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昆侖山有人得道飛升,“天庭”通道再次出現,神仙真的存在嗎?

昆侖山有人得道飛升,“天庭”通道再次出現,神仙真的存在嗎?

近日,接到網友爆料,該網友聲稱自己在昆侖山旅行途中,看到了傳說中的“天路”,從現場拍攝的視頻畫面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原本昆侖山雪白的山頂出現壹條金燦燦的“天路”,強烈的金光十分耀眼,不少同行的遊客紛紛掏出手機記錄下這罕見的壹幕。

在談論這些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簡單地了解下昆侖山,昆侖山又稱“昆侖虛”,是我國名副其實的第壹神山、同時還是萬山之祖,昆侖山脈是我國西部山系的主幹,西起於帕米爾高原東部、橫貫新疆、西藏,壹路延伸到青海境內、全長約2500公裏,海拔在5500至6000米之間,總面積達50多萬平方公裏,這是什麽概念?如果用日本來比較的話,昆侖山脈的面積幾乎相當於1.5個日本國土面積。

在漫長的中華民族 歷史 中,昆侖山在每個時代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壹筆,古人稱昆侖山為“龍脈之祖”,以此來彰顯其顯赫地位,此外在我國古代神話中記載,“西王母”便是居住在昆侖山深處,相傳西王母人頭豹身、身邊圍繞著兩只青鳥,是道教中的“正神”,西王母和東王公主要掌管男女修仙登天之事,如果有人修煉得道,便可在昆侖山登天路抵達天界。然而問題來了,為何這次昆侖山出現的奇觀和傳說中的“登天成仙”如此相似呢?難道世間真有仙人嗎?

關於這個問題,就不得不提壹下昆侖山的 歷史 和神話了,其實在如今這個 科技 發達的年代,對於“仙人”是否存在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心中都有答案,但問題在於,我們現代人對“仙人”的理解和古人對“仙人”的理解是否壹致呢?現代人可能覺得“仙人”是那種能夠踏空飛行、力大無窮的存在,可古人也是這樣認為的嗎?答案自然是不對的。

我們今天對“仙人”的了解和認知大多出自電視劇、電影,而據道教古籍記載:古代的“仙人”指的是修心、學道、得道、揚道的人,在道教文化中,昆侖山有著“萬仙之鄉”的美稱,意思是昆侖山內居住著壹群神仙,關於這件事可不是亂說的,據明朝末期文獻記載,當時道教混元派的道場就在昆侖山之中,後來因為壹系列原因,混元派逐漸消失在 歷史 長河中,至於原因,有人說是得道飛升了,也有人說是被雪崩掩埋了。

此外,自上古時代開始,很多關於昆侖山的傳說都完整地流傳了下來,例如女媧煉石補天、西王母蟠桃大會、精衛填海、白娘子盜仙草等,詩聖李白的那壹句“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也是在說昆侖山。但專家通過仔細研究古籍後發現,神話中的昆侖山並非我們現實中的“昆侖山”,而是指整座昆侖山山脈。看到這,可能有好奇的看官老爺問了,既然不是仙人飛升,那昆侖山的璀璨“天路”到底是怎麽回事呢?

專家認為:考慮到昆侖山當日氣候原因,璀璨的金光應該是陽光折射後形成的光影,有點類似於山城重慶的大霧天氣,太陽光突破不了霧氣,遠遠看上去就像是天上被塗抹了壹層鍍金,而昆侖山也是類似的情況。

至於“天路”就更好解釋了,我們人類的眼睛是無法360度轉動的,所以我們的脖子和頭部便會協同眼睛來捕捉和向大腦傳遞畫面,這也就造成了很多情況下,我們眼睛的視覺其實是水平中,當我們捕捉水平之上的畫面時,就會下意識的擡頭,而這條“天路”其實就是昆侖山上層的山脊過道,只不過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金光閃閃,被誤以為是“天路”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