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中,強調課程的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是壹個***同的趨勢。蘇霍姆林斯基曾說:“當兒童跨進校門以後,不要把他的思維套進黑板和識字課本的框框裏,不要讓教室的四堵墻把他跟氣象萬千的世界隔絕開來。”生活是繪畫創作的源泉,美術教育真正的課堂在生活中,在大自然裏。為此,我們要充分結合美術新教材的特點,努力促進教學內容生活化,促進教學過程生活化,引導學生主動接觸生活,充分感受生活,大膽創造生活,從而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素質。
當我們閱讀《走進秋季》,課前先引導學生去生活中尋找秋天,學生們興趣盎然地走入了大自然,走進了秋季。當我在課堂上詢問:“妳在什麽地方找到了秋天?”時,學生們情緒高漲,他們驚喜地發現秋天就在自己身邊。“我在田野找到了秋天,壹眼望去,到處都是金燦燦、沈甸甸的稻谷!”“我在果園裏找到了秋天,那鮮美的水果真誘人哪!”“我在大樹上找到了秋天,瞧,那壹片片樹葉都變黃了,變紅了,有的還隨著秋風翩翩起舞呢?”“我在花園裏找到了秋天,那盛開的菊花真讓人賞心悅目!”……站立在瑟瑟的秋風中,嗅著花香與果實的芳甜,欣賞著黃的谷、紅的葉、藍的天,什麽樣美妙的秋季描繪不出來呢?
審美是壹種精神需要,它是人的主觀狀態,是對美的事物的期望和追求。如果壹個人沒有審美的欲求,也就無所謂去欣賞美,感受美,再美的對象也就難以將之儲存到頭腦中去了。只有那些熱愛生活、熱愛美、渴望美的人,才會在心理上產生驅動性和緊張性,以滿腔的熱情和濃厚的興趣去追求美,從生活中發現美並強烈地去感受美。所以說,對美的欲求是審美活動的源泉和動因。
但是,僅有審美的期待和激情是不夠的,要想獲得深刻的美感體驗,還必須善於觀察美。所謂審美觀察,是指有目的、有計劃的、比較持久的審美知覺活動。審美觀察在人們的審美實踐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通過觀察,可以將註意力指向並集中於壹定的審美對象,得到豐富的感性材料,為聯想、想象和形象思維的展開提供更充實、更生動、更具體的內容。審美觀察能力越強,那麽所獲得的審美感受才會越深。
無論是美的欣賞還是美的創造,都離不開審美觀察。大凡傑出的作家和藝術家都具有令人欽羨的高度發達的審美觀察力和感受力。他們不但善於敏捷地捕捉美,而且善於準確地把握住對象美的感性特征和細節。例如朱自清在散文《綠》中對梅雨潭的綠就有如下精彩的描繪:
“那醉人的綠呀!仿佛壹張極大極大的荷葉鋪著,滿是奇異的綠呀。”“這平鋪著、厚積著的綠,著實可愛。她松松的皺纈著,像少女拖著的裙幅;她滑滑的明亮著,像塗了‘明油’壹般,有雞蛋清那樣軟,那樣嫩;她又不雜些兒塵滓,宛然壹塊溫潤的碧玉,只清清的壹色——但妳卻看不透她!我曾見過北京什剎海的綠楊,脫不了鵝黃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見過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綠壁’,層疊著無窮的碧草與綠葉的,那又似乎太濃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
這裏,作者先從整個潭面的角度寫出梅雨潭的綠意之厚,再從水上的漣漪、水光、水色等角度寫出它的秀麗、晶瑩和澄潔,然後用北京什剎海的綠楊、杭州虎跑寺的綠壁以及西湖、秦淮河做比較,贊美它的色彩濃淡適宜和波光明暗適度,刻畫得如此細膩而生動,簡直到了巧妙入神的地步。作者之所以能夠捕捉到梅雨潭美的奇異、醉人、與眾不同的精細內容,勾畫出令人驚詫的獨特的優美境界,不就在於他具有極高水平的審美觀察力,能夠發現並感知美的對象富有特征的感性細節嗎?
對於壹個人來說,審美觀察力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後天的生活、學習和審美實踐過程中逐步培養發展起來的。傳說,有人請詩人王維觀賞壹幅《按樂圖》。王維看了壹下就指出:“這裏畫的是演奏《霓裳曲》第三節第壹拍時的情景。”那人不信,於是特意請來樂工演奏這首曲子,當演奏到第三節第壹拍時,樂工的動作和表情果然與《按樂圖》完全壹樣,此人不禁大為驚訝,極為欽佩王維的眼力。王維為什麽能有這般準確的判斷力呢?主要是他不僅詩的造詣很深,而且精通音樂和繪畫,平時養成了善於觀察的良好心理品質,留意樂工的演奏,熟悉各種樂調,具有藝術實踐的經驗。這裏,我們可以從中得到深刻的啟迪:審美觀察能力的提高,只有靠知識的積累和不斷的實踐才能實現。
怎樣培養自己的觀察品質,訓練、提高審美觀察能力呢?
第壹,要明確觀察的意義和所要達到的目的。無論觀察哪壹類美,都要制定計劃,即確定觀察什麽,從哪幾方面觀察,先觀察什麽,後觀察什麽,有系統有步驟地進行,要充分調動各種審美感官的能動性。
第二,要掌握觀察的方法。例如觀察自然美,就應把握住時間性,選擇好最佳時期和觀景點。要確定觀察的順序:由整體到部分,或由部分到整體;由輪廓到細節,或由細節到輪廓;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由顯到微,或由微到顯等等,註意觀察的條理性。
第三,要開動腦筋,將感知與思維有機結合起來,尤其要註意對象美的感性特征和細節,邊觀察邊思考,提高觀察的迅速性、完整性和真實性,加深對美的體驗。
第四,要認真做好觀察的總結,積累觀察經驗。
只要我們反復實踐,不斷努力,那麽審美觀察力就會逐步得到提高,審美感受力相應地也就會得到增強。
首先,藝術接受為藝術價值創造提供目的。有人曾問阿·托爾斯泰,如果讓他壹個人在壹個荒島上,他的作品將永遠不會有人讀到,他還會不會寫作,他的回答是:不會。藝術作品是為了被欣賞、被理解,是為接受者的接受才進行的,這是藝術創作的根本目的。如薩特所說:“文學客體是壹個只存在於運動中的特殊尖峰,要使它顯現出來,就需要壹個叫作閱讀的具體行為,而這個行為能夠持續多久,他也只能持續多久。超過這些,存在的只是白紙上的黑色符號而已。”(註:薩特《為何寫作》見《西方文藝理論名著選編》P96任蠡甫、胡經之編, 北大出版社1987年版。)被接受了,作為文學活動的作品才存在,接受的行為有多久,真正意義上的創作與作品的存在就有多久,這就決定了藝術活動的雙重建構,決定了藝術審美接受對於創作的重要意義。遠古時代的藝術活動是創作者與接受者壹同參與的活動,藝術的創作者也就是藝術的接受者。《呂氏春秋·古樂》中有“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闕:壹曰載民,二曰玄鳥……”(註:《呂氏春秋·古樂》,《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論語·陽貨》見《中國歷代文論選》(壹冊)P3郭紹虞主編、上海古籍出版社會1979年版。)這是壹種藝術活動,也是壹種祭祀活動,因而分不出這種古老藝術活動的創作者與接受者。如今創作過程與接受過程、創作者與接受者大都區別開來,但它們的密切相關性,卻應是古老藝術的起源和本質所決定的。創作與接受是不能孤立的。
其次,在藝術審美價值創造中藝術家充當第壹讀者。在藝術審美創作中,藝術家首先檢閱自己的心理歷程,體味寓於作品中的情感。藝術家的創造是自由的,但又不是漫無目的的,毫無邊際的創造,而是首先要以讀者的身份去評判作品是否能夠被理解與接受。在接受美學看來,作家創作中存在著“隱含的讀者”,藝術家首先是為“隱含的讀者”創造。藝術審美價值要得到實現,藝術家就要確定“隱含的讀者”是什麽人,要揣摸他們的心理。如路遙所說:“寫作過程中與當代廣大的讀者群保持心靈的息息相通是我壹貫所珍視的,這樣寫或那樣寫,顧及的不是專家們會怎樣看怎樣說,而是全心全意地揣摸普通讀者的感應。”(註:路遙《生活的大樹萬古常青》載《文藝報》1991.4.13。 )為讀者的創造,揣摸讀者的心理,在藝術家心裏孕育壹個接受自己作品的讀者群,並使作家成為其中的壹員,成為自己作品的第壹讀者。因而,為了被接受才促使藝術家去創造並充當第壹任讀者,從而藝術接受為藝術創造確立地位。
在生機蓬勃的自然界,在熱烈沸騰的社會生活中,在絢麗多姿的藝術領域裏,無處不存在著美。然而,是否所有的人都能敏銳地發現美,深刻地感受著呢?並不壹定。有的人就善於發現美,不但能夠迅速地捕捉住它,而且還能夠洞察到壹般人所忽略的美的精細內容,而有的人卻反應遲鈍,目睹到美的事物時覺得司空見慣,平淡無奇,甚至視若未見,無動於衷。這是如何造成的呢?原因是多方面的。由於各人的生活經驗、思想感情、藝術修養、興趣愛好、性格情緒等等的制約,美感肯定會出現個性差異。除此之外,還有壹個重要方面的原因,那就是因為審美觀察能力的不同,導致了審美感受的差別。法國雕塑家羅丹曾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這位藝術家的見解極為正確。生活中存在著美,要想發現它,找到它,就必須具備壹定的審美觀察力和感受力。
在美術課中要引導學生到“藍天下的學校”閱讀“生活的教科書”,去尋找生活的源頭活水,讓他們在實踐活動中眼、耳、手、腦多種感官參與,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想象等能力,使其審美情趣得以熏陶,創作素材得以豐富,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得以培養,全面提高了學生的素質。
給妳附兩篇老師寫的關於提高學生審美的文章
如何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初探
江蘇省江陰高級中學 陳 偉
自高中開設了美術欣賞課的幾年來,受到了廣大師生的熱烈歡迎。這是在小學、初中美術基礎上,進壹步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高中美術教學只有進壹步加強學生審美認識的全面性,豐富充實學生的審美情感、幫助學生建立合理的審美判斷,學生的審美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壹、學生審美認識的全面性
審美認識,是學生對美術作品的認識,它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壹)外在認識:美術作品的類別、特點,作品的內容、主題,作者的生平、時代背景。它是建立在中小學美術基本知識更深、更全面的認識上的。(二)–––內在認識: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形象,作品的內涵、美感等,這兩個方面的認識相互聯系,互相作用。審美認識的全面性主要體現這兩個方面的教學。
傳統的教學側重於作品的內容、主題、作者生平、時代背景的分析講解,不談作品的藝術語言、形式美感等表現形式對作品的作用。有次和壹位高中物理教師偶然談起凡高的作品,他說:“凡高的作品看不懂,亂七八糟,醜死了,聽我的美術教師講,凡高是個精神病患者、竟把自己耳朵割下來……”看來,這位教師對凡高的生平了解頗多,而對凡高作品的色彩美、力度美和獨特的表現形式卻無法理解,這種傳統的教學導致了大多數人對美術作品認識的局限和片面。
在教學中,我發現學生對美術作品的認識經常停留在作品的內容、情節上,對美術作品及其視覺現象不能進行形態分析,感興趣的作品往往帶有壹定情節且刻劃十分逼真的作品,如列賓《伏爾加河的纖夫》壹畫,由於小學語文課中學過,初中美術課中又學過,再到高中欣賞課中,多數同學能講解作品的內容,分析人物的表情、動作;但問及作品的明暗、色彩、空間、構圖、形式法則等藝術語言對作品的作用時,學生無語以答。另外,有的教師在分析美術作品時,追求生動的藝術趣聞、畫家的生平軼事和作品本身情節的講解,忽略作品的表現形式對作品所起的重要作用,長期以往,將導致教學的片面性和學生認識能力的局限性。
為了使學生全面了解作品,在欣賞凡高的作品《星夜》時,我讓學生對作品進行分析:
學 生 分 析
教師幫助
作品內容
主題
星夜、奇特的童話世界;傾述畫家強烈的主觀情感;表明了作者對藝術的強烈熱愛和對美好人生的無限向往。
主題風格
著重表現畫家對客觀對象的主觀感受,可以任意改變客觀對象的形體和色彩,代表西方現代繪畫風格之壹。
後印象主義
美術語言
形體
月亮、星星、雲霧、山脈、小村莊、植物。
畫面上出現了哪些形體?
獨特、兒童手法、誇張變形
表現形體的手法?
明
暗
亮的地方亮,暗的地方暗,亮少、暗多
大面積的暗和小部分的亮形成強烈的明暗對比。
色
彩
蘭紫色主調
主要的色調?
蘭、紫、綠、黑、橙、紅、白
構成的顏色?
色彩豐富 對比強烈 強烈光感
效果:強烈的情感,主觀的色彩
空
間
運用明暗、色彩的強烈對比來表現空間感
畫面中前後層次如何表現?
肌
理
斑駁、短線條(筆觸)、動感,幹稠的顏料堆積,富有肌理美感。
畫面的肌理效果
學生通過對作品內容和美術語言兩方面知識的認識,達到對作品認識的全面性。
教師
作品
分析
主題
美術語言
學生
分析
新的作品
主題
美術語言
學生思維能力、審美能力的提高
所以,高中美術欣賞課的教學,加強對學生審美認識全面性的教學是首要任務,既要重視對作品內容,題材、畫家生平等知識的教學,還要大大加強對美術語言、形式法則等知識的學習和運用,綜合起來看: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分析作品是為學生提供解讀作品的方法,讓學生分析作品是教學目的,學生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的提高取決於審美認識的全面性。
二、學生審美情感的充實
所謂審美情感,它是伴隨審美認識所出現的主觀性的情感體驗,心理學告訴我們:情感過程只有通過認識作用才能產生:情緒情感對人的認識活動有積極的調節和推動作用,作為人的高級社會情感–––美感,是對美的感知和欣賞而引起人的情感***鳴並給人以鼓舞和力量,所以充實、豐富學生的審美情感是高中欣賞課教學的又壹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感受和體驗藝術品所傳遞的思想情感和產生美感的源泉,是教師利用教學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途徑。
教學中,學生的審美情感可以是自發的,與以前看到的某壹作品形象再接觸時,便自覺地表露出來,在講《清明上河圖》壹畫時,由於學生在初中美術課中學習過,所以情緒較為活躍,表現出主動的地尋找橋上的騎馬者,擔車者,坐轎者……我當時曾聽到學生這樣評價:“這幅畫畫的太好了。”“這幅畫***畫了五百多人,張擇端了不起。”並且,把這種情感體驗傳遞給課堂中的其他同學。另外,這種審美情感的自發性,還突出表現在對作品的選擇,在欣賞到安格爾《泉》、米開朗基羅《大衛》、拉斐爾《椅中聖母》、陳之佛《櫻花小鳥》,由於作品的寫實性、形象的完美性,美感的外在性,學生表露出欽佩、贊美的情感,認識過程也趨向積極、主動,所以讓學生多看優秀的作品(包括多次接觸同壹作品),多接觸富有美感的作品,是充實學生審美情感的首要方法。而教師,則要解決學生在欣賞時所遇到的具體問題,因為解決了問題情感自然而充實起來,如在九七年我校舉辦的中國著名版畫家,校友趙宗藻先生的畫展中,許多同學對趙先生的壹幅版畫《鄉幹集會》產生了濃厚興趣,他們告訴我們:畫面給人愉悅感,但不懂是怎麽回事。於是我從形式和主題兩個方面幫助學生進行分析:為什麽會有愉悅感?因為作者構圖巧妙,並運用的構成的方法,撐開的傘姿態各異,由近到遠,由大到小,黑白到比由強到弱,體現了統壹與變化的形式法則,並符合人的視覺原理,同時,趙先生表現了五十年代、鄉村幹部對黨組織的高度信任,冒雪集會的主題,反映當時農村幹部艱苦樸素的作風和集體主義思想。解決學生認識上的具體問題,情感的障礙就掃除了,審美情感也豐富、充實了。
但是,這種自發的情感體驗有壹定的局限性,教學中我發現:學生或滿足於作品外在愉悅感,或選擇寫實、工細而精致的作品,選擇有壹定內容情節的作品,如果作品形式內容與學生原有的審美認識差距較大時,許多學生表現出無法適應,甚至產生強烈的排斥,認為是“臟、亂、差”。經過觀察,這種排斥某作品的情感體驗,在學生群體中具有壹定的普遍性,蒙克的《吶喊》、黃賓虹的《峨嵋山洗池》等作品,學生普遍拒絕“審美”,教師的作用就必須先創設課堂情境,特別是教師本人對作品的情感,如表情的變化,語言的抑揚頓挫,使學生沈浸在特定的情境中,去體驗接受作品深層次的思想情感。記得我在中學時代,美術老師就和我們談黃賓虹的畫:他說他看了黃賓虹的車就要想哭出來,太有力度……。當時他的表情、動作、聲音那深映腦海。這種情感體驗特別是來自教師方面,往往能影響學生的審美情感,正如美國現代美術教育家艾斯略所說的:“沒有什麽比教師在學生面前贊美作品更能影響學生。”當然,教師要避免主觀、武斷的對美術作品下定義,以教師自身的喜惡去影響學生的情感,更多地是引導、幫助學生。
教學中,還要發揮教材本身的優勢,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理想觀、人生觀、道德觀的教育,這是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感的另壹個重要途徑,如鄭板橋的蘭竹、徐悲鴻的奔馬,北京的故宮,敦煌莫高窟等這些代表作品,無壹不是民族的驕傲,充分利用作品本身所傳遞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奮發向上、愛憎分明、明辨是非的情感和審美判斷能力。
審美情感的充實,來自於審美認識的全面。
第二篇
美術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常熟市虞山鎮花溪小學 楊慧
[前言] 審美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環節,是提高美術教育質量的關鍵所在。美術教師可通過轉變評價標準 ,教學生學會美術作品欣賞,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等壹系列教學活動來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激發學生的審美情趣,並在美術創作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關鍵詞] 提高 美術審美能力
正文:
美育在我國的教育事業中占有重要位置,審美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壹環,是實施素質教育發展戰略、提高美術教育質量的關鍵所在,因此,我們要努力為學生營造壹個美好的美育氛圍,讓他們自覺掌握正確的審美情趣,讓他們主動地多思、多練、學會創造美,讓他們在愉悅的心境中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
那麽,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呢?
壹、轉變評價標準 提高審美意識
由於少年兒童的身心發展和認知事物有密切的關系,兒童美術是兒童身體發展水平、知覺能力、情感態度和生活經驗的自然產物,是兒童發展過程中的壹種特征,因而只是壹種“階段性”的成果。我們教兒童學美術並不是把他們培養成美術家,而是在學習過程中陶治情操,提高審美意識,培養學生各種能力。因此我們要多了解兒童,尊重兒童的思維表現特點。如兒童 往往有這樣幾個特點:(1)不受對象約束,帶有強烈的主觀性,帶有很多印象成份(2)隨意性大,對比強烈,誇張、無拘無束。(3)用色、用線大膽、單純,無意中創造奇特的令人驚奇的效果,這正是兒童畫的魅力所在,因此,在評價兒童的美術作品時,不能以像不像為準則來評價,而是在畫中是否真實反映兒童的內心感受,是否有獨特性,新穎的表現。兒童眼中的世界,描繪的水平絕對不可能和成年人壹樣,因為他們所表現的視覺形象多半是直覺與想象的綜合,只有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積累,技巧的提高,直覺與理解的再現,才有可能變為主動的再創作。也只有了解兒童,尊重兒童認知規律,才能正確評判孩子們的作品。作為美術教師,不僅自己要有這種審美意識,也要把這種意識傳遞給學生。鼓勵學生大膽發揮,大膽創作,畫出自己的感受,畫出自己的想法,轉變壹貫的美術評價標準,提高審美意識。
二、通過美術欣賞培養審美能力
美術欣賞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審美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讓學生學會欣賞,並充分利用課堂作品欣賞,展覽作品欣賞等手段,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欣賞美術作品,必須先學會欣賞的方法,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捕捉強烈的第壹印象,激發其心靈深處美的感受,把握作品的意境。由於古今中外留下來的美術作品浩如煙海,要讓學生在這藝術的海洋中受到美的熏陶,首先要讓學生學會美術分類,如:美術可分為觀賞性藝術和實用性藝術兩 大類。又可分為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建築四大塊,繪畫又分為東方繪畫、西方繪畫兩大類,還可分為中國畫、油畫、水彩畫、水粉畫、版畫、素描等等,在學生學會這些分類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掌握各類作品的藝術特征,社會作用及人類文明的關系,其次要讓學生學會對作品的比較與評價,把學生的欣賞引向深入。平時學生欣賞作品,只用“好”“漂亮”“美”來評價作品,但要問好在哪裏,學生很難說出,所以教師在指導學生欣賞作品時,要幫助學生運用同壹題材的作品進行比較和評議。如同壹作品的表現形式有什麽不同?給人的感受有什麽變化?作品在線條、色彩、比例、構思技巧等技法上有何差異?對表現主題上有何效果等,然後談出欣賞作品的心得體會。
當學生具備壹定的欣賞能力時,教師要因勢利導,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擴大學生的欣賞量和欣賞面,不僅要搜集、選擇學生喜聞樂見的美術作品讓學生欣賞,還要組織學生參觀畫展,為學生打開欣賞藝術寶庫的大門,讓他們看到東、西方藝術的博大精深,特別是對中國古代美術作品的欣賞,不僅要讓學生了解我國古代藝術的高度成就和特點,而且還要進壹步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和繼承我國傳統藝術的責任感。通過大量作品的欣賞,使學生學會“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樹立為發展我國藝術事業建設強大祖國而努力學習的決心和信心。
三、走進大自然,激發審美情趣
自然是壹個天然的大課堂,自然界所蘊藏的美是無窮的,從植物、花卉、動物、人類以及所有的自然形象中,我們都會發現許多新奇而又極其美麗的形和色的存在。它不僅讓學生開闊心靈,陶冶美的情操,還增長科學知識,培養探索精神,在美術教學活動中,教師註意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帶領他們走出課堂,走進大自然,勤於觀察,善於觀察,做生活的有心人,讓學生感知、領會大自然中的壹切,在心靈深處去感受美、發現美、創造美、讓學生觀察校園裏的花卉,觀察房屋造型,觀察來往車輛、人群等,例如花卉寫生課,我讓學生仔細觀察各種不同的花,然後引導他們分析、理解花的生長、結構,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促進他們觀察能力的發展,學生用美術方法反映和描繪大自然中的壹切,各種形象生動、內容豐富的事物、自然躍於紙上。
四、在美術創作中,提高審美能力
創造能力是指人在某壹領域內表現出來的獨特、傑出、非凡而有價值的才能。它不是單壹 能力,而是以創造性思維為核心的各種能力的綜合,用以掌握的信息,重新分類組織轉換,敏銳的想象,推測與創新,根據已有的各種信息果斷地選擇最佳方案。成功的創新有三個不可缺少的因素,即創新態度、創新思維和創新技能,而這些因素的形成發展都離不開創新活動。創造性的基礎,可以說創造性是對已有知識重新加工和組織,創造內容上說是制約知識的,否則,便成了無源之水。在我們的美術課外小組活動之中以提高審美素質為主線,提高造型能力為突破口,以提高創造能力為出發點。從不把教師的主觀意誌強加給學生,讓每個學生有個性,有特點,有專長,善於觀察,勇於表現,敢於標新立異 ,經常帶學生進行寫生,學會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分析比較,動腦筋去思索怎樣進行繪畫創作,並教給他們學會了各種適合孩子們運用的繪畫技法:如水墨畫,兒童畫,吹塑版畫……在繪畫創作中,尋找最佳的構圖及最合適的繪畫形式。告訴學生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在創作中要去粗取精,要學會提煉有用的東西。讓自己的作品有亮點,有動人之處。
康德說:自然的美是壹個美的事物,藝術的美是壹個事物的美的表現。要教會學生表現美,必定要教會學生知道什麽是美,因此,美術教學中的審美教學至關重要。
(本文發表於常熟市中小學藝術教學年會論文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