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清朝皇帝辦公的地方叫什麽來著?

清朝皇帝辦公的地方叫什麽來著?

養心殿。

養心殿是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位於內廷乾清宮西側。清代有八位皇帝在養心殿居住、辦公。養心殿南北長約63米,東西寬約80米,占地5000平方米。

自雍正到清末的二百年間,皇帝多在這裏居住和進行日常活動。正廳設有寶座、禦案。寶座後設有書架,藏有歷代皇帝有關“治國”經驗、教訓的著述,專為傳給新皇帝閱讀。

壹些官員在提拔、調動之前常被領到這裏覲見皇帝,這種儀式叫“引見”。西間是皇帝批閱奏折,以及同軍機大臣策劃軍政活動的要地。

擴展資料:

養心殿建築群為壹封閉院落,主體建築呈“工”字形,分為前殿、後殿。前殿面闊、進深各三間,黃琉璃瓦歇山頂,前接抱廈六間。明間設寶座,上懸雍正皇帝禦書“中正仁和”匾。

東暖閣為慈安、慈禧太後“垂簾聽政處”。西暖閣辟為數間隔室,有“勤政親賢”、三希堂、無倦齋、長春書屋、小佛堂、梅塢等。後殿東為“體順堂”,西為“燕禧堂”,是皇帝與後妃居住的寢宮。

養心殿不僅僅是皇帝生活起居的宮殿,還是他在紫禁城中最重要的辦公場所。每天皇帝晨起之後,用過早膳,要到養心殿前殿與群臣議政,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常朝(上朝)”。

朝後皇帝會到前殿西側的“勤政親賢”或單獨召見官員,或批閱章奏,“勤政親賢”南窗外布置有圍板壹圈,用以隔絕外間,當皇帝單獨召見官員時,內監也要回避,非常私密。

值得壹提的是,養心殿在位置上與雍正年間設立的軍機處只有壹墻之隔,皇帝與諸大臣商討軍國大事十分便利,這也是皇帝樂於居住在這裏的重要原因。

公事完畢,養心殿強大的生活功能便發揮出來。這裏有皇帝觀覽古籍字畫、吟詩寫字的書房三希堂,有供他虔誠禮佛、早晚瞻拜的秘密佛堂,甚至還有壹處專為帝後服務的禦膳房——經常做壹些時令小鮮供皇室享用。

總之,養心殿前殿辦公、後殿就寢的功能性格局,極大地便利了皇帝的公私生活。

作為皇帝在紫禁城中行走的核心區,養心殿曾經發生過很多影響中國歷史的重大事件。1839年,道光皇帝在這裏與林則徐壹起籌劃禁除鴉片的方案。

太平天國戰爭後期,兩宮太後在這裏與軍機大臣日夜值守,布防、籌剿太平軍,並最終收到了所謂的“紅旗捷報”。晚清與列強簽訂的諸多不平等條約,有相當壹部分都是在養心殿中圈閱允準的。

1912年2月12日,隆裕皇太後攜宣統皇帝溥儀在這裏召開了清朝最後的禦前會議,宣讀了《退位詔書》,宣告了統治中國268年之久的大清王朝的覆滅。

此外,歷史上,順治、乾隆、同治三朝皇帝就是在養心殿的龍床上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人民網——養心殿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間 與軍機處僅壹墻之隔

百度百科——養心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