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現和利用石墨的歷史悠久。古籍中曾有不少關於石墨的記載。如《水經註》載“洛水側有石墨山。山石盡黑,可以書疏,故以石墨名山矣。”從考古挖掘出來的甲骨、玉片、陶片發現,早在3000多年前商代就有用石墨書寫的文字,壹直延續至東漢末年(公元220年),石墨作為書墨才被松煙制墨所取代。清朝道光年間(公元1821~1850年),湖南郴州農民開采石墨做燃料,稱之為“油碳”。
20世紀初期,用石墨制造電池和鉛筆的技術傳入中國,當時稱為“電煤”和“筆鉛”的石墨,開始用於近代工業,推動了中國石墨采掘業的發展。興和、南江、磐石石墨礦於1916~1928年相繼開采,1929年湖南耒陽、郴州、宜章等地辦起7個石墨礦山,1932年湖南桂陽發現優質石墨,十余家筆鉛公司參與開采或收購礦砂。陜西眉縣1936年成立筆鉛礦業公司,年產石墨礦砂約3000t。
1931年9月後磐石、柳毛、興和礦和1937年7月後南墅、定安等礦,曾遭受日本侵略者掠奪開采,估計掠走石墨5萬t以上。當時抗戰後方四川南江坪河地區有9家礦山和2家公司采掘石墨和碾粉,年產量200t,1947年停產。抗日戰爭勝利後,解放區人民政府於1948年接管柳毛、磐石、南墅礦並恢復生產;國民黨統治區曾有20余家筆鉛公司,至1949年只剩郴州、眉縣兩家,***計年產石墨5915t。
隨著石墨礦山的開發,中國石墨礦床地質工作自本世紀20年代起,壹些學者就曾進行過石墨礦地質調查,如梁津對福建南屏筆鉛礦的調查,侯德封、曾世錄、南延宗、廖友仁、盧衍豪、高俊西、李均衡、王曰倫等人對四川、河南、福建、陜西、甘肅等地的壹些礦點的調查。但是,1949年以前開采礦山都未做過正規的地質勘查工作。
1949年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國家對石墨礦投入了大量地質勘查工作。早在50年代初,華東工業部就派地質隊開始勘查南墅石墨資源。其後,建材和地礦等系統的地質隊,在60年代勘探南墅、興和、魯塘、磐石等礦,70年代勘探南江、北墅、什報氣、三岔埡等礦,80年代勘探柳毛、金溪等礦,90年代勘探穆棱、赤城等礦。40多年來,不僅查明擴大老礦山儲量,而且還新發現大批礦產地,探明了大量可供工業利用的儲量和豐富的後備資源,全面掌握了中國石墨礦產資源特征和分布規律,豐碩的地質成果為中國石墨礦業持續發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隨著冶金、機械、電氣等工業發展的需要,石墨生產得到蓬勃發展。1950~1952年國家投資建設南墅、柳毛、興和、魯塘、南江等礦,1952年生產石墨1.22萬t。1953~1957年經過技術改造和工藝設備填平補齊,初步改變石墨礦山落後的面貌,1957年全國8個礦山生產石墨4.33萬t,開始有產品出口。1958年新辦21個小礦,全國產量15萬t,但出現采掘失衡,產品質量下降的情況。經過1962年的調整,產品質量好轉,但產量有所下降,至1966年年產量為8.9 t,1970年起才有提高,並有漳平、冷水江、穆棱、麻山、靈寶等礦相繼建設,1977年全國產量達到20.6萬t。1978年以後,石墨工業出現4年徘徊,全國年產量保持18萬t左右。
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方針後,石墨工業出現新的生機。80年代恢復發展了萊西、武川、伍園、西峽等礦,廣東佛岡煤礦和雞西磷礦兼有石墨生產礦場。至1985年全國縣屬以上的大、中型石墨企業有25家,鄉鎮小型企業200多家,全國年產量27.9萬t,出口量從1978年的1.37萬t增長至8.1萬t,成為非金屬礦中的大宗出口產品。1990年中國石墨生產出現高峰,年產量67.9萬t,出口量14.1萬t,1992年降為50.8萬t,出口量15.5萬t。1995年又出現新的高峰,年產量達216.3萬t,其中鱗片石墨產量54.9萬t,出口量15.4萬t。目前***有國有骨幹礦山9座,地方國有礦山15座,集體及鄉鎮采選廠礦187家,各種加工廠180余家,形成以黑龍江柳毛、山東南墅、內蒙古興和為重點的晶質石墨生產基地和以湖南魯塘為中心的隱晶質石墨生產基地,國有骨幹礦山的產量占全國產量的38%,集體及鄉鎮企業產量占62%。
中國石墨礦業歷經70多年滄桑,自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雖然也有幾次曲折,但總體發展顯著,至1995年不僅年產量為1949年產量的365倍,而且已形成為采礦、選礦、加工、質量提純和石墨制品壹系列配套的綜合性產業。年產量約占世界產量的壹半,居於首位。產品品種20多種,產品牌號272種,產品質量、粒度分級及粉碎加工方法達世界先進水平。同時,由於不斷開拓深加工產品,產品結構也發生較大的改善,已能生產代表當代國際先進水平的彩電管石墨乳,GRT節能減磨添加劑、可膨脹石墨、石墨板材、石墨密封件和石墨耐火材料等6大類近1000種深加工產品。長期以來,石墨壹直是中國非金屬優勢礦產之壹,今後仍將繼續穩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