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典故的成語如下:
1、歷事:出自歷史故事的成語有很多,例如:“退避三舍”講述了晉文公重耳的故事,形容退讓、回避,避免沖突”田忌賽馬”則出自《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形容兩方實力相當時,靈活調整策略,以己之長,攻彼之短。
寓言故事:寓言故事中的成語往往具有深刻的道理例如“刻舟求劍”出自《呂氏春秋·察今》,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著情勢的變化而改變看法或辦法“朝三暮四”則出自《莊子·齊物論》,比喻常常變卦,反復無常。
2、神話傳說:神話傳說的成語往往富有濃厚的神秘色彩,例如:“女媧補天”出自先秦古籍《山海經》,形容改造天地的雄偉氣魄和大無畏的鬥爭精神,“精衛填海”同樣出自《山海經》,比喻誌士仁人堅韌不拔意誌堅定。
民間傳說:民間傳說往往承載了壹代代人的記憶和情感,例如:“牛郎織女”中的“七夕相會”,形容分居兩地的夫妻在七夕節團聚的情景;“孟姜女哭長城”則形容孟姜女因為丈夫範杞梁被抓去修長城,便萬裏尋夫,痛哭長城,不料丈夫已死,便也投海而死。
總結
典故成語以其獨特的形式和含義反映了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進程通過這些成語,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智慧和思想,同時也能指導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如何更好地應用這些成語。
要準確理解有關典故的正確含義和使用方法,避免用錯,用偏,產生笑話,影響意思表達,比如“琴心”之典故源於漢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愛情故事。
運用在男女相愛中貼切,運用到其他親情,友情,交情上就會不當或牽強;比如“望帝”這個典故渲染的是壹種悲哀的氣扮,如果用於喜慶就不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