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做古文題的技巧

做古文題的技巧

古文我沒記錯的話,應該是幾道選擇題加翻譯題吧。其實考察的內容不外乎實詞虛詞、句式、文章理解、文章細節判斷。下面我就從這些方面給妳壹些建議。

高考實詞應該是180個左右,要記住它們其實不是很難。只要妳能熟悉課文,該背的都背了,不需要背的也要有印象,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不需要刻意去背實詞妳就能掌握了。註意,熟悉課文有個前提: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只有這樣才能有幫助。如果僅僅是記住文字排列順序的話根本達不到記憶的效果。也就是說,妳必須能把課文的每壹句話翻譯或理解。其實從句讀就能看出妳是否理解了文章。比如“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壹般人斷句:“師道之不傳/也久矣”。而正確的斷法是:“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因為古代的“也”字是完全不具備“同樣”的意思的。這樣的細節就能體現妳對課文的理解程度。妳應該達到壹種境界,隨便拿出壹句話,妳要知道它出自哪篇課文,甚至是哪段,並說出上下文。我當年就是這樣的。同時,把註釋的意思標在詞語的正下方。因為註釋畢竟在文章的下方,妳閱讀的時候壹般會懶得把眼睛移到註釋。如果詞語下方就有解釋的話就可以在閱讀中記住詞意了。多看多背多理解是記住實詞的好方法。

很多人都認為虛詞很難記憶,其實虛詞也不難的。高考虛詞在我當年是18個,現在就算改了估計也不會太多。虛詞的難點就在於意思不具體,用法多變。但妳可以自己歸納它們的用法,並把每個用法都記住壹個例句。記得多了,自然而然就記住了。比如,直到現在我都記得“之”字的五種用法:結構助詞‘的’;到;湊足音節,無實意;定語後置的標誌;代詞。虛詞的用法和句子結構,詞性判斷聯系比較緊密。如果妳的語法功底不夠的話,掌握虛詞有些困難。所以學習語法是必須的。

文言句式不外乎判斷句、陳述句、疑問句、倒裝句、省略句五種。其中難點在於倒裝和省略兩種。其實妳只要把這兩種句式裏的幾種變化給記住了,要突破也不難了。要學習句式,就必須有紮實的句子結構功底。主謂賓定狀補妳要能區分並知道它們壹般的排列順序。比如倒裝句裏的定語後置、介詞結構後置。如果妳連什麽是定語,什麽是介詞結構,定語和介詞結構壹般的位置都不知道的話,當然就很難了。所以,紮實的語法功底是必須的。然後再把每個句式的經典例句給記住了,突破句式也就不難了。

文章理解就是對文章整體的理解。題目壹般從主角的評價、事跡,作者的寫作技巧、背景等角度來出題。所以通讀文章並有大意理解是必須的。其次妳要重視註釋,出題者不會給無用的信息給妳的。既然有註釋,那它就是妳理解文章的關鍵,不得忽視。

文章細節判斷就要妳精讀文章。但也沒必要全文精讀,太耗費時間。妳可以找到和題目內容相近的幾句話來精讀,仔細揣摩題目是否變換了主體、時間、地點,是否無中生有等等。如果題目是根據文章來進行的推斷的話就要註意了,這是這類題型的難點。表面上看似乎推斷很合理,其實未必。進行推斷壹定會有個前提,妳要研究這個預設的前提是否符合文章內容。千萬不可輕易的接受題目預設的前提。

翻譯題目應該是最考量綜合素質的。有三個標準:信,達,雅。符合這三個標準就能拿滿分。所謂“信”,就是忠實,忠實地按照原文翻譯。這就要求妳進行直譯而非意譯。必須把每個字用現代的語言來表示。以題為本曰信。所謂“達”,就是要翻譯準確,正確地表達句子的意思。這就要求妳能掌握句子的詞語,句式等方面的內容,並正確的表達出來。用詞精準曰達。所謂“雅”是更高的要求,就是翻譯簡潔精當。比如原文是定語後置的,妳翻譯是沒把句式換回來,意思看來是對了,但句式不符合現代習慣,就不能說是雅了。還有,翻譯不是越長越好的。長而羅嗦遠不如短而精當。

以上就是我對解古文題目的壹些方法。其實解題還是有些技巧的,但那是針對具體題型來用,要都說的話就太多了。妳可以問妳的老師。

有名的古文實在太多了,怎麽可能沒有!建議妳去買《古文觀止》,要帶有現代翻譯的那種。裏面都是些經典著名的文章。能把這本書弄明白了,妳直接看古籍都沒問題,別說解中學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