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千古詞後李清照(2)

千古詞後李清照(2)

讓我們繼續欣賞清照的詞作。

卷簾人:此指侍女。

詞意:

昨夜雨點稀疏,晚風急猛,我雖說睡了壹夜,宿醉仍未消盡。小心翼翼地詢問侍女:院中境況如何?她只說海棠花依然如故。是嗎?是嗎?我想壹定是綠葉繁茂,紅花雕零。

這是李清照的成名作之壹,寫於早期。小令語言生動鮮明,詞意雋永,聲調優美,短短六句三十三字,曲折委婉,幾度轉承,構成壹個完整的情景短劇,人物、場景、對白和諧地組合壹起,將惜花傷春之情演繹得搖曳生姿。

何止是惜花傷春?清照其實是在感嘆惋惜不經意間消逝的青春年華啊。

還記得不久前花園的那次邂逅嗎?

就那麽匆匆的壹瞥,那個風流倜儻的英俊少年就牢牢地占據了她的心房。多少次蕩槳荷塘之時,看著池中並蒂的蓮花以及沙岸上棲息的鴛鴦,她都心搖神馳,不能自已,對美好的愛情充滿了無限的遐想。甚至,下雨天,她還傻傻地跑出廂房去蕩秋千,耳朵,卻壹直在聆聽著大門的動靜。

結果,除了風聲雨聲以及滿園落紅,自是壹次又壹次的失望。

哪個少女不懷春,哪個少年不鐘情?其實,清照上次倚門回首後的驚鴻壹瞥早就勾走了那位少年的魂魄,讓他從此也陷入了情網。

好在,沒過多少日子,明誠父親就來提親,使得有情人終成眷屬,成全了這對青年男女的夢想。

有資料說,趙明誠與李清照是壹次元宵節賞花燈時相識的,可我寧願他倆邂逅於清照“蹴罷秋千”後那個令人心悸的早上。

不管如何,自此以後,又壹對情投意合舉案齊眉的神仙眷侶出現了,他倆堅信彼此就是那個緣定三生的人。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為了心愛的丈夫,清照極盡所能展現著自己的美麗與風情。我們順便看她寫的那首《減字花木蘭》:

稍顯矜持實則好勝俏皮之態呼之欲出,盡顯壹個初為人婦的小女子為討新郎歡愛的嬌媚風姿,且寫得平易而情真意切。

可想而知,他們夫婦新婚燕爾之際是那般濃情蜜意。

只是,好男兒誌在四方,為了前程功名也為了癡迷摯愛的事業,趙明誠不得不經常遠遊,數度離開。

蓮荷敗了可以再開,海棠瘦了能夠再紅,惟有人生的花期過了不會再綻放。

於是,我們看到了清照相思成疾的諸多詞章,看到人比黃花瘦的那份清冷和寥落。

醉花陰:雙調五十二字,上下片對稱,各五句,均為三仄韻。

永晝:漫長的白天。瑞腦:香料名,即龍腦亦稱冰片。紗櫥:紗帳。東籬:泛指植有菊花的地方。

詞意:

薄霧蒙蒙,濃雲密布,這陰沈的天氣讓人愁悶難捱。點燃獸形銅爐中的瑞腦香,看絲絲縷縷的香煙在屋內彌漫。又到重陽佳節,獨自閨中夜半不眠,只覺得玉枕紗帳漸漸透出壹股涼寒。

也曾在東籬把酒消愁直到黃昏日暮,歸來時空惹菊香滿袖,卻意興闌珊。別說這壹切不讓人魂消神傷,當西風卷起珠簾的時候,簾內的人兒比菊花還要清瘦幾番。

這闋詞是詞人婚後所作,內容是思親,寫得情深意濃,自然真摯,最為可貴的是含蓄婉曲。全詞意在相思,卻不露痕跡,不著壹字,單單通過鋪敘的手法,就將十分細膩沈重的別離之苦、相思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1101年,18歲的李清照成了太學生、學者趙明誠的新娘。

婚後的日子甜蜜幸福,夫妻倆雅好詞章書畫,夫唱婦隨,琴瑟和鳴,情篤意深。但趙明誠自幼便愛好前人拓片碑文題字之類的金石刻詞,婚後對金石學的興趣更是有增無減,達到了癡迷的程度,聲稱有“盡天下古文奇字之誌”。為此,他常常遊歷在外,到處搜集文物古籍,在“文化苦旅”中自得其樂。這可苦了新婚不久卻孤居獨處的李清照。

大概是1103年秋的壹天。

那天天色陰沈,濃雲堆積,初為人妻的李易安百無聊賴,內心的愁緒如天色般憂郁漫長。偏偏這天還是重陽!

晚上氣溫驟降,睡至半夜,寒意徑自透進帳中枕上。佳節良辰,本是親友家人團聚,或攜酒登高或賞菊賦詩的美好時光,可如今自己玉枕孤眠,帳內獨臥,心上人卻在遠方。念及於此,清照內心滋生無盡的淒涼。

也曾想過打發時間,排遣對他的相思之情。這不,黃昏時,她把酒東籬,本想寬慰愁懷,誰知卻是空染滿身花香,徒增“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的遺憾。

是啊,如此暗香浮動,只壹個人獨享,有什麽意趣?不如回去吧。

回到閨房,颯爽的西風正掀動著珠簾,發出單調木然的聲響。看著這蕭瑟的情景,聯想到不久前把酒相對的菊花,只覺自己憔悴得比那菊瓣菊枝還要清瘦纖長。

他還好嗎?他是不是像她想他那樣想著她?他會不會因為寂寞孤獨另尋新歡,把香車系在了謝娘家?唉,不管了,誰讓他是她前世的冤家!清照想到這裏,磨硯援筆,將壹腔思念以及少婦的情懷全部傾瀉進了這五十二個字中。隨後,差人寄給了丈夫。

據說趙明誠看到清照的這闋《醉花陰》後贊賞不已,自嘆不如,但男人的自尊心使他產生了欲與愛妻壹爭高下的念頭。於是,他杜門謝客,廢寢忘食三日三夜,填了五十首詞。他將《醉花陰》夾雜放在這些詞中,找來好友陸德夫加以品評。後者玩賞再三,說:“只三句絕佳。”明誠問哪三句,答曰:“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我沒有看過趙明誠的五十首詞,我知道的是,即使沒有陸德夫的品評,這三句也完全抵消得了明誠數量上的優勢。因為,它在營造淒清寂寥氛圍的同時,也把清秋懷人的那份意境渲染到了極致。甚至,這三句也成了李清照的標簽之壹。

從此,不只有柔情嬌羞、風情萬種,壹個高標脫俗如菊花般傲霜淩寒的女子形象開始植根於我們的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