非常,存亡不定,故言恍惚。”③ ;
可見,道教學者所謂的“道非有非無”之論,絕不是否定道的真實存在,而只是反對簡單地以有或無來界定道。他們認為,從道之體來說,它無色無聲,沒有任何具體的規定性,因而不能說是“有”;而從道之用來說,它普遍地存在和作用於壹切事物,因而不能說是“無”——故道“非有非無”。“道非有非無”不過是作為最高實有本體之道的修飾語而被使用著,而這種旨在指向“道”之無可規定性的損之又損反而更證明了“道本”的實存。從整體看重玄學與佛教理論幾乎沒有什麽相似之處,有本質的區別。
從顧歡、成玄英、李榮等人均將“非有非無”與“唯恍唯惚”聯系在壹起來看,道教學者關於“道非有非無”的論斷則為對《老子》關於道唯恍唯惚之說的闡釋。
自成玄英等為代表的重玄學派以後,道家的思想上了壹個臺階,更加升華了道教的思辨性、哲理性,整體素質毫不遜色於佛學。
另外,“重玄之學”對儒家的心性學說之形成亦有不小的啟迪。 李榮為唐初著名道家學者。道號任真子,原籍不詳。唐代道教重玄派的代表人物之壹。生卒年不詳,約活動於唐高宗(650~683)時。近人蒙文通疑其為成玄英的弟子。
生平
李榮的生平,史料少而零散。駱賓王《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詩中有雲:“自言少小慕幽玄,只言容易得神仙”;“漫道燒丹止七飛,空傳化石曾三轉”。他向人透露的早年學道生活及經過苦修,丹術日精的壹些情況。他受到唐高宗的征召,大約就在此時,在蜀中與他有過從的著名詩人盧照鄰曾以詩相贈:“錦節銜天使,瓊仙駕羽君。投金翠山曲,奠壁清江濆。圓洞開丹鼎,方壇聚絳雲。寶貺幽難識,空歌迥易分。風搖十州影,日亂九江文。敷誠歸上帝,應詔佐明君。”贊揚李榮的道術與文采。
進京以後,李榮活動於長安和洛陽兩地,主要是代表道教與佛教論辯,成為“老宗魁首”。顯慶三年(658)四月,高宗敕召僧道各七人入內論義,李榮為其中之壹。當時李榮“主道生萬物義”,與大慈恩寺僧慧立爭辯。⑤顯慶五年(660)李榮以重玄思想解釋《老子》而著稱。
著作
李榮曾註《西升經》(《莊子》亡佚),主要著作有《老子註》。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序》存錄“任真子李榮註上下二卷”;《宋史·藝文誌》有“李榮《道德經註》二卷”。宋人尤袤《遂初堂書目》也存“李榮註老子”。宋高似孫《子略》卷二“老子註”中錄“《任真子集註》,李榮,道士”。今《正統道藏》殘存李榮《老子註》。敦煌曾出李榮《老子註》唐高宗時寫本,現藏於法國巴黎國立圖書館。近人蒙文通於本世紀40年代末據《道藏》殘本、北京圖書館和巴黎圖書館所藏敦煌本輯成李榮《老子註》四卷,據稱基本恢復了李榮註的原貌。1947年由四川省立圖書館石印刊行。以後嚴靈峰也有輯校本,收入《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第三函。 北宋時期最著名的道士,是陳摶學派的重要人物,在道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陳景元壹生自覺承擔弘揚道教的責任,在北宋京都開講《老子》、《莊子》,校正道書,勤勉著述,為道教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陳景元繼承了老莊學、黃老學、魏晉玄學為主要脈絡的道家哲學,吸收了重玄學、陳摶和張無夢的道教哲學,,並有意識的減少使用佛教的名詞和內容,構建了系統的道教哲學體系,包括道論、性命論、治國論三大內容。是使晉唐道家重玄學在宋朝得以傳承光大的重要學者。
生平
陳景元(1024-1094)字太初(壹說字太虛),號碧虛子。建昌南城(今屬江西)人。北宋高道,著名道教學者,道教隱宗妙真道宗師。宋神宗曾賜號“真靖大師”。宋哲宗紹聖元年(公元1094年)飛升。陳景元曾大父知遜,大父令忱,皆養高不仕。父正,擢進士第,解朐山令,寓居高郵,以疾終。母貧不能歸。有子四人,陳景元為季。陳景元少年喪父,兄弟四人卻二兄相繼夭折,乃有方外誌。慶歷二年(公元1042年),拜高郵天慶觀道士崇道大師韓知止為師。並三年試經,度為道士。後負笈遊名山,於天臺山遇鴻蒙先生張無夢,歷年經張無夢推薦又拜陳摶老祖弟子陳踏法(明月教主)為師,遂得其《老》、《莊》、《易》、《黃白術》、《青囊堪輿術》、《微旨》。並在1045年正式繼承老華山派第二代掌門人。後在1081年正式將老華山派掌門人傳承給弟子陳雲科。之後便隱逸於江淮間,以琴書自娛。
著作
《上清大洞真經玉訣音義》
《西升經集註》
《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十卷
《南華真經章句音義》十四卷
《元始天尊度人上品妙經》集註
《碧虛子親傳直指》
《莊子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