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 音tí hú guàn dǐng
英 文to feel refreshed suddenly;to be filled with wisdom;to be enlightened
釋 義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純酥油澆到頭上。佛教指灌輸智慧,使人徹底覺悟。比喻聽了高明的意見使人受到很大啟發。也形容清涼舒適。
用 法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結 構主謂式
近義詞茅塞頓開、大徹大悟、如飲醍醐、恍然大悟、豁然開朗、 如夢初醒、振聾發聵
反義詞
押韻詞半夢半醒、天光雲影、多快好省、捫參歷井、爬山越嶺、高人壹等、孤身只影、杳無蹤影、縮頭縮頸、大煞風景、俛首系頸、翻山越嶺、壹碧萬頃、如夢初醒、吾日三省、伸頭縮頸、昏迷不醒、平平整整、崇山峻嶺、齊齊整整、授人以柄、振裘持領、漚浮泡影、溫凊定省、清浄白省、汲汲顧影、晨參暮省、晏開之警、壹日三省、重山復嶺
成語出處
《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令問維摩,聞名之如露入心,***語似醍醐灌頂。”
唐·顧況《行路難》:“豈知灌頂有醍醐,能使清涼頭不熱。”
《敦煌變文集·廬山遠公話》:“相公聞語,由於(猶如)甘露入心,夫人聞之,也似醍醐灌頂。”
元代 王禎《農書》卷八:宋其宿酲未解,病暍未蘇,得此而食,世俗所謂醍醐灌頂,甘露灑心,正謂此也。
《水滸傳》第四二回:江覺道這酒馨香馥郁,如醍醐灌頂,甘露灑心。
來源探究
由佛教的醍醐喻發展而來。《涅槃經》卷十四雲:“譬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蘇,從生蘇出熟蘇,從熟蘇出醍醐,醍醐最上,若有服者,眾病皆除,所有諸藥,皆入其中。”以之比喻佛出於《十二部經》,從“十二部經”出《修多羅》,從“修多羅”出《方等經》,從“方等經”出《般若波羅蜜》,從“般若波羅蜜”出《大涅磐》,猶如醍醐。
早在南北朝佛教初興的早期,作為梵文manda的譯名,就在部分經書裏偶爾出現“醍醐”壹詞了;但開始得以在漢語社會廣為流傳,則自大唐高僧三藏法師為代表的譯經成熟期之後。“醍醐”在漢譯佛經中的基本詞義為“本質”、“精髓”;可以作名詞,也可以是形容詞,有多種用法。但是“醍醐”的另外壹個意思,作為壹種藥物[3],則更早地出現在南北朝時的許多古籍裏。例如北齊中書令魏收[4]編的《魏書》列傳第九十《西域》裏面說到“悅般國”的人:“俗剪發齊眉,以醍醐塗之,昱昱然光澤,日三澡漱,然後飲食。”“悅般國”人特別在意毛發的清潔,用醍醐美發。
《北史》卷五十五列傳四十壹《慕容紹宗傳》記紹宗的兒子慕容三藏:“又畜產繁滋,獲醍醐奉獻,賚物百段。”中國第壹本以制藥為主要內容的書籍《雷公炮炙論》載有:“醍醐,是酪之漿,凡用以重綿濾過,於銅器煮三、兩沸。”估計此書雖由後人編於唐末或宋初[6],但記錄的內容顯然也屬“三國兩晉”之時。意為發酵乳脂“醍醐”的出現,不應遲於“兩晉南北朝”;作為口頭語言可能更早些,並且非常可能本身就是壹個音譯外來語;較“醍齊”意為清酒的出現,至少晚了數百年。“醍醐”本是“胡人”的食物。由於唐朝時胡風尤為盛行,包括胡舞、胡帳、胡女、胡食等,有點像今天的意大利“比薩餅”進入了我國。因此“醍醐”意指發酵乳脂,不僅是壹個譯名而且可能是壹個譯音名詞,始在崇尚時髦的唐代上流社會得以流行。唐以後可以佐證的資料還有:《舊唐書》說玄宗朝“貴人禦饌,盡供胡食”。 由此可見,在唐朝僧人們集中大量翻譯經文時,意指發酵乳脂含義的“醍醐”壹詞被翻譯經文者確定為manda意譯詞的必要條件,均已具備了,幾乎無須斟酌。
成語辨析
“醍醐”壹詞不僅用來說明所謂佛教信徒成佛的漸進修煉過程;還可以比喻佛教各派教義,在相互辯駁、詰難中,不斷提升的經歷。在佛教內部,不僅珍品可以喻作為“醍醐”,毒藥也同樣可比喻為“醍醐”。
“灌頂”,是古印度新王登基時舉行的儀式。作為成語“醍醐灌頂”裏的“醍醐”,嚴格地說不能理解為“發酵乳脂”而是“本質”和“精髓”。
成語示例
◎王生聞得,滿心歡喜,卻似醍醐灌頂,甘露灑心,病體已減去六七分了。(明·淩蒙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壹)
◎生活中總是有些不順的事情,渴求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能夠醍醐灌頂,參悟出正確的方法論和行為觀。
◎人們給大象做了壹面足夠大的鏡子,大象如醍醐灌頂,驚訝地發現鏡子中原來是自己喲!
◎父親的壹席話讓我感覺醍醐灌頂,壹下子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
歷史典故
1、自唐以後“醍醐”壹詞不僅用來形象地說明所謂佛教信徒成佛的漸進修煉過程;還可以比喻佛教各派教義,在相互辯駁、詰難中,不斷提升的經歷,例如《大涅磐》卷壹四《聖行品》第七之四:佛出於《十二部經》,從“十二部經”出《修多羅》,從“修多羅”出《方等經》,從“方等經”出《般若波羅蜜》,從“般若波羅蜜”出《大涅磐》,猶如醍醐。甚至佛教的不同派別,也喜稱自己信奉的經典書籍和宗派教名為醍醐,以顯示自己的地位。見《法華玄文》卷壹十下;連佛教寺院也以“醍醐”命名。
2、然後隨佛教與道教和儒教等的相互磨合,“醍醐”壹詞迅速擴大了流行範圍,影響到社會的其它方面。例如在文人詩作之中也多有體現:杜甫《大雲寺贊公房》:“到扉開復閉,撞鐘齋及茲。醍醐長發性,飲食過扶衰”;《全唐文》卷五百九十六歐陽詹《送蔡沼孝廉及第後歸閩覲省序》:“烹乳為醍醐,鍛金為幹將,予期烹鍛以變化”;皇甫湜之《出世篇》:“四肢為瑯玕,五臟為璠玙。乳如芙蓉,頂為醍醐”等。
3、“從乳到醍醐”不斷升華的過程,也被歷代儒家反復使用。例如《唐書》穆寧傳註醍醐、四庫提要解釋明朝楊慎《譚苑醍醐》書名的醍醐兩個字,都含有這層意思。值得註意的是在佛教內部,不僅珍品可以喻作為“醍醐”,毒藥也同樣可比喻為“醍醐”。例如《大般涅盤經·如來性品》第四之五:“如是大乘典,亦名雜毒藥;如酥醍醐等”等。這與梵文manda的本意壹致,屬中性詞,本無褒貶之意;它強調的是“本質”或“精髓”。
4、只是後來在佛教外部漫長曲折的流行過程裏,“醍醐”壹詞後來被賦予了更多的褒義意思。如唐顧況詩《行路難之三》:“豈知灌頂有醍醐,能使清涼頭不熱。”白居易詩《嗟落發》:“有如醍醐灌,坐受清涼樂。”唐憲宗《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序》:“俾披閱之者甘露灑於心田,曉悟之者醍醐流於性境。”清董浩《全唐文·實際寺故寺主懷惲奉敕贈隆闡大法師碑銘》:“知與不知,仰醍醐於句偈;識與不識,詢法乳於波瀾。”而最早完整出現成語“醍醐灌頂”的書面資料,可能是《維摩詰經講經文》裏的記載:“令問維摩,聞名之如露入心,***語似醍醐灌頂”。
5、“灌頂”,原是古印度新王登基時舉行的儀式。取四海之水裝在寶瓶中,流註新王之頂,象征新王已享有統治“四海”的權力。後被佛教接受引用,作為後輩弟子在修行過程裏,不斷逐步晉級的儀式。流註的可以是具體的物質,如清水,“以甘露法水而灌佛子之頂,令佛種永不斷故。”流註的也可以是無形的東西,如口訣、咒語以及秘笈、經文等,也就是作為中文音譯詞“醍醐”的梵語單詞manda的本義。而且弟子在接受灌頂儀式後,壹般都緊接著“閉關”壹段長短不等的時間,少則數月,多則數年。然後也可冠以“某某灌頂”的頭銜,享有某種待遇。因此作為成語“醍醐灌頂”裏的“醍醐”,嚴格地說不能理解為“發酵乳脂”而是“本質”和“精髓”。
文化演變
實際上佛教界直到今天,“醍醐灌頂”裏的“醍醐”依然沒有被理解為單壹僅僅意指乳脂,2006年甘肅公開舉行的灌頂法會的名稱是“時輪灌頂大法會”;只是在唐中期,由於佛教各派在向普通民眾宣教時,出現了以“變文”即“通俗的說唱”形式的法會後,“醍醐灌頂”才被社會理解為用“發酵乳脂澆頭”的儀式。雖然後來在宋真宗時(998-1022),政府明令禁止僧人講唱“變文,但是在社會中、下層裏已經形成的觀念不可能隨即消失,繼續以種種方式在世世代代流傳,尤其在非佛教徒的認知裏,“醍醐”回復成了單壹含義“發酵乳脂”的代名詞了。
公元1899年,在敦煌石室發現了約兩萬個卷子,其中多半是手寫本,中外史學界公認這些手寫本是四世紀末到十世紀末形成的資料[14]。《維摩詰經講經文》就是在其中被發現的,這為我們框定成語“醍醐灌頂”產生的時間段提供了依據;由於《行路難之三》壹詩的作者顧況,生於公元725年死於公元814年,《嗟落發》壹詩的作者白居易,生於公元772年死於公元846年;據此估計,《維摩詰經講經文》成文的時間當在公元800年前後;換言之,成語“醍醐灌頂”的出現,應在唐三藏意譯梵語單詞manda為“醍醐”之後約150年。
不難理解李時珍之所以在詩文中崇仰提倡“醍醐”,其實是為了借用影響力甚大的佛教典故“醍醐灌頂”,再次肯定以前醫書的結論;他並非在提倡飲乳。因為事實上,我們黃種人幾乎無人能夠壹次攝入壹升牛,但壹次飲用來自壹升乳汁制得的發酵乳脂——“醍醐”,不僅確實是可能的,而且也是相對科學合理的。在這壹點上,他超越了他的前輩。但是作為壹代名醫,雖然經他校勘而得正本清源的醫學文獻無數,然而對乳與乳制品的整體認知最終也沒能突破前人的局限。制約他的,除了在他之前的醫書經典外,還有是成書在2000年前的《漢書高帝紀上》裏面的觀念:“是口尚乳臭,不能當韓信。”乳臭者,奶腥味也;意即乳汁為嬰兒專用品,成人根本不屑壹顧。作為李時珍個人,還是難以擺脫當時社會流行意識的影響。
由此可見,在長達數千年的古代中國,乳汁及其制品,並不是人們普遍所接受和享用的食物資源。統觀李時珍全詩的表達和理解,實際效果是順應了世人對佛的敬畏,將乳汁的認識轉化成了“靈丹妙藥”式的神話。客觀上使我們的先民,長久地偏離了正確方向:乳汁及其制品,本應作為漢民族壹種可資利用的普惠性食物資源。
用於佛教
佛教用醍醐灌頂比喻灌輸智慧,讓人徹底覺悟。另外壹個說法,叫“頓悟”,相對於“漸悟”。這是六祖惠能創立的禪宗壹法門。慧能“我於忍和尚處(指在五祖那裏),壹聞言下便悟,頓見真如本性,是以將此教法流行”。在出現“頓悟”的時候,人突然擺脫了過去糾纏不去的想法,突然進入了壹個新的境界,即“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這個說法,學名叫serendipity,這指的是智者突然間的開悟。這個詞來自於波斯文,Serendip是波斯文中“斯裏蘭卡”的意思。壹個波斯故事中說,有人丟失駱駝,斯裏蘭卡三個人說他們知道,這駱駝跛了壹只腳,瞎了壹只眼,丟了壹棵牙,還背了個孕婦。說得壹模壹樣,以至於這三人差點被當成了偷駱駝的小偷,其實這三個人不過是腦子好使,壹直在尋找答案便是,比如駱駝吃草留下的印跡。他們突然產生的“洞見”,是長時間註意力灌註在壹件事情上造成的。 妳可以想象,壹個人的思維長期關註著某壹件事,突然找到了答案,找到了關聯,找到了突破,那是何等的喜悅。所以阿基米德在澡盆裏洗澡,突然壹下子悟出了浮力的計算方法,於是光著身子激動地大喊:“尤裏卡!尤裏卡!(我找到了!)”世界上最著名的發明博覽會就叫尤裏卡。同樣的經歷,王守仁也有過,他在《陽明年譜》裏記載:“因念:‘聖人處此,更有道何?’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之者,不覺呼躍,從者皆驚。始知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和阿基米德壹樣,半夜想到了壹個問題的答案,陽明先生也瘋了,乃至於 又是叫又是跳的,“從者皆驚”,心裏恐怕都在罵他“神經病”。
當時這些頓悟,就好像愛迪生說的,是那99%的汗水之後的那個1%。妳長期關註某事,最後到了壹個萬事俱備的時風,東風來了。阿基米德要不是要幫皇帝鑒別皇冠的真假,他就是天天去洗桑拿,也不會“尤裏卡”。我在想,王陽明的頓悟,壹定也是這個結果。和過去的所有士大夫壹樣,總是希望通過外力(如好的皇上)改變社會,誰知他後來得罪了壹太監,被太監脫了衣服打屁股,受此奇恥大辱,他念念不忘,念想著外部世界帶給他的是恥辱和自己內心的美好,於是知“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可是妳或許會問,人生下來就是壹張白紙,不經過後天教育,這“吾性自足”何從說起?這就不得不提到宗教。據說王陽明有次到壹寺廟,以前從未去過,卻發現壹切似曾相識,就像丹澤爾·華盛頓主演的電影裏說的那樣, 感覺de javu。後來推開門窗,發現供的那菩薩和他自己壹模壹樣。換言之,假如人有前生,那麽我們大腦的硬盤就不是空白的,就壹定有壹些已經存在的思維模式(mental model)在那裏,就如同石頭中間的美玉壹樣,等著我們去剔除雜質將其拿出來。若是這樣,出現壹個“頓悟”的時分,也就不那麽奇怪了。我自己也有過十分奇怪的“似曾相識”的時候,反復出現,就好像卡帶的唱片。
基督解釋
而在基督教裏,這就更好解釋了。人是上帝創造的,這個“智能創造論”已經認定人是按照神形象造的,那麽人除了皮囊之外,也帶有神性般的智能。我們每個人的大腦就好比神州行手機卡,都充值過了,只是有壹些過了有效期,已經無法再用就是了。基督教裏其實也有“頓悟”這個概念,不過壹開始的用法,不是個人的冥想,而是人接觸到上帝的那個時刻。比如耶穌誕生的時候,東方三博士來朝,那就是耶穌與“外邦人”的第壹次親密接觸。這個事件稱作epiphany. 天主教裏有個主顯節,就叫ephiphany, 就是1月6日。這個主顯,是三個過程的組合,賢士來朝、耶穌受洗、變水為酒。拉丁文的說法為Illuminatio, Manifestatio, Declaratio ,亦即光照、顯示、宣告。那個三博士來朝的時候被稱為光照的時分。
所以後來人們開始將epiphany用作別的用途,亦即那個靈光壹現,有如超凡脫俗,仿佛看到了神靈的美妙時刻,那個AHA moment, 那個moment of truth. 有時候這樣的頓悟也不是美好的,可是是突然開了我們的“天眼”,讓我們見到壹個以前未曾見到的真實,這或許也是恐怖的,絕望的,就好恐怖片的鬼屋裏突然出現壹道閃電,將屋子照亮,讓我們看到裏面的骷髏壹樣。
醍醐出處
早在南北朝佛教初興的早期,作為梵文manda的譯名,就在部分經書裏偶爾出現“醍醐”壹詞了;但開始得以在漢語社會廣為流傳,則自大唐高僧三藏法師為代表的譯經成熟期之後。“醍醐”在漢譯佛經中的基本詞義為“本質”、“精髓”;可以作名詞,也可以是形容詞,有多種用法。但是“醍醐”的另外壹個意思,作為壹種藥物[3],則更早地出現在南北朝時的許多古籍裏。例如北齊中書令魏收[4]編的《魏書》列傳第九十《西域》裏面說到“悅般國”的人:“俗剪發齊眉,以醍醐塗之,昱昱然光澤,日三澡漱,然後飲食。”“悅般國”人特別在意毛發的清潔,用醍醐美發。
《北史》卷五十五列傳四十壹《慕容紹宗傳》記紹宗的兒子慕容三藏:“又畜產繁滋,獲醍醐奉獻,賚物百段。”中國第壹本以制藥為主要內容的書籍《雷公炮炙論》載有:“醍醐,是酪之漿,凡用以重綿濾過,於銅器煮三、兩沸。”估計此書雖由後人編於唐末或宋初[6],但記錄的內容顯然也屬“三國兩晉”之時。意為發酵乳脂“醍醐”的出現,不應遲於“兩晉南北朝”;作為口頭語言可能更早些,並且非常可能本身就是壹個音譯外來語;較“醍齊”意為清酒的出現,至少晚了數百年。“醍醐”本是“胡人”的食物。由於唐朝時胡風尤為盛行,包括胡舞、胡帳、胡女、胡食等,有點像今天的意大利“比薩餅”進入了我國。因此“醍醐”意指發酵乳脂,不僅是壹個譯名而且可能是壹個譯音名詞,始在崇尚時髦的唐代上流社會得以流行。唐以後可以佐證的資料還有:《舊唐書》說玄宗朝“貴人禦饌,盡供胡食”。由此可見,在唐朝僧人們集中大量翻譯經文時,意指發酵乳脂含義的“醍醐”壹詞被翻譯經文者確定為manda意譯詞的必要條件,均已具備了,幾乎無須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