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傳說遠古時期舜帝初耕於此,賢名遠揚,堯帝前來拜訪,請求舜下山輔佐朝政,舜始不肯,交慍怒而去。後堯帝再三懇請,舜感其誠,出山理政。後人為紀念堯舜二帝求賢、躬耕勝跡。命此山為“舜耕山”,命堯帝渡河處為“堯渡”(即堯渡鎮)。“歷山遺澤”自東流建縣以來壹直是該縣八景之壹,唐宋以後,道、佛兩教徒來此建廟立祠,無數文人墨客前來尋幽訪勝,吟詩作賦,寫景抒懷,在千百首詩詞中,北宋政治家、文學農範仲淹《舜祠》壹詩寫得好:“千古如天日,巍巍與善功;禹終平洚水,舜載治熏風;江海生靈外,乾坤揖讓中;鄉人不知此,蕭鼓謝年豐。”後人將導真觀前的壹口大雨不積滴水、常年幹涸的石池命名為“舜池;隨首千百年的物換星移,尋真觀、草規庵及舜祠早已廢圮,唯堯池、舜池卻依舊是史料記載的風貌。如今山上有法藏寺,建於何年何月,無詳細記載。此寺規制宏大,分前後兩進大殿,中為寮房相連,總建築面積千余平方米,畫棟雕梁,重檐飛角,輝煌壯麗。殿內常住僧尼10余人,終日佛燈高照,香煙繚繞,每年接待四方香客在萬人以上。
唐宋以後,道、佛兩教徒來此建廟立祠,先後建造了堯祠、舜祠、尋真觀、草規庵等廟,供奉堯舜塑像。現在山上有法藏寺,殿內常住僧尼10余人,終日佛燈高照,香煙繚繞,每年接待四方香客在10萬人以上。1998年大歷山被批準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池州府誌》贊其曰:“南望匡廬,西瞰江渚,最為雄傑”其實,歷山並不高,海拔只有372米,它既沒有九華山的千峰峻秀,又沒有天柱山的擎天壹柱。而歷山卻有壹段不平凡的歷史。相傳古時的虞舜,從北方壹路行來,見這座掌形山脈樹茂林豐,竹影婆娑,且前有田畈,旁有河湖,可耕可漁可陶,便在此定居下來。他不但教當地百姓學農學漁學陶,還每天跪在地上對著上天哭泣,替父母分擔罪行,自我引咎……舜的孝心感動了上天,舜的賢名遠播四方。遠在北方的堯帝聞知後,跋山涉水,南巡訪舜,幾上歷山,請其下山輔政,後又毅然決然地將帝位傳給了時年50歲的舜。舜繼位後,不負眾望,披荊斬棘,治熏風,除水患,開辟了“堯天舜地”之盛。
大歷山除了人文傳說,佛教文化之外,還有壹勝,就是有待開發的溶洞景觀。對此,古籍中有很多記載,還有許多文人留下的贊美詩。清嘉慶23年《東流縣誌》就曾記載“山之西有舜城,山之東有舜井,上有尋真觀、草規庵。有二池並列,在觀前為水天池,甚旱不涸,在庵前者曰旱天池,甚雨不積,謂之舜池。壹石名仙掌,石上有痕如掌跡也,觀下又有獅子石,形如立獅,庵前之右有老虎洞、八公洞、白龍洞(亦名隱龍洞),庵之後有望江石(亦名望江臺)。旁有潛龍庵,皆遊覽之勝也。”古人有詩雲:“山洞由來遠,神龍日隱眠;藤蘿常礙月,石柱自擎天;古篆苔痕蝕,新泉滴露涓;雲從應有會,鳴蟬最高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