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幼兒園大班教案

幼兒園大班教案

 作為壹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麽寫的吧!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盡量詳細周全的描述所觀察的物品,培養全面觀察的能力。

 2.找出圖中隱藏的魚,培養排除幹擾鎖定觀察目標的能力。

 3.體驗發現的樂趣和找到答案後的成功感。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並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5.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視覺遊戲的圖片。

 2.幼兒用書、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1.啟發幼兒盡量詳細地描述所觀察的物品,培養幼兒全面觀察的能力。

 (1)請妳閉上眼睛回憶壹下,妳的同伴今天穿的衣服是什麽樣子的?

 (2)現在請妳睜開眼睛,仔細觀察妳的同伴,並詳細地描述他穿的衣服是什麽樣子的?

 (3)現在請妳們各自找個同伴,並互相告訴對方,他今天穿的衣服是什麽樣子的。

 (4)師小結並表楊剛才觀察仔細,描述全面而又詳細的幼兒和其他方面表現較好或有進步的幼兒。

 2.操作幼兒用書,培養幼兒排除幹擾因素鎖定觀察目標的能力。

 (1)師交代題意和答題要求。

 (2)幼兒操作,教師巡視,並提醒幼兒慢慢找,不要著急,要看準了再塗色。

 (3)請幼兒展示操作結果,集體驗證答案。

 3.出示視覺遊戲圖片,進壹步鞏固幼兒排除幹擾因素鎖定觀察目標的能力。

 (1)出示圖片,引起興趣。

 (2)幼兒觀察,操作。

 (3)請幼兒上前指出答案,並說出自己是怎麽看出來的。

 (4)師小結表揚剛才表現積極主動的幼兒和觀察仔細的幼兒,以及其他方面做得好的而幼兒。

  活動反思:

 在交流過程中幼兒的語言概括能力,組織能力欠缺,沒有很好的表達出來,幼兒學習積極性沒有很好的激發出來,這與我的駕馭課堂的能力有很大的關系,在幼兒說不出問題的時候,沒有恰當的給予引導,沒有及時的給出答案,沒有控制好教學尺度。 因此,在今後的活動中要註意這些。

 小百科:魚類是以鰓呼吸、通過尾部和軀幹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遊泳和憑上下頜攝食的變溫水生脊椎動物,屬於脊索動物門中的脊椎動物亞門,壹般人們把脊椎動物分為魚類(53%)、鳥類(18%)、爬行類(12%)、哺乳類(9%)、兩棲類(8%)五大類。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目標

 1、對物體在斜面滾動的現象感興趣,初步感受物體移動的速度與坡度大小、坡度面光滑度有關。

 2、能大膽地運用語言交流、表達,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的樂趣。

 3、養成細致觀察和積極實踐的好習慣。

 4、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於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5、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準備

 1、各種圓柱體積木若幹,長方形木板

 2、毛巾若幹

  過程

 1、導入活動

 (1)出示圓柱體積木及長方形木板,要求幼兒說出其名稱。(這是什麽,它是什麽形狀的。)

 (2)告訴幼兒今天小圓柱和長方形要在壹起做遊戲,小圓柱想請長方形幫忙,讓它活動活動,這時長方形有點兒發愁了,不知怎麽辦才好,小朋友妳有辦法嗎?

 2、幼兒初次操作

 3、操作後提問

 (1)妳剛才是用什麽辦法讓小圓柱動起來的?

 (2)請擡起木板的幼兒來示範。

 (3)這樣把木板擡起來就象滑滑梯。

 4、小結

 把木板擡起來壹點,就象小朋友所說的象滑滑梯、也象斜坡、山坡。

 5、現在請小朋友去找壹樣東西幫忙,把木板擡起來,然後讓小圓柱滾起來。

 6、幼兒再次操作

  提問

 (1)剛才,妳是請誰幫忙的,怎樣幫忙的?

 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把二塊木板的壹頭放得不壹樣高低,然後讓它滾,讓幼兒說壹說二塊木板上的小圓柱哪壹塊滾得快,哪壹塊滾得慢?

 幼兒二人合作再次操作

 (1)提出要求,二人合作要註意些什麽?(團結、友愛、互相謙讓)

 (2)提問:二個坡上的小圓柱哪個滾得快,哪個滾得慢?

 得出結論:高坡上滾得快,低坡上滾得慢,壹樣高的坡上的小圓柱滾得壹樣快。

 7、怎樣讓二個小圓柱在壹樣高的山坡上,滾得壹個快,壹個慢。

 8、幼兒操作

 (1)提出要求:(不能用手推)二人合作

 (2)告訴幼兒壹邊桌上有毛巾和圍巾,假如需要他們幫忙的話去請他們。

 9、討論:小圓柱滾下的快慢。

 10、討論後總結:

 鋪上毛巾的滾得慢,木板上的小圓柱滾得快。

 11、這是為什麽?

 因為木板光滑,所以小圓柱滾得快,毛巾毛毛的所以滾得慢。

 12、小結:所以汽車要在光滑的馬路上開,如果在草地上開會發現什麽情況?

  教學反思:

 這節課中,我覺得我的活動提問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問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說在大家的討論下,提問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兒不僅會說了,而且還更會問了。這樣的自由探索活動吸引了孩子們的註意力,也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孩子們在輕松、愉快地氛圍中,發揮了他們在活動中的主動性,能力也得到了壹定的發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引導幼兒感受與同伴分享、交流圖書的樂趣。

 2、引導幼兒能按順序新聞記者圖書,發展幼兒交往和口語表達能力。

 3、讓幼兒了解圖書種類的多樣性,古籍書的作用,知道圖書由封面、封底、目錄和正文組成,學習正確的看書方法,懂得愛惜圖書。

  活動準備

 1、幼兒自帶喜歡的圖書壹本。準備壹本有目錄的大書。

 2、***同收集不同種類的書,如布書、立體書,電子書等。

  活動過程

 1、和幼兒壹起將收集來的圖書有序地布置在圖書區,引導幼兒在壹日活動中參觀並向書的特點、內容等,激發幼兒對各類圖書的興趣。

 2、通過閱讀活動,引導幼兒認識圖書。

 (1)幼兒人手壹冊圖書自由閱讀,教師觀察幼兒是否會按順序壹頁壹頁地翻看。

 (2)討論:書有什麽作用?由哪幾部分組成的,他們的作用是什麽?

 3、幫助幼兒了解目錄的作用。

 (1)引導幼兒查看自己的書的目錄,能根據目錄查找書中的內容。

 (2)比壹比誰的速度快:教師報頁碼,幼兒找對應的故事;教師報故事序號,幼兒找頁碼,臨座的小朋友之間相互檢查。

 (3)討論:目錄有什麽作用?

 4、集體討論正確閱讀的方法:閱讀圖書要壹頁壹頁地翻,身體要坐正,不能躺在床上看書,不在強光或弱光下看書,眼睛與書要保持壹定的距離;文字和圖畫對應起來閱讀等。

 5、幼兒自由結伴,講述自己書中的故事,並與同伴交換圖書,提醒幼兒正確的看書方法。

  活動結束

 引導幼兒制作“我的.書”,可將故事畫成置之不理畫裝訂後,畫上封面,寫上自己的名字,並引導幼兒互相分享,交流。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糖果的特征及形狀。

 2、引起幼兒探索的興趣,並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

  活動準備: 各種各樣的糖果、糖果寶寶圖片、

  活動過程: 引出主題——感知糖果的特征——了解作用——遊戲鞏固

  壹、引出主題

 小朋友,今天李老師請來了幾位小客人,我們來看看是誰呀?(糖寶寶)

 今天糖寶寶要和我們小朋友壹起做遊戲,妳們高興嗎?

  二、幼兒感知糖果的特征、形狀。

 1、找糖果

 妳們看,這裏有許多糖寶寶,我們每個人找壹個糖寶寶做好朋友,看看妳的糖寶寶是怎樣的。(幼兒自己說或說給旁邊小朋友聽)

 2、幼兒自由感知糖的形狀、特征

 1、看糖果,了解糖果的包裝。

 看看妳的糖寶寶穿的是什麽樣的“衣服”,有什麽顏色,上面有什麽美麗的圖案?

 2、摸、捏糖果,感知糖果的質地

 妳來摸壹摸,糖寶寶摸、捏上去是怎樣的感覺?

 3、剝糖果,了解糖的外型、顏色

 我們來看看糖寶寶是什麽顏色、什麽形狀的?

 4、聞糖果,感知糖的味道

 請妳來聞聞糖寶寶是什麽味道的?

 5、嘗嘗糖的味道

 嘗嘗糖寶寶是什麽味道的?

 :師將糖的外型、質地、形狀、味道壹下。

  三、了解糖的作用

 糖能給我們的身體營養,我們餓了、頭暈了可以吃顆糖舒服些,但不能多吃糖,會長蛀牙,每次吃好糖要漱口,保護牙齒的健康。

  四、遊戲鞏固——我們來做跳跳糖

 幼兒壹起做跳跳糖,要求跳的方法不壹樣。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 幼兒通過自主探索動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組成,掌握6的5種分法。

 2、 在感知數的分解組成的基礎上,掌握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律、互相交換的規律。

 3、 發展幼兒觀察力、分析力,記錄能力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感知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學習並記錄6的5種分法。

  教學難點:

 總結歸納6以內數的分解和組成規律。

  活動準備

 教具:大掛圖壹張(圖上兩座房子、圖兩邊各有壹個畫有空格的6的分解式)、6只熊貓卡片、記號筆、記錄紙。

 學具:幼兒每人壹張圖(圖上兩座房子、圖兩邊各有壹個畫有空格的6的分式)、

 每人6只動物卡片、鉛筆、橡皮、1—5數字卡若幹

  活動過程

 (壹)、開始部分

 1、導入:

 師:秋天來了,大樹媽媽寫信忙,寫給這寫給那,紅葉黃葉都寫光。

 問:都有誰收到了樹媽媽的信?(引導小朋友回答都有哪些小動物們收到了樹媽媽的信)

 問:樹媽媽的信上寫了些什麽?(告訴小動物們要準備過冬)

 師:小動物們收到了樹媽媽的信,蓋了許多新房子,準備在新房子裏暖暖和和的度過冬天。

 2、出示大掛圖引出“6的分解組成”

 師:熊貓家分到了兩座房子,熊貓家壹***有幾只熊貓(和幼兒壹同點數***六只)出示“6”的數字卡。

 師:6只熊貓兩座房子怎樣分,熊貓們犯了愁,不知該怎樣分,有幾種分發。請小朋友們說壹說

 (二)、基本部分

 1、請幼兒幫助自己的小動物來分房子。

 (1)、幼兒觀察自己的學具,說說自己分是什麽小動物,點數小動物的數量(6只)

 (2)、幼兒將6只小動物分在兩座房子裏,每分壹次將分的結果記錄下來

 2、請幼兒分別到前面說壹說自己分的結果。教師在記錄紙上記錄幼兒的分法。

 3、教師歸納幼兒的分法,總結出“6”的5種分法。

 4、觀察幼兒無序的分法,引導學習有序進行“6”的分解組成

 (1)、教師演示給6只熊貓分房子,壹邊分壹邊和幼兒點數兩座房子裏小動物的數量,並記錄下分的結果,“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 3、4和2、5和1。

 (2)、幼兒觀察“6”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進行“6”的分解組成,了解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律、互相交換的規律。

 5、幼兒第二次為小動物分房子,嘗試有序的進行“6”的分解組成,記錄每次分的結果。

 (三)、結束部分

 遊戲《找朋友》

 幼兒每人挑選壹個數字卡(1—5)戴上,伴隨找朋友的音樂找到和自己的數字和在壹起是“6”的幼兒做朋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的:

 1.通過觀察眼睛,體驗他人的情感。

 2.能清楚的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認識和理解。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

  壹、遊戲導入

 1.師:小朋友,今天我們用眼睛壹起來做遊戲,好嗎(多媒體課件)

 2.(遊戲)問:數壹數有幾個小朋友?(孩子討論,師隨機小結)

  二、初步探索

 1.師:剛剛妳們在做遊戲的時候,我知道妳們有的快樂,有的很奇怪,雖然妳們並沒有告訴我,妳們相信嗎?猜壹猜我是從哪裏看出來的?

 (隨機小結,老師從妳們眼睛裏也看出來的,因為眼睛會說話。)

  2. 師:看壹看同伴的眼睛,是不是也能看出啊?(初步感受)

  三、深入探索

 1.師:妳們有沒有看出來啊?現在我們再來看壹雙眼睛,妳們從這雙眼睛能

 看出些什麽阿?

 2..欣賞眼睛傳達的感情(多媒體課件)

 a.傷心難過

 問:傷心時的眼睛是怎樣的?

 b.害怕

 問:從哪裏看出他害怕?

 C.微笑

 師:猜壹猜這張是誰的眼睛,(幼兒園的壹位老師)妳從眼睛裏面看到了什麽?

 3.師小結:原來眼睛不但能說話,還能告訴我們不同的意思。

  四.延伸:

 它有壹個好聽的名字叫“大眼睛”(出示),這雙大眼睛裏又告訴我們什麽呢?妳們想壹想,她有壹個很好聽的故事,老師下次告訴妳們。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遠離危險,不做危險的事情。

 2、學習怎樣避免日常生活中常見意外事故的發生。

 3、使幼兒懂得保護自己的常識,養成做事細心,註意安全的好習慣。

 4、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5、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教學重點、難點

 1.、小朋友在無蓋的井旁玩耍會有什麽危險?

 2 、在馬路上踢球會有什麽危險?

 3 、給陌生人開門會有什麽危險?

 4 、在窗臺旁邊玩耍會有什麽危險?

 5 、玩火、鋒利的刀具等會有什麽危險?

  活動準備

 1、教師收集生活中危害人們生命的圖片資料。如趴到窗臺上往下看而失足、趴在樓梯扶手從上往下滑而摔傷、不遵守交通規則出現交通事故、觸電或溺水造成死傷等。

 2、教學掛圖壹幅。

 3、在小朋友們做遊戲或玩耍時做的不正確的姿勢打印出來讓小朋友門看。

  活動過程

 1、展示日常生活中打印出來的有關意外事故的圖片資料,引導幼兒討論。

 (1)、提問畫面上的人在幹什麽?發生了什麽事情

 (2)、問什麽發生這些危險的事情?應該怎樣才能避免這些危險的事故?

 2、看教學掛圖,討論:我們身邊還有什麽危險?應該怎麽樣預防這些危險的發生?

 (1)教師引導孩子觀察掛圖畫面,讓孩子們說說自己發現圖中危險的地方。

 (2)教師告訴孩子圖中的危險就存在我們身邊,讓小朋友們時刻註意危險就在我們身邊。如坐車不按老師或售票員的要去坐好,趴在樓梯扶手上向下滑,在戶外活動時猛跑,在滑梯上倒著或蹲著滑下來,用筆尖、剪刀等對人或物揮舞,給陌生人開門等。

 3、教師設計安全標誌

 (1)老師教幼兒認識這些標誌,教幼兒避免危險的發生,應該怎麽做。

 (3)教師把自己設計的標誌粘貼到容易發生危險的地方,提醒幼兒這些地方危險。

  教學反思

 教師編創自我保護反面的兒歌、故事,表演給小朋友們看提醒大家註意身邊的危險,掌握避免危險的方法,提高孩子的安全防範和自我保護意識。

 小百科:危險是警告詞,指某壹系統、產品、或設備或操作的內部和外部的壹種潛在的狀態,其發生可能造成人員傷害、職業病、財產損失、作業環境破壞的狀態,還有是壹些機械類的危害。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對探索汽車感興趣,能觀察,探索生活中常見車輛的外形特征。

 2、能觀察、比較各種汽車,發現其異同點,並能用土話或其他符號進行記錄。

 3、能大膽講述自己的發現,與同伴分享自己的汽車玩具和有關汽車的經驗。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請家長參照親子手冊《路上的車》帶幼兒觀察,比較各種汽車,協助幼兒收集各種玩具、圖片、書籍,並向幼兒介紹有關汽車的知識。

 2、物質準備:

 (1)轎車、公***汽車、卡車的模型(有條件的幼兒園盡可能聯系車輛,進行實物觀察。

 (2)記錄筆、紙。

 3、環境創設:與幼兒壹起利用各種汽車的圖片,玩具、模型將活動室布置成“小小汽車城”。

 4、材料配套:親子手冊《領域活動—路上的車》。

  活動過程

 壹、情景導入,引發興趣。

 師:這些天小朋友和老師壹起布置了“小小汽車城”,讓我們壹起參觀吧。

 引導幼兒相互介紹自己喜歡的玩具汽車的名稱,特征等。

 集體交流:妳還認識哪些車?它們分別是什麽樣的?有什麽用?

 根據幼兒的回答,引導幼兒觀察墻面上相應的汽車圖片,初步感受汽車種類和用途的豐富。

 二、觀察、比較轎車、公***汽車、卡車的外形特征和基本結構,發現其相同點。

 引導語:轎車、公***汽車、卡車都有什麽部件?

 集體交流三種車的相同之處,教師根據幼兒的描述將結果記錄在紙上。

 師幼***同歸納汽車的基本特征:外觀上看都有車身和輪子,其中車身上有後視鏡,擋風玻璃、車窗、車燈;車內有方向盤、操縱桿、座椅等。

 三、觀察、比較轎車、公***汽車、卡車的外形特征和基本特征,發現其不同點、展示和介紹記錄表,重點強調用簡單的圖畫或符號來記錄。

 引導幼兒通過看、玩、拆等方式比較三種車輛的不同點,並從車身形狀,座椅數量、車門、車輪等方面記錄其不同點。

 組織幼兒分享交流記錄結果,小結三種不同車輛的不同。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準備:

 1、初步理解詩歌內容,學習跟念 。

 2、懂得尊老謙讓,幫助別人的好品質。

  活動準備: 海寶圖片;背景圖、小兔的頭飾、山羊公公和小白兔。

  活動過程:

 壹、導入話題:

 師:小朋友有沒有走過小橋呀?

 師:今天,沈老師帶來了壹位朋友(老師扮演小白兔:小朋友們好,我是小兔,,今天我來過小橋了。)

 二、講述詩歌第壹遍,配上動作表演。

 1、小白兔過橋時,它遇到了誰?

 2、山羊公公是怎麽樣走上橋的呢?(學壹學)

 3、誰誇獎了小兔呢?

 三、邊欣賞邊講述:

 1、如果山羊公公和小兔壹起過橋,橋會怎麽樣呢?

 2、那麽我們的小兔是怎麽做的呢?

 3、河水和小魚為什麽要誇獎小兔呢?

 四、幼兒跟念,再配上動作學壹學

 1、沈老師已經給小朋友講了兩遍了,接下來請妳們說說看 好嗎?

 2、我們配上動作壹起來試試看吧!

 3、故事中的小白兔很有禮貌關心別人,多有禮貌的小兔啊,那麽我們是不是也是這樣的呢?

 五、遷移經驗:

 1、出示“海寶”圖片:請幼兒認壹認,說壹說。

 2、教師總結:

 “世博會”在我們上海進行,那時候有許多外國人要來這裏,我們小朋友也要像小兔壹樣,做個有禮貌、懂文明的好孩子,來迎接“世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