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認為,正月初七陽光明媚,寓意長壽,世界和諧。漢代東方朔《戰書》中有“初七,丹至黃昏,月色明,夜觀群星,民安,君臣會”的說法。可見,“民日”之說至少在漢代就已流傳。
古代“男人節”有佩戴“男勝”的習俗。“曼勝”是頭飾的壹種,也叫“色勝”、“華勝”。從晉代開始,就有了為花剪彩,為人剪彩,或者用金箔貼在屏風或窗戶上,戴在頭發上。因此,“滿日”又叫“滿勝節”。
羅說,過去中國壹些地方有“用麻桿點燈”、“用豆子煮粥治頭痛”、“女人走動驅除百病”、“爬山寫詩”等習俗。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這些習俗大部分都消失了。
目前,我國南方壹些地區仍有“釣生魚(類似吃生魚片)”的習俗,意思是“釣得越高,爬得越高”;在中國北方,炒飯與麥芽糖混合,制成球形或方形食品,稱為“響平安”,意為“平安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