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古稱季華鄉。東晉隆安二年(公元三九八年),剡賓國(現克什米爾)的三藏法師達昆耶舍尊者航海東來,在境內塔坡崗上(即今塔坡街),建寺傳授佛教。他回國後,隨著時間推移,寺宇倒塌。至唐貞觀二年(公元628年)鄉人在塔坡出上掘地,得銅佛三等,就在崗上重建寺,供奉三尊銅佛。從此把季華鄉改名為佛山,這是佛山得名的由來,所以佛山有這樣壹句傳統諺語:“未有佛山,先有塔坡”。到元末,這寺毀於戰火。
明洪武二十四年,鄉人再重建寺宇,但這時塔坡崗附近,已逐漸有居民建築房舍聚居,不便於建築佛寺,擊擇地於郊重建(舊名石閣,現郊區環市公社朝東生產大隊所屬範圍,即佛山地委黨校現址的壹部分),命名為塔坡古寺。到清光緒年間,寺僧勤安入京作法事,為慈德太後祝壽,得禦賜佛經壹批,勤安又在京募捐擴建佛寺,在寺內增建藏經樓貯藏這批佛經,所以塔坡古寺又稱為經堂古寺。至於原來的塔坡寺,由鄉人在此改建為古廟。供奉東嶽大帝神象,改名為塔坡廟。
後來年代久遠,經過多次返修,為紀念這壹佛山初地,在重修時,鄉人特別在底前狀蔔,嵌上兩塊石塊, 壹塊刻著“佛山初地”,另壹塊刻著“牧唱遺風” (古代佛山有八景,其中壹景就叫“塔坡牧唱”)。另外,在廟前的水井上安上壹塊石牓,刻有“佛山、貞觀二年”等字樣。
這些石刻的歷史文物,在解放後已被佛山市博物館拆去祖廟保存起來了。
佛山南獅的民間傳說
傳說壹:
乃源自廣東佛山某地,每年除夕,必出現壹頭怪獸,頭大身小,身長十數尺,眼若銅鈴,來去如風,不斷呼出年年之聲。鄉人故命其名為年獸。此年獸每年出現之時,不傷人畜,只到處嚼食田間蔬菜而去。鄉民不勝其擾,乃召集村人,議定用竹篾紙料,依其形狀,紮成獸頭,塗以各色,再以各種布料剪成三角形狀,制成獸身,兩人持而舞之,再集鄉民數十,攜帶向器,伏於田間橋下,候年獸出現時,群起擊動向器,聲震田野,果然掠走年獸,從此不復現矣!民因紀念紙紮頭獸能驅走年獸,便每年制此種獸頭,於除夕鼓舞,即與舞年,後經鄉老們研究後認為獅子為獸類中之威武及瑞祥之動物,便將舞年改稱為舞瑞獅。
傳說二:
說是在清代幹隆皇下江南時,夢見壹頭毛色五彩斑斕的瑞獸來朝拜。回京後,幹隆皇命人照他夢中所見的瑞獸形象來紮制壹只,每在節日及慶典時命人舞動,喻為國泰民安,太平吉祥。
據古籍記載,獅子舞在早期中國社會已非常普遍,《陜西通誌》記載:“雜戲起於秦漢,有魚龍蔓延,高紐鳳凰,象人、怪獸之戲。”而獅藝則成熟於南北朝時代。獅子舞在那時喚作太平樂,據唐書《音樂誌》記載:“太平樂,後周武帝時造,亦曰五方獅子舞,綴毛為獅子,人居其中,像其俯仰馴狎之客,二人持繩秉拂,為戲弄文狀。”而到了唐朝時更得到廣泛的發展。據唐《樂府雜錄》記載:“戲有五方獅子,高丈余,各衣方色,每壹獅子有十二人,戴紅抹額,衣劃衣,執紅獅子,謂之“列獅子郎” ,舞太平樂。”可知獅藝在當時已成為過年過節、行香走會中的必備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