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獄在哪裏
壹、地域的地獄:印度小乘佛教的觀點是,大地底下有地獄,根據有些經書記載,從崗底斯神山往地下壹百三十多萬公裏處有地獄。可是很多人會說,誰去過那麽深的地下?誰知道呢?佛祖與有天眼的人能夠看到的,他們的法眼超越凡人的眼睛,比如我們看不到水裏的細菌,可是佛祖的法眼能夠看得清清楚楚,而且還勸告天下所有人。依據雍仲本教的《庫》中記載,須彌山腳底有地獄和餓鬼,須彌山腰有人和畜生,七座金山頂有非天,須彌頂峰有三十三天,虛空中有四重欲界天、十七重色界和四重無色界天,整個虛空中充滿了群星和懸浮的微塵似的無量世界,這也是小乘的觀點。二、心態的地獄:按心態來講,地獄非壹處,天國也非壹個,因眾生的業緣,各得其所。此話怎麽講呢?存在的壹切法不壹定是真有形體、方位或物質的。比如說我們的意識,它雖然是真實存在的,可是它卻沒有形體、也沒有方位、更沒有物質,心態範疇的壹切也是壹樣的。因此,六道眾生雖真實存在,但未必壹定是真有形體、方位或物質的。可是心理上卻是有六道輪回的。現在很多人不理解這種說法,他們的想法是,既然說是有地獄,那就應該有地獄存在的方位,而實際上,有很多真實存在的事,都不壹定有形體和方位的,比如說,我們每個人都有的痛苦和快樂。我們可以問別人:妳有痛苦嗎?妳有快樂嗎?他們回答的時候,我們也可以再問他們:那妳的痛苦在哪裏?快樂又在哪裏?他們也許會回答:在我自己的感覺裏。那麽,我們再繼續追問他們:妳的感覺在哪裏?大家都知道,我們的感覺是存在的,可是感覺卻是沒有真實的形體、具體的方位和觸手能及的物質可見的,我們只是有感受以外,誰也沒有真正見過它。心態的地獄也正是如此,我們的苦樂等很多意識上的壹切,只是思想與意識上的感受。其實,六道都有不同的苦惱,那些苦惱也是思想意識的感受。六道雖同體而感受卻各異,同是人,因業力感受的差別,也可以有六種不同的心態,心中有樂無苦者為天;心情暴躁、好鬥、好戰者為阿修羅;苦樂參半者為人;智力低下者為畜牲;貪得無厭、處於饑餓狀態者為餓鬼;有苦無樂者為地獄生命。對持萬物性空觀的大乘佛教來說,萬物都是虛假而存在的,大乘佛法認為地獄是壹種心態。許多人認為天堂與地獄是虛構的。這是心態 之說。雖然地獄的存在對於很多人來說仍舊是個謎, 從心態的角度來講,天堂地獄不在別處,就在我們自己的心裏。從地域的角度講,地獄是真實存在的,就在很深的地底下有地獄,只不過我們處在不同維茨的空間裏看不到而已,就像水裏面的魚不可能看見山巔之上的奇花異草壹樣;如同山頂的人見不到山底的壹切,山底的人見不到山頂的壹切壹樣,不要說地底下的地獄,我們就連自己頭頂正在生長的頭發都見不到;我們就連自己手中常用手機的信號都見不到,因此,我們的眼睛見不到的事物,不能代表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