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說說圖書定價的歷史,我國古代的圖書是沒有定價的,圖書購買場地是廠肆,壹般是通過討價還 價的方式成交的。圖書真正開始定價始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原來的圖書生產壹般都是古籍重印或校 勘本出版,戊戌變法前後,印廠開始在新書上標註了定價。廠肆在賣無定價的舊書的同時也賣有定價 的新書。圖書開始定價的時候曾引起極大的反響,讀者有相當長的壹段時間不適應,和廠肆的賣書人 吵架、爭執甚至不買了。但這個發源於上海的給圖書定價的做法,在全國書業得到了推廣,100多年 後的今天依然如此。 國內圖書固定價格的形成有其必然性,第壹,這是歷史的選擇,或者說市場的選擇;第二,圖書品種 越來越多,圖書交易越來越頻繁;第三,現代印刷技術的使用,使圖書印制質量壹致;第四,固定價 格便於利益的分配。 2000年之前,圖書很少見打折的現象,出版商批發折扣也是相對穩定,那時的書業才能稱為真正的固 定價格制度,而如今圖書雖然有著固定的標價,但幾乎所有的書店賣書都是有折扣的,有的書店讀者 買書甚至也可以討價還價壹番,所以目前的圖書市場已經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固定價格體系了。 現今,出版商雖然掌握著圖書的定價權,但是這些都取決於市場的選擇,有價值圖書的超高定價和垃 圾圖書的按斤處理都是正常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