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下為痢疾的古稱。見《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五。因痢下膿血黏膩,排便滯澀難下,故名。《景嶽全書》卷二十四:“痢疾壹證……因其閉滯不利,故又謂之滯下。”多由濕火、氣食積滯所致。《醫學入門》卷五:“濕火滯於腸中,故名滯下。”《證治匯補》卷八:“滯下者,謂氣食滯於下焦。”痢疾(dysentery)為病名。見《嚴氏濟生方》。《內經》作“腸澼”,《傷寒論》稱“下利”、“熱利”,《肘後備急方》稱“下痢”,《諸病源候論》稱為痢病,《備急千金要方》稱作“滯下”,後世多稱痢疾。痢疾以腹痛,裏急後重,下痢赤白膿血為主證。發病驟急,可伴有惡寒發熱;慢性痢疾則反復發作,遷延不愈。多發於夏秋季節。痢疾的治療宜分辨虛實。實證用清熱化濕,涼血解毒,消積導滯等法。虛證用補中益氣,溫陽固澀等法。邪盛正虛者,宜扶正與祛邪法。亦可兼用行血調氣,前人有“行血則便膿自愈,調氣則後重自除”之說。針灸治療痢疾效果較好,不但能迅速控制癥狀,而且能消滅痢疾的病原體。但中毒性痢疾,病情險惡,需采取綜合治療措施。痢疾發病期間,應控制飲食或禁食,並實行床邊隔離。平素應註意飲食衛生,以防傳染。本病常見於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潰瘍性結腸炎、過敏性結腸炎、食物中毒及腸吸收功能障礙性疾病。詳見痢疾條。
詳見百科詞條:滯下 [ 最後修訂於2016/9/20 14:28:41 ***526字 ] 以下結果自動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現與主題不相關的內容,請自行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