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魯迅作品的簡介和評價

魯迅作品的簡介和評價

魯迅原名周樟壽,字豫山,後改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少年時代在家塾學習詩書經傳,喜歡野史雜錄和民間繪畫藝術。1898年就讀於洋務派創辦的南京江南水師學堂,數月後重考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路礦學堂,開始接觸新學。1902年到日本留學。4月入弘文學院,1904年4月結業,6月入仙臺醫學專門學校。這壹時期開始參加各種民族民主革命活動,廣泛涉獵西方近代科學文藝書刊。最早的壹篇譯述文章《斯巴達之魂》前半部分發表於l903年6月在日本出版的《浙江潮》第5期(後半部分載於第9期);同年在東京出版了第壹本翻譯科幻小說《月界旅行》。1906年棄醫學文,希望以文藝改造國民精神。籌辦文藝雜誌《新生》,未果,轉而在《河南》雜誌發表《人之歷史》、《摩羅詩力說》、《文化偏重論》等重要論文。與周作人合譯《域外小說集》第壹集,1909年出版。1909年夏回國,先後在杭州浙江兩級師範和紹興府中學堂任教。辛亥革命後任紹興師範學校校長。1911年用文言寫了第壹篇小說《懷舊》,思想特色和藝術風格,都與後來小說相同,捷克學者普實克認為它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先聲”。1912年2月應蔡元培之邀,赴南京教育部任職,後隨教育部遷往北京。1918年5月開始以“魯迅”為筆名在《新青年》發表第壹篇現代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此後3年間陸續在《新青年》發表小說、新詩、雜文、譯文50余篇,並參與《新青年》編務。1920年8月被聘為北京大學、北京高等師範學校文科講師。1921年12月至次年初,最重要的代表作《阿Q正傳》在《晨報副刊》連載。1923年,第-本短篇小說集《吶喊》出版。1926年出版《仿惶》。除了小說,魯迅還寫了很多具有獨特風格的雜文,以《隨感錄》為代表,1918年起在《新青年》上發表。1925年出版雜文集《熱風》。此後幾乎每年都有雜感集問世。

20年代中期,參與創辦《莽原》周刊、《語絲》周刊和文學社團末名社。1927年初到廣州中山大學任文學系主任兼教務主任。1927年8月到廈門大學任教授。同年10月抵上海,從此定居上海,專事寫作。1928年與郁達夫創辦《奔流》雜誌。193O年,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他是發起人之壹,也是主要領導人,曾先後主編《萌芽》、《前哨》、《十宇街頭》、《譯文》等重要文學期刊。

1936年因積勞和肺病在上海逝世,終年55歲。

著作書目:

《吶喊》(短篇小說集)1923,新期社

《中國小說史略》(上下卷)1923壹1924,新潮社

《熱風》(雜文集)1925,北新

《仿惶》(短篇小說集)1926,北新

《華蓋集》(雜文集)1926,北新

《華蓋集續編》(雜文集)1927,北新

《墳》(論文、雜文集)1927,未名社

《野草》(散文詩集)t927.北新

《朝花夕拾》(散文集)1928,未名社

《而已集》(雜文集)1928,北新

《三閑集》(雜文集)1932,北新

《二心集》(雜文集)1932,合眾書店

《魯迅自選集》1933,天馬

《兩地書》(書信集)與景宋合著,1933,青光書局

《偽自由書》(雜文集)1933,青光書局

《魯迅雜感選集》翟秋白編選,1933,青光書局

《南腔北調集》(雜文集)1934,同文書局

《拾零集》1934,合眾書店

《準風月談》(雜文集)1934,興中書局

《集外集》楊霽雲編,魯迅校訂,1935,群眾圖書公司

《門外文談》(論文)1935,天馬

《故事新編》(小說集)1936,文生

《花邊文學》(雜文集)1936,聯華書局

《且介亭雜文》(雜文集)1936,三閑書屋

《夜記》(雜文集,後編入《且介亭雜文末編)1937,文生

《且介亭雜文二集》(雜文集)1937,三閑書屋

《且介亭雜文末編》(雜文集)1937,三閑書屋

《魯迅書簡》(影印本)許廣平編定,1937,三閑書屋

《魯迅全集》(1壹20卷,收著作、譯文和輯錄的古籍)1938,魯迅全集出版社

《集外集拾遺》(綜合集)1938,魯迅全集出版社

《漢文學史綱要》(文學史)1941,魯迅全集出版社

《魯迅全集補遺》唐韜編,1946,上海出版公司

《魯迅書簡》許廣平編,1946,魯迅全集出版社

《魯迅日記》(影印本)1951,上海出版公司;鉛印本,1959,人文

《魯迅選集》1952,開明

《魯迅小說集》1952,人文

《魯迅全集補遺續編》唐韜編,1952,上海出版公司

童年時代,魯迅常跟母親住到紹興鄉下安橋頭外婆家裏,後來又到皇甫莊大舅父家裏寄居。安橋頭、黃甫莊都在紹興昌安門外水鄉,寬狹縱橫的河流靜靜地流過村邊。魯迅喜歡到鄉下去,他把那裏看作是自由的天地,嶄新的世界。因為在這裏不僅可以免讀深奧難懂的《四書》、《五經》,還可以同農民的孩子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壹起,到密如蛛網的河上去劃船、捉魚、釣蝦,去欣賞帶著點點漁火的水上夜景,或者到岸上去放鵝、牧牛、摘羅漢豆,呼吸清新的空氣……

每逢村子裏演社戲的時候,魯迅就和小夥伴們壹起搖船兒來到半個在岸上、半個在湖裏的戲臺前面,看武功演員翻筋鬥。有時,他還和農民的孩子壹起學演戲、扮小鬼。他們在臉上塗上幾筆彩畫,手握壹桿桿鋼叉躍上臺去,愉快地玩耍著。

農村,對少年時代的魯迅是很有吸引力的。在這片自由的天地裏,魯迅不僅學到了許多社會知識和生產知識,還和農民家的小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逐漸了解了農民勤勞、質樸的性格,同時也看到了舊社會階段壓迫、階級剝削的血淋淋的事實。魯迅和農民的孩子常念誦的壹首漁歌中,就有這樣的悲慘的句子:“壹日七升,壹日八升,兩日勿落(兩天不下河打漁),餓得發白;壹日七升,壹日八升,兩日勿落,要哭出聲。”這些對魯迅的思想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使魯迅知道農民“是畢生受著壓迫的,很多苦痛,和花鳥並不壹樣”。

魯迅1898年進南京水師學堂,次年轉入鐵路礦物學堂。1902年到日本仙臺學醫。1906年棄醫從文,在東京參加光復會。其間曾回國奉母命結婚。 1909年夏回國,在杭州、紹興任教,後任紹興師範學校校長。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任南京臨時政府教育部部員、北京政府教育部僉事等職。

1918年初,魯迅加入《新青年》雜誌編輯部,5月首次用筆名“魯迅”,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壹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猛烈抨擊封建制度和禮教,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1920年,在北京大學、女子師範大學等校兼課。1921年12月,發表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

1918年至1926年間,魯迅先後支持和組織了語絲社和未名社等文學團體,出版《語絲》等刊物,主編《國民新報》的文藝副刊,並相繼出版了《吶喊》、《仿徨》、論文集《墳》、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等八種文集。

1926年8月,魯迅因支持女子師範大學的學生運動,被北京政府通緝,南下到廈門大學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廣州,後在中山大學任教務主任。同年 10月定居上海,研究翻譯馬克思文藝理論,先後編輯了《萌芽》等多種刊物,並提倡新興木刻藝術。從1928年起,陸續組織參加革命互濟會、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中國左翼作家聯盟、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等組織,因而遭到國民黨政府通緝。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因肺結核病逝於上海,葬於虹橋萬國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