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可制取靛青(即靛藍)的植物,均可統稱為 “ 藍 ” 。藍草壹般在小暑前後、白露前後兩期采集。取凈葉二十八斤,石灰十二斤拌成壹料,四料便可做成壹擔藍靛,因形如淤土,故又稱“土靛”。
靛藍,色澤濃艷,亮麗而不嫵媚,凝重而不失自信 ,幾千年來壹直受到人們的喜愛。我國出土的歷代織物和民間手工藝品上都可以看到靛藍 樸素優雅的風采 。
隨著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用藍草染就的天然植物纖維織物及制成品越來越受到現代人們的青睞,成為時尚流行的壹個重要部分。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雲:“凡藍五種,各有主治……而作靛則壹也。他依次指出有菘、蓼、馬、木、莧五種藍。
1.埃及木藍又叫做那塔木藍,屬於豆科,產於東非。
2.關節木藍,屬於豆科,產於印度、阿拉伯、西非國家。
3.野木藍又叫做蕃菁、南蠻蕃菁,屬於豆科,產於中美洲。
4.阿拉伯木藍,屬豆科,產於印度、阿拉伯、西非諸國。
5.銀木藍,屬於豆科,產於東、北非。
6.瓜地馬拉木藍,屬於豆科,產於中美洲。
7.卡羅萊納木藍,屬於豆科,主要產於北美。
8.歐洲菘藍,屬於十字花科,主要產於西班牙地中海沿岸。
9.矛莢藤,屬於豆科,產於西非。
10.芙蓉藍,屬於蘿摩科,產於馬來西亞、印尼。
11.靛藍木,屬於夾竹桃科,產於印度。
貴州種植藍草並用以染色已有十分悠久的歷史。
《貴陽府誌》 有 貴州盛產藍草 的記載。
《黎平府誌》 記有藍靛的 制作方法 :“藍靛名藍草,黎郡有兩種,大葉者如芥,細葉者如槐。九月、十月間割葉入靛地,水浸三日,藍色盡出,投入生石灰,則滿地顏色皆收入灰內,以帶紫色者為上。”藍草是壹年生草本植物,莖高不及1米,葉互生,7月開花,9月間收割。從藍草中提制的靛,由木藍屬植物蓼藍、菘藍、馬藍、吳藍等的莖、葉發酵制成。收割靛葉後將其放人缸內或木桶及土坑均可,加冷水約60公斤,每隔兩天翻動壹下,浸泡6—7天,然後將靛葉撈出,將生石灰置於瓷盆內,再註以缸內藍靛水,待石灰溶化後倒入缸內,用竹竿攪動l—2小時,隔夜後靛凝結沈澱,舀去上面的水即成。大約5公斤靛葉用石灰1公斤,可出幹靛1公斤。
在貴州民間,藍靛草除了用作染料外,還有著辟毒除蟲的藥物作用。
“藍靛” 是中國藍印花布所使用的壹種特殊的植物還原染色材料。
據 古書《夏小正》 記載,我國在 夏代 已種植蓼藍,並已知道它的生長習性,“五月,啟灌蓼藍”。就是說到了農歷五月,蓼藍就要開始栽種了。
在《詩經·小雅·采藍》中記載:“終朝采藍,不盈壹詹”, ; 《說文》中記載:“藍,染青草也。”; 《荀子勸學》中記載:“青,取之於藍而勝於藍。”
這些古籍詩文中所說的“藍”,就是指的蓼藍。
不過可以用來制作藍色植物染料的藍草除了蓼科的蓼藍之外,還有十字花科的 菘藍 、豆科的 木藍 ,爵床科的 馬藍 等等。
東漢時期 ,馬藍曾為我國北方地區重要的經濟作物。在陳留(今河南開封)壹帶就有專業性的產藍區。文學家趙歧路過此地,看見山崗上到處種著馬藍,有感而發,寫下壹篇《藍賦》,作序說:“余就醫偃師,道經陳留,此境人以種藍染紺為業。”
北魏農學家賈思勰 在著作《齊民要術》中有詳細記載,先是“刈藍倒豎於坑中,下水”,然後用木、石壓住,使藍草全部浸在水裏,浸的時間是“熱時壹宿,冷時兩宿”。將浸液過濾,按百分之壹點五的比例加石灰水用木棍急速攪動,等沈澱以後“澄清瀉去水”,“候如強粥”,則“藍靛成矣”。用於染色時,只需在靛泥中加入石灰水,配成染液並使發酵,把靛藍換原成靛白。靛白能溶解於堿性溶液中,從而使織物上色,經空氣氧化,織物便可取得鮮明的藍色。這種制靛藍及染色工藝技術,已與現代合成靛藍的染色機理幾乎完全壹致。
明代科學家宋應星 對藍草的種植、造靛和染色工藝,進壹步作了全面性的闡述和總結。他在所著的《天工開物》中說:“凡藍五種皆可為靛。茶藍即菘藍,插根活。蓼藍、馬藍、吳藍等皆撒子生。近又出蓼藍小葉者,俗名莧藍,種更佳。”在靛藍染色方面,書中指出:“凡藍入缸,必用稻灰水先和,每日手執竹棍攪動,不可記數。其最佳者為標缸。”。
據 江蘇的《光緒通州誌》 記載:“種藍成畦,五月刈曰頭藍,七月再刈曰二藍,,甓壹池水,汲水浸之入石灰,攪千下,戽去水,即成靛。用於染布,曰小缸青。出如臯者尤擅名。”,詳細記了小暑前後、白露前後可兩期 采集蓼葉 ,取凈葉二十八斤,石灰十二斤拌成壹料,四料便可做成壹擔藍靛,形如淤土,故稱“土靛”。
在“州誌”中記載 民間制靛 的簡單過程,足以說明藍草的種植和 藍印花布 的生產在當時物產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