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地理手寫報紙內容

地理手寫報紙內容

地理手寫報紙內容

地殼運動的大陸漂移理論

德國氣象學家魏格納(1880 ~ 1930)在1912年提出了壹個大地構造假說。他認為晚古生代世界上只有壹個巨大的聯合古陸,叫做“泛古陸”。到了中生代,由於潮汐摩擦和兩極向赤道的壓縮力,盤古陸開始分裂,較輕的花崗巖大陸漂流在較重的玄武巖地幔上,逐漸形成了今天的陸海格局。他認為地球上的山脈也是大陸漂移的產物,科迪勒拉山脈和安第斯山脈是美洲大陸向西漂移時太平洋玄武質基底擠壓形成的褶皺山脈。亞洲東部邊緣的島弧群是大陸向西漂移留下的遺跡。格陵蘭島南端、佛羅裏達、火地島等彎彎曲曲都是滑動摩擦向西脫落的結果;東西向的阿爾卑斯山、喜馬拉雅山等主要山脈,都是大陸從兩極擠壓到赤道的結果。根據當時的資料,魏格納從地質學、地形學、古生物學、古氣候和大地測量學等方面詳細論證了大陸漂移學說。這個假說在當時引起了地質學家和地球物理學家的註意。然而,許多學者對大陸漂移的機制和規律持懷疑態度。20世紀50年代以來,古地磁研究表明,地質歷史中的磁極運動只能用大陸漂移理論來合理解釋。因此,大陸漂移學說獲得了新生。

地殼運動的板塊構造理論

在1961和1962年,美國的迪茨和赫茲提出了潛艇擴張理論。在此基礎上,1968年,法國地質學家勒皮順等人首創了“板塊構造學說”,這壹學說如今已成為地球科學中最流行的新理論。

板塊構造理論將全球巖石圈劃分為六大板塊: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在這六大板塊之外還有壹些小板塊。壹些亞層板塊也可以在大陸內部繪制。在板塊之間,海峽或海溝和造山帶分別是邊界。壹般來說,板塊內部的地殼相對穩定;板塊之間的邊界是地殼相對活躍的地帶,其活動性主要表現為地震、火山、張裂、位錯、巖漿上升、地殼俯沖等。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活動幾乎都分布在板塊邊界線附近。

板塊理論認為,地殼是活的,也是死的。由於海底的擴張,洋底不斷更新,而大陸只是隨著海底的擴張而運動。在相對運動的過程中,板塊要麽向兩邊裂開,要麽相互碰撞,從而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例如,3億年前,歐洲和非洲與南北美洲相連,然後出現了大西洋海脊,新的大洋地殼以它為中軸不斷形成並向兩側擴張,將上述大陸分隔開來。在過去的7000萬年裏,印度板塊壹直在向北移動,與歐亞板塊相撞,形成了喜馬拉雅山。東非大裂谷正處於非洲大陸開始裂開、新的洋殼產生的胚胎階段。紅海的亞丁灣是兩側地殼伸展的結果,處於大洋地殼的嬰兒期。我們所知道的地中海,代表了海洋發展的最後時期,是浩瀚的古地中海長期演變遺留下來的海洋。

至於板塊的驅動力,有人認為是地幔對流,也有人認為是地幔中的“熱點”和“熱柱”拱起巖石圈,使其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滑動推動板塊移動,還有其他說法,但沒有統壹認識。

大陸漂移-海底擴張-板塊構造是深化和發展人類對地殼運動認識的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