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幫我翻譯壹段古文~

幫我翻譯壹段古文~

歐陽修遊隋州,得韓愈遺稿,讀而慕之,苦心探賾,至忘寢食,遂以文名天下。彼時韓公之文猶未盛行於世,歐公從斷簡遺編,遂受正法眼藏,可謂天授。今韓、歐之文布滿天下,有能苦心探賾而得其玄珠者幾何人哉?蘇氏之文出於孟子,其時孟子之書未列學宮,固侯鯖之壹味也。乃今舉世服之,如布帛菽粟,人人厭飫,而無知其味者矣。自古藝文經籍,得之難則視之必重,見之少則入之必深。何也?得之易則不肯潛心,見之熟則忘其為貴也。今夫墨池之士臨搨舊帖,多於殘編斷簡得其精神,不以其難且少耶?試使為文者如搨帖之心,則蘭亭數語、嶧山片石用之不竭,何以多為?不然,即積案盈箱,富於武庫之藏,亦不足為用矣。

歐陽修在隨州遊學的時候,偶然間獲得了韓愈先生生前沒有發表的文稿,讀過之後心生仰慕,於是費盡苦心探索其中的奧秘,以至廢寢忘食了,終究有所收獲而以文章聞名天下。那時韓愈的文章還沒有廣泛流行獲得好評,歐陽修從那些殘缺不全的古籍中竟然領悟到了其中的精義,真是天賦啊!如今韓愈、歐陽修的文章名滿天下,能夠苦心研讀並領悟真諦的又有幾人啊?蘇軾的文章源於孟子思想的精髓,而當時孟子的書都不曾陳列在學校裏,原本是稀世珍寶美味佳肴啊,如今全世界的人都可以享用,就像生活的必需品那樣了,每個人都可以吃飽喝足,因而個中滋味竟無人細品無人知曉了。

自古以來,文獻典籍,越是難以求得,人們越是倍加珍重,越是通曉的人少,越是能深入研究收獲頗豐。這是什麽原因呢?太容易獲得人們就不肯專心致誌了,見的次數多也就慢慢地忘了它的寶貴。

當今苦心研究書法臨摹舊帖的有誌之士,大多是在殘缺的古籍裏感悟到了書法的奧妙的,難道不是因為尋找的艱辛以及刻苦用心的人少的緣故嗎?假使致力於文學創作的人也像這些潛心鉆研書法的人,那麽《蘭亭集序》之中、嶧山崖石之上的只言片語已經是用不盡的了,壹味的貪多又有什麽用呢?否則,即使書籍堆滿了書桌和書櫃,比武庫的藏書還要豐富,也不足以為己所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