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中國酒的起源和特色

中國酒的起源和特色

我國由谷物糧食釀造的酒壹直處於優勢地位,而果酒所占的份額很小,因此,釀酒的起源問題主要是探討谷物釀酒的起源。

壹、釀酒起源的傳說

在古代,往往將釀酒的起源歸於某某人的發明,把這些人說成是釀酒的祖宗,由於影響非常大,以致成了正統的觀點。對於這些觀點,宋代<<酒譜>>曾提出過質疑,認為“皆不足以考據,而多其贅說也”。這雖然不足於考據,但作為壹種文化認同現象,不妨羅列於下。酒之起源,說法眾多,主要有以下幾種傳說。

1、上天造酒說

素有"詩仙"之稱的李白,在《月下獨酌·其二》壹詩中有"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的詩句;東漢末年以"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自詡的孔融,在《與曹操論酒禁書》中有"天垂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郡"之說;經常喝得大醉,被譽為"鬼才"的詩人李賀,在《秦王飲酒》壹詩中也有"龍頭瀉酒邀酒星"的詩句。此外如"吾愛李太白,身是酒星魂","酒泉不照九泉下","仰酒旗之景矅","擬酒旗於元象","囚酒星於天嶽"等等,都經常有"酒星"或"酒旗"這樣的詞句。竇蘋所撰《酒譜》中,也有酒"酒星之作也"的話,意思是自古以來,我國祖先就有酒是天上"酒星"所造的說法。不過這連《酒譜》的作者本身也不相信這樣的傳說。

  《晉書》中也有關於酒旗星座的記載:"軒轅右角南三星曰酒旗,酒官之旗也,主宴饗飲食。"軒轅,我國古星名,***十七顆星,其中十二顆屬獅子星座。酒旗三星,即獅子座的三星。這三顆星,呈"1"形排列,南邊緊傍二十八宿的柳宿蜍顆星。柳宿八顆星,即長蛇座的八星。明朗的夜晚,對照星圖仔細在天空中搜尋,獅子座中的軒轅十四和長蛇座的二十八宿中的星宿壹,很明亮,很容易找到,酒旗三星,因亮度太小或太遙遠,則肉眼很難辨認。

酒旗星的發現,最早見《周禮》壹書中,據今已有近三千年的歷史。二十八宿的說法,始於殷代而確立於周代,是我國古代天文學的偉大創造之壹。在當時科學儀器極其簡陋的情況下,我們的祖先能在浩渺的星漢中觀察到這幾顆並不怎樣明亮的"酒旗星",並留下關於酒旗星的種種記載,這不能不說是壹種奇跡。至於因何而命名"酒旗星",度認為它"主宴饗飲食,那不僅說明我們的祖先有豐富的想象力,而且也證明酒在當時的社會活動與日常生活中,確實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

2、儀狄釀酒

相傳夏禹時期的儀狄發明了釀酒。公元前二世紀史書《呂氏春秋》雲:" 儀狄作酒"。漢代劉向編輯的《戰國策》則進壹步說明:"昔者, 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曰:‘後世必有飲酒而之國者。’遂疏儀狄而絕旨酒"( 禹乃夏朝帝王)"。 中有多處提到儀狄"作酒而美"、"始作酒醪"的記載,似乎儀狄乃制酒之始祖。這是否事實,有待於進壹步考證。壹種說法叫"儀狄作酒醪,杜康作秫酒"。這裏並無時代先後之分,似乎是講他們作的是不同的酒。"醪",是壹種糯米經過發酵工而成的"醪糟兒"。性溫軟,其味甜,多產於江浙壹帶。現在的不少家庭中,仍自制醪糟兒。醪糟兒潔白細膩,稠狀的糟糊可當主食,上面的清亮汁液頗近於酒"秫",高梁的別稱。杜康作秫酒,指的是杜康造酒所使用的原料是高梁。如果硬要將儀狄或杜康確定為酒的創始人的話,只能說儀狄是黃酒的創始人,而杜康則是高梁酒創始人。

儀狄是什麽時代的人呢?比起杜康來,古籍中的記載要壹致些,例如《世本》、《呂氏春秋》、《戰國策》中都認為他是夏禹時代的人。他到底是從事什麽職務人呢?是司酒造業的"工匠",還是夏禹手下的臣屬?他生於何地、葬於何處?都沒有確鑿的史料可考。那麽,他是怎樣發明釀酒的呢?《戰國策》中說:"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欽而甘之,遂疏儀狄,絕旨酒,曰:'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這壹段記載,較之其他古籍中關於杜康造酒的記載業,就算詳細的了。根據這段記載,情況大體是這樣的:夏禹的女人,令儀狄去監造釀酒,儀狄經過壹番努力,做出來的酒味道很好,於是奉獻給夏禹品嘗。夏禹喝了之後,覺得的確很美好。可是這位被後世人奉 "聖明之君"的夏禹,不僅沒有獎勵造酒有功的儀狄,反而從此疏遠了他,對他不僅不再信任和重用了,反而自己從此和美酒絕了緣。還說什麽:後世壹定會有因為飲酒無度而誤國的君王。這段記載流傳於世的後果是,壹些人對夏禹倍加尊崇,推他為廉潔開明的君主;因為"禹惡旨酒",竟使儀狄的形象成了專事謅媚進奉的小人。這實在是修史者始料未及的。那麽,儀狄是不是酒的創始者呢?有的古籍中還有與《世本》相矛盾的說法。例如孔子八世孫孔鮒,說帝堯、帝舜都是飲酒量很大的君王。黃帝、堯、舜,都早於夏禹,早於夏禹的堯舜都善飲酒,他們飲的是誰人制造的酒呢?可見說夏禹的臣屬儀狄"始作酒醪"是不大確切的。事實上用糧食釀酒是件程序、工藝都很復雜的事,單憑個人力量是難以完成的。儀狄再有能耐,首先發明造酒,似不大可能。如果說他是位善釀美酒的匠人、大師,或是監督釀酒的官員,他總結了前人的經驗,完善了釀造方法,終於釀出了質地優良的酒醪,這還是可能的。所以,郭沫若說,"相傳禹臣儀狄開始造酒,這是指比原始社會時代的酒更甘美濃烈的旨酒 "這種說法似乎更可信。

3、杜康釀酒

另壹則傳說認為釀酒始於杜康(亦為夏朝時代的人)。東漢<<說文解字>> 中解釋"酒"字的條目中有:"杜康作秫酒。"<<世本>>也有同樣的說法。

還有壹種說法是杜康"有飯不盡,委之空桑,郁結成味,久蓄氣芳,本出於代,不由奇方。"是說杜康將未吃完的剩飯,放置在桑園的樹洞裏,剩飯在洞中發酵後,有芳香的氣味傳出。這就是酒的作法,並無什麽奇異的辦法。由壹點生活中的偶爾的機會作契機,啟發創造發明之靈感,這是很合乎壹些發明創造的規律的,這段記載在後世流傳,杜康便成了很能夠留心周圍的小事,並能及時啟動創作靈感之發明家了。

歷史上杜康確有其人。古籍中如《世本》、《呂氏春秋》、《戰國策》、《說文解字》等書,對杜康都有過記載自不必說。清乾隆十九年重修的《白水縣誌》中,對杜康也有過較詳的記載。白水縣,位於陜北高原南緣與關中平原交接處。因流經縣治的壹條河水底多白色頭而得名。白水縣,系"古雍州之城,周末為彭戲,春秋為彭衙","漢景帝建粟邑衙縣","唐建白水縣於今治",可謂歷史悠久了。白水因有所謂"四大賢人"遺址而名蜚中外:壹是相傳為黃帝的史官、創造文字的倉頡,,出生於本縣陽武村;壹是死後被封為彭衙土神的雷祥,生前善制瓷器;壹是我國"四大發明"之壹的造紙發明者東漢人蔡倫,不知緣何因由也在此地留有墳墓;此外就是相傳為釀酒的鼻祖杜康的遺址了。壹個黃土高原上的小小縣城,壹下子擁有倉頡、雷祥、蔡倫、杜康這四大賢人的遺址,那顯赫程度可就不言而喻了。

"杜康,字仲寧,相傳為縣康家衛人,善造酒。"康家衛是壹個至今還有的小村莊,西距縣城七八公裏。村邊有壹道大溝,長約十公裏,最寬處壹百多米,最深處也近百米,人們叫 "杜康溝"。溝的起源處有壹眼泉,四周綠樹環繞,草木叢生,名"杜康泉"。縣誌上說"俗傳杜康取此水造酒","鄉民謂此水至今有酒味"。有酒味故然不確,但此泉水質清冽甘爽卻是事實。清流從泉眼中汩汩湧出,沿著溝底流淌,最後匯入白水河,人們稱它為"杜康河"。杜康泉旁邊的土坡上,有個直徑五六米的大土包,以磚墻圍護著,傳說是杜康埋骸之所。杜康廟就在墳墓左側,鑿壁為室,供奉杜康造像。可惜廟與像均毀於"十年浩劫"了。據縣誌記載,往日,鄉民每逢正月二十壹日,都要帶上供品,到這裏來祭祀,組 "賽享"活動。這壹天熱鬧非常,搭臺演戲,商販雲集,熙熙攘攘,直至日落西山人們方盡興而散。如今,杜康墓和杜康廟均在修整,杜康泉上已建好壹座涼亭。亭呈六角形,紅柱綠瓦,五彩飛檐,楣上繪著"杜康醉劉伶"、"青梅煮酒論英雄"故事圖畫。盡管杜康的出生地等均系"相傳",但據古工作者在此壹帶發現的殘磚斷瓦考定,商、之時,此地確有建築物。這裏產酒的歷史也頗為悠久。唐代大詩人杜甫於安史之亂時,曾挈家來此依其舅區崔少府,寫下了《白水舅宅喜雨》等詩多首,詩句中有"今日醉弦歌"、"生開桑落酒"等飲酒的記載。釀酒專家們對杜康泉水也作過化驗,認為水質適於造酒。1976年,白水縣人杜康泉附近建立了壹家現代化酒廠,定名為"杜康酒廠",用該泉之水釀酒,產品名"杜康酒",曾獲得國家輕工作部全國酒類大賽的銅杯獎。

無獨有偶,清道光十八年重修的《伊陽縣誌》和道光二十年修的《汝州全誌》中,也都有過關於杜康遺址的記載。《伊陽縣誌》中《水》條裏,有"杜水河"壹語,釋曰"俗傳杜康造酒於此"。《汝州全誌》中說:"杜康叭","在城北五十裏"處的地方。今天,這裏倒是有壹個叫"杜康仙莊"的小村,人們說這裏就是杜康叭。"叭",本義是指石頭的破裂聲,而杜康仙莊壹帶的土壤又正是山石風化而成的。從地隙中湧出許多股清冽的泉水,匯入旁村流過的壹小河中,人們說這段河就是杜水河。令人感到有趣的是在傍村這段河道中,生長著壹種長約壹厘米的小蝦,全身澄黃,蜷腰橫行,為別處所罕見。此外,生長在這段河套上的鴨子生的蛋,蛋黃泛紅,遠較他處的顏色深。此地村民由於飲用這段河水,竟沒有患胃病的人。在距杜康仙莊北約十多公裏的伊川縣境內,有壹眼名"上皇古泉"的泉眼,相傳也是杜康取過水的泉子。如今在伊川縣和汝陽縣,已分別建立了頗具規模的杜康酒廠,產品都叫杜康酒。伊川的產品、汝陽的產品連同白水的產品合在壹起,年產量達壹萬多噸,這恐怕是杜康當年所無法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