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八點
靈應宮介紹:
靈應宮,原名天仙祠,是泰山老奶奶的下廟,相傳每年春節前泰山老奶奶都要下山買東西,若買到誰家的東西,誰家在這壹年就會發財興旺,老奶奶下山就住在這裏。
泰山靈應宮南北長約150多米,東西寬約40余米,占地面積6000多平方米,是泰山碧霞元君上、中、下三廟中規模最大的壹組建築群。據民國時人李東辰著《泰山祠廟紀歷》所述,明正德年間(1506—1521)泰安城西南創建靈應宮,為北京鹹侯宮的香火院(《泰山通鑒》)。舊稱天仙祠,到明萬歷三十九年(1611),由明神宗頒敕對其進行拓建形成現今南到山門、北至宮後門、東到東更道、西至西更道的規模,並賜額“靈應宮”。這件事被記載到廟內的壹塊碑上,曰《重修靈應宮碑記》,但遺憾的是這塊碑早已不知蹤影,在清人唐仲冕的《岱覽》中收錄有部分碑文。清代重修。民國五年(1916)遭回祿之災,大部分建築物及銅像焚壞,僅存有南山門、鐘樓、銅闕、正殿、北鬥臺與禪房等。解放後此院被兩家企業長期占用,正殿曾壹度成為企業的倉庫,殿內11尊銅像被拉到殿外受盡風雨侵蝕。1982年6月國家文物局曾撥款用於正殿的維修。時至2002年由泰安市政府投資立項對靈應宮進行了第壹期復建,將南半部分院內廠房、倉庫拆除,恢復鼓樓、穿堂、回廊、崇臺、東、西配殿及月老臺等建築物,再現當年“前後殿廡崇麗、回廊周密”的舊觀。
靈應宮山門前臨靈山大街,因道路路基較低,使山門前出現壹個高臺,人們必須拾級而上方可進入山門,仿佛由此將喧囂的塵世與這清幽的古道院,劃了壹個清晰的分界線。山門為磚石結構,單檐卷棚歇山頂,磚檐層層疊澀而上,拱形門,兩側有聯,上有額。山門內東西兩側,有鐘鼓樓,東側為鐘樓,原為早上敲鐘報時之用,就是所謂的晨鐘。樓約為民國重修時所建,內原有銅鐘壹口,1972年移至岱廟。鐘樓西有2002年復建時發掘出的明鐘樓遺址。晨敲鐘則暮擊鼓。鐘樓對面為仿明式鼓樓,是根據原址發掘現象復建的,磚木結構,比鐘樓體量略大,為方形五脊歇山頂,大出檐,亦分上下兩層,木質地板。依照中國古代建築特點,左右應以軸線為中,相互對稱的,而在這裏,卻出現了不對稱,這是復建者的壹次匠心獨運,恰好將兩種不同的建築風格展示給了參觀者。
穿堂,是壹進院落的結束,是二進院落的開始,由此進入了第二組空間之中,古籍中所述“殿廡崇麗、回廊周密、中為崇臺”之地便倏地向參觀者展開。原先崇臺之上設有銅亭壹座,明萬歷四十三年(1615)建於岱頂碧霞祠,後於崇禎十六年(1643)前後被移至泰城遙參亭,至順治五年(1648),銅亭又被移至靈應宮內。銅亭的精美引發了許多人的感慨,沈廷芳《銅樓歌》中詠道:“樓高丈余廣袤稱,軒窗欄楯工雕鎪”、“是皆橿谷銅所鑄,致與古六氏侔”、“騰光耀采射烈日,觀者莫敢張兩眸”。這銅亭的構件及神像均為銅鑄鎦金的,故而又被稱為“金闕”。為重檐九脊歇山頂,此亭原四面裝的隔扇,並能移動開關,原有四壁和天花板等,內祀碧霞元君銅像。據傳說,神像、四壁、天花板等,均被侵略者盜走。建國後,為更好地保存這壹古物,在靈應宮內放置了320多年的銅亭於1972年被移至岱廟。
由崇臺向後,即為主體建築正殿。正殿建於方形石臺之上,五脊硬山頂,上覆灰陶瓦,綠琉璃瓦剪邊。五架梁八檁前廊式,面闊五間。內祀碧霞元君等像,清鹹豐年間曾將天書觀“九蓮菩薩”、“智上菩薩”銅像移於殿內,民國五年的火災毀殿,銅像多有熔毀。後“九蓮菩薩”與“智上菩薩”銅像被分別置於鬥母宮與紅門宮。
而今的靈應宮已撇去舊日的破敗不堪,恢復了青春的容顏,成為泰城人民休閑、遊覽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