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發音: dòng ruò guān huǒ
成語釋疑: 洞:透徹。形容觀察事物非常清楚,好象看火壹樣。
躊躇滿誌 ( chóu chú mǎn zhì )
解 釋 躊躇:從容自得的樣子;滿:滿足;誌:心意。形容對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滿足。
出 處 莊周《莊子·養生主》:“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誌。
用 法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謀事成功得意的樣子
示 例 茅盾《有誌者》:“然而也許因為白天睡過中覺,也許因為~,他倒睡不著了。
近義詞 稱心如意、心滿意足
反義詞 垂頭喪氣、灰心喪氣
侃侃而談 ( kǎn kǎn ér tán )
解 釋 侃侃:理直氣壯從容不迫的樣子。理直氣壯、從容不迫地說話。
出 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我既這等苦苦相問,妳自然就該侃侃而談。”
用 法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示 例 鄭振鐸《桂公塘》:“卻從來不曾見過像這位蠻子般的那麽~,旁若無人的氣概。”
近義詞 口若懸河、誇誇其談
反義詞 閉口無言、吞吞吐吐、張口結舌
易和“娓娓而談(形容談論不倦或說話動聽)相混。
方興未艾 ( fāng xīng wèi ài )
解 釋 方:正在;興:興起;艾:停止,完結。事物正在興起而未到止境。
出 處 宋·周輝《清波雜誌》第壹卷:“鴻恩錫類,方興未艾,在位者其思有以革之。”
用 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指事物正在發展,尚未達到止境
示 例 冰心《十億人民的心願》:“我們的友誼,源遠流長;我們的事業,~!”
近義詞 方滋未艾、方興未已
反義詞 日暮途窮、窮途末路
詞 目 篳路藍縷
發 音 bì lù lán lǚ
易錯 篳路襤褸
釋 義 篳路:柴車;藍縷:破衣服。駕著簡陋的車,穿著破爛的衣服去開辟山林。形容創業的艱苦。
出 處 《·《左傳·宣公十二年》:“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孔穎達疏: “以荊竹織門謂之篳門,則篳路亦以荊竹編車,故謂篳路為柴車。《方言》雲:‘楚謂凡人家貧衣破醜敝為藍縷。’藍縷,謂敝衣也。”意思是坐著柴車,穿著破衣服去開辟山林。後因以“篳路藍縷”形容創業艱辛。 ___ 杞女憂天
示 例 孫公既開其先;發揚光大,我公宜善其後。(蔡東藩、許廑父第九回《民國通俗演義》)
錢穆在《國學概論》中說: “故清儒雖以治經余力,旁及諸子,而篳路藍縷,所得已觳。至於最近學者,轉治西人哲學,反以證說古籍,而子學遂大白。最先為余杭章炳麟,以佛理及西說闡發諸子,於墨、莊、荀、韓諸家皆有創見。績溪胡適,新會梁啟超,繼之,而子學遂風靡壹世。”
十分固執自信,不考慮別人的意見。
剛愎自用 ( gāng bì zì yòng )
解 釋 愎:任性;剛愎:強硬固執;自用:自以為是。十分固執自信,不考慮別人的意見。
出 處 《左傳·宣公十二年》:“其佐先谷,剛愎不仁,未肯用命。”《尚書·仲虺之誥》:“好問則裕,自用則小。”
用 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十分固執自信
示 例 他想起李玉亭所說蓀甫的~來了。他決定了主意不跟著蓀甫跑了。(茅盾《子夜》十)
近義詞 我行我素
反義詞 虛懷若谷、從善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