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發生在河南光山縣現司馬光賓館{縣委招待所}內,為宋代官衙遺址,內有司馬光砸缸的雕像。
司馬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中旨。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饑渴寒暑。群兒戲於庭,壹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之,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宋史》
有壹次,他跟小夥伴們在後院裏玩耍。院子裏有壹口大水缸,有個小孩爬到缸沿上玩,壹不小心,掉到缸廠裏。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沒頂了。別的孩子們壹見出了事,嚇得邊哭邊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壹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裏的水流了出來,被淹在水裏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馬光遇事沈著冷靜,從小就是壹副小大人模樣。這就是流傳至今"司馬光砸缸"的故事。這件偶然的事件使小司馬光出了名,東京和洛陽有人把這件事畫成圖畫,廣泛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