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清熱固表湯簡介

清熱固表湯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處方 3 功能主治 4 清熱固表湯的用法用量 5 備註 6 摘錄 7 《溫病芻言》 7.1 方名 7.2 組成 7.3 主治 7.4 各家論述 附: 1 古籍中的清熱固表湯 1 拼音

qīng rè gù biǎo tāng

2 處方

生石膏30克 地骨皮12克 浮小麥30克 糯稻根30克 知母1.0克

3 功能主治

清熱固表。治內熱而表不和所致之自汗盜汗。

4 清熱固表湯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5 備註

方中生石膏、知母、地骨皮以清內熱;浮小麥、糯稻根斂汗固表。五藥合用,***奏清熱固表之功。

6 摘錄

《溫病芻宮》

7 《溫病芻言》 7.1 方名

清熱固表湯

7.2 組成

生石膏30g,地骨皮12g,浮小麥30g,糯稻根30g,知母10g。

7.3 主治

內熱而表不和,以致自汗盜汗。

7.4 各家論述

生石膏、知母以清內熱;地骨皮、浮小麥、糯稻根皆為養陰止汗之劑。且汗為心之液,汗多則心氣亦虛,小麥為心之谷,專能補養心氣,惟浮小麥中空體輕而走皮表,故兼有固表止汗之功。

古籍中的清熱固表湯 《幼科證治準繩》:[集之五·心臟部三痘瘡(中)]自汗

氣並於陽而陽虛,宜斂汗固表,清熱解毒,使衛氣充實,無癢塌潰爛之患。保元湯(大法)當歸六黃湯(盜汗)主...

《證治準繩·幼科》:[集之五·心臟部三痘瘡(中)]自汗

氣並於陽而陽虛,宜斂汗固表,清熱解毒,使衛氣充實,無癢塌潰爛之患。保元湯(大法)當歸六黃湯(盜汗)主...

《醫方集解》:[清暑之劑第十壹]清暑益氣湯

,使能攝血,斯無本方除青皮、澤瀉、幹葛,名黃人參湯(東垣)∶治暑傷元氣,長夏倦怠,胸滿自汗,時作頭...

《醫碥》:[卷之二·雜癥]傷暑

者,濕也。脈洪大(熱也)而濡或遲,(濕也。)須以清熱燥濕之劑治之。東垣清暑益氣湯謂熱傷氣,故以黃益氣...

《傷寒論輯義》:[卷壹]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