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晚唐人物劉公權

晚唐人物劉公權

中國書法史筆記(隋唐五代卷)(九)

晚唐時期,隨著顏真卿等名家的沒落,書法家日益孤獨。這壹時期最著名的人物是劉公權,他與顏真卿並稱為“顏谷”。

劉公權(778 -865),京兆花園(今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人。兵部尚書劉公綽之弟。劉公權二十九歲就中了秀才。早年任省學秘書,編入李廷幕府。在穆宗、景宗和文宗朝,他在官邸任職,在朝鮮長大。* * *七朝時,官至太子,封為河東郡公,官至太子太保,故有“劉”之稱。鹹通六年(865),劉公權死,享年八十八歲,追贈太子。

劉公權是個正直的人,仕途之初就有過“筆諫”。

有壹次,文宗在臨時會館召集了六個光棍。說到文帝的節儉,文宗揚起袖子說:“這件衣服已經洗了三遍了。”文人都稱贊文宗節儉的性格,只有劉公權沈默不語,文宗離他而去,問他為什麽不說話。劉公權回答說:“君主要重視賢能的使用,排斥那些不誠實的臣子,聽勸諫,明察賞罰。至於穿洗過的衣服,那只是小事。”文宗對他說:“我知道妳不應該淪為諫官,但因為妳有諫官的風度,就讓妳當諫官吧。”第二天,法令規定他應該是壹個建議和知識的醫生,但仍然是壹個單身漢,寫信。

開城三年(838年),文宗有壹次把劉公權叫來問話,問他:“外面討論什麽?”劉公權答道:“自從郭聯被任命為我們在永寧的特使以來,人們紛紛議論,有的說好,有的說不好。”文宗說:“郭璉是先父(郭子儀)的侄兒,又是太皇太後(義安國皇後)的姑父,工作上沒有過錯。“當妳從吳金將軍晉升為駐福建和寧夏的小大使時,妳在說什麽?”劉公權說:“以郭璉的功績和品德,被任命為我們的特使是合適的。”據說郭聯之所以升官,是因為他把兩個女兒都給了宮裏。這是真的嗎?”文宗說,“他的兩個女兒是來宮裏拜見太後的,不是來獻女兒的。劉公權說:“常言道:不拾鞋,李不戴冠。”。如果沒有嫌疑,這件事為什麽會得到消息?遂舉王玨勸太宗送江祿公主出宮為例。"。文人立即派內使張日華將二女送回郭聯家。

當時劉公權的書法是書法界的佼佼者。《舊唐書》稱之為“身具魅力,自稱壹家人”。他的書法來自劉家,師從其兄柳宗元。

他的書法進出顏真卿,融合了歐風的剛健,險風的和諧,楚風的飄逸,取其精華,更具險性和獨特性。

劉公權的著名書法作品有《神秘塔碑》、《神策軍碑》、《金剛經》、《慧遠觀重樓明》。

《金剛經》是柳公權盛年的代表作,力大神韻適宜,筋骨相稱。現存唐拓片發現於敦煌莫高窟藏經洞。

《慧遠觀重樓銘》,書法嚴厲蒼勁,棱角分明,筋骨外露,優於其他作品。

神秘寶塔的石碑是劉公權最珍貴和最著名的作品。因為骨骼和肌肉是最暴露的,學習不好很容易陷入僵直的問題。

神策軍碑文已不存在,現存拓本保存在北京圖書館。這塊碑是劉公權晚年最愛用的筆,比神秘塔碑還要討人喜歡。

時至今日,人們學習書法的首選仍然是唐代的顏、劉、歐、楚、於等書法家,尤其是劉公權創立的壹套楷書規範,至今仍是人們學習的榜樣。劉公權在書法藝術的改革和發展中做出了突出貢獻,總結了唐代書法的發展,為楷書的整體發展奠定了基礎。

下壹篇:唐代書法的域外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