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的藝術具有鮮明的創造性和強烈個性化的特點。透露著在逆境中卓然傲立的藝術氣質。
徐渭曾擔任胡宗憲幕僚,助其擒徐海、誘汪直。胡宗憲被下獄後,徐渭在憂懼發狂之下自殺九次卻不死。後因殺繼妻被下獄論死,被囚七年後,得張元忭等好友救免。此後南遊金陵,北走上谷,縱觀邊塞阨塞,常慷慨悲歌。晚年貧病交加,藏書數千卷也被變賣殆盡,他自稱“南腔北調人”,於萬歷二十壹年(1593年)去世,年七十三 ?。
徐渭的畫筆,既有墨汁淋漓的大潑墨(多用於花卉畫),又有惜墨如金的減筆法(多用於人物畫),只要能生動地傾瀉自己“開拓萬古之心胸”的激情,無論筆墨輕重繁簡,幹濕濃淡,他都信手拈來,為我所用。徐渭充分利用“生紙”滲水暈墨的特點,有意識地以生紙作為他書畫創作的主要媒介。
徐渭被稱為“中國式梵高”,他內心有著強大的悲劇意識,又有著超強的抗擊打能力。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學會了自己找樂,“樂難頓段,得樂時零碎樂些”,人生好比做衣服,命運這個誰也看不見的裁縫師,贈與人的快樂,從來都是那樣吝嗇,都是些剪下來的零碎的邊角余料,正因快樂太瑣屑,所以要珍惜。這就是苦命人徐渭的快樂哲學。
更大的不幸與壓力,則來自於科舉,徐渭十七歲第壹次考試,就鎩羽而歸,壹直到四十壹歲,鄉試考了八場,都以敗北收場。
按徐渭自己的說法,九歲時他已開始學習應舉的八股文,但此後十多年都心有旁騖,他博覽群書,寫文章,練書法,學琴,練劍,畫畫,所有這些,都與八股文不沾邊,壹耽誤就是十多年,等醒悟時,已經遲了。
而民間傳說,是徐渭應試時寫文章不合套路,他對八股文極為不滿,在考試時,故意將文章寫得很長很長,紙寫滿了,就在桌子上寫,桌子上寫滿了,又在凳子上寫,因而得名“文長”,而後,他就以徐文長之名行世。
徐渭的人生苦旅也有得意時。浙閩軍務總督胡宗憲是徐渭的恩人,也是他命中逃不掉的劫數,給他帶來了幸福,也帶來了災難。胡宗憲喜賓客,重人才,聽說了徐渭的文名後,力邀徐渭入幕,奉他為上賓。徐渭報國有門,在抗倭戰術上,給胡宗憲出了不少奇計,深受胡宗憲賞識。
胡宗憲得到壹只雌性白鹿,為討皇帝的歡心,他將白鹿送上,讓徐渭寫《獻白鹿表》呈給皇帝。第二年,胡宗憲手下又獲壹只雄性白鹿,再次送給嘉靖,壹同呈上的還有徐渭的《再進白鹿表》。嘉靖皇帝果然龍顏大悅,重賞了胡宗憲,將他升為壹品官。
按徐渭特立獨行的個性,本來不屑於寫什麽表去拍馬屁,哪怕妳是皇帝又如何?他學富五車,但壹生坎坷,坐牢六年,被譽為“中國式梵高”。然而,徐渭是胡宗憲的慕僚,說白了,就是壹個臨時秘書,但是,胡宗憲不把徐渭當慕僚,而是把他當朋友,對他相當優待,徐渭想什麽時候來上班,就什麽時候來上班,有時徐渭材料沒寫完,就喝酒去了,胡宗憲也不計較。從三十八歲到四十三歲,短短五年,是徐渭壹生最為得意的輝煌時期,是他藝術人生苦旅中僅有的壹筆暖色。
公元1556年,胡宗憲修建鎮海樓,徐渭寫了壹篇不到七百字的《鎮海樓記》,胡宗憲壹高興,賞給他二百二十兩白銀。這可是高稿費,每個字相當於現在人民幣兩三百元。那時候房價低,徐渭拿這筆錢,在紹興東南郊買了壹套二手別墅。
這套別墅取名“酬字堂”,足足占地二十畝,有房二十二間,還有池塘兩個,用來養魚種荷,還有壹個大院子,院子外是竹林,裏面種果樹,客人來了,徐渭親手撒網捕魚,燒了竹筍,就著水果喝酒,喝醉了,就在院子裏放聲歌唱。
在他人的傳記中,徐渭為了逃避災禍,故意裝瘋,除了用釘子刺耳朵之外,還用斧頭砍自己的頭,以錘子錘擊腎囊,常常血流滿面,卻不得死。
徐渭硬,多次自殺不得,且情緒高亢,不能自控,常常“狂走無時休”,陶望齡在《徐文長傳》說徐渭是個身材高大皮膚很白的胖子,聲音明亮如同仙鶴鳴叫,他經常半夜淒涼地呼嘯,引來群鶴哀哀***鳴。他是太壓抑了。漸漸的,在人們眼裏,他瘋了。這時候的徐渭四十五歲,與西方著名畫家 梵高何其相似。
徐渭是個重義之人,特別喜歡吃螃蟹,有人送來螃蟹,他就畫壹幅螃蟹圖送給人家;有人送來壹條魚,甚至壹捆青菜,他都要禮尚往來回贈字畫。但對於那些權貴,他不願搭理,那些人找到門前,他也會手推柴門大呼:“徐渭不在!徐渭不在!”
晚年時,徐渭患上多種疾病,耳聾、手足麻痹、下身水腫,他再也揮不動畫筆了,就不再接受任何人的接濟,開始變賣家中的物品,他在《賣貂》《賣磬》《賣畫》《賣書》這些詩文中記下了不得已變賣心愛之物的情景。
徐渭曾畫過不少墨葡萄,其中有壹幅題句雲: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笑晚風。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拋閑擲野藤中。畫上題詩:“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拋閑擲野藤中。”
“明珠”是真的藝術明珠,幾百年之後徐渭的藝術還在熠熠閃光,就是最好的例證。然而世道就是如此,滿世界人的眼睛都把明珠當做棄物時,卻又讓人無可奈何。
擴展資料:
縱觀徐渭壹生,我們發現,其苦難與狂狷迸發的巨大能量,就像袁宏道所說,是“壹段不可磨滅之氣”,“如水鳴峽,如種出土,如寡婦之夜泣,羈人之寒起”,這苦難又如苦鹹的海水,在才華之蚌上沖刷磨礪出閃光的珍珠,燦爛於人類文化恒遠的星空,讓人仰望懷想,久久不能釋然。
筆底明珠無處賣。剛出牢獄,就逢除夕,徐渭已經無母無妻,無家可回,所以只得在朋友家裏過除夕。壹方面是為生計所迫,壹方面是殺妻之後被取消秀才資格,徹底斷絕了科舉夢想的徐渭開始大量作畫。可是這些畫作價格極為低廉,五十六歲時,他費心臨摹了壹幅《千巖競秀圖》,報酬只有區區三百文銅錢,相當於現在人民幣三百元左右。
徐渭的文藝創作所涉及的領域很廣,但它們***同的特征是:藝術上絕不依傍他人,喜好獨創壹格,具有強烈的個性,風格豪邁而放逸,而且常常表現出對民間文學的愛好。
徐渭的散文,以《自為墓誌銘》壹篇最為出色。此外,許多尺牘也很有特色,潑辣機智,幽默多趣,文風遠啟金聖嘆壹流。但總的來說,徐渭散文方面的成就不及詩歌。
參考資料:
徐渭-明代著名書畫家、文學家、戲曲家、軍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