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赫胥黎對胡適有什麽影響?

赫胥黎對胡適有什麽影響?

摘要 胡適是近代學貫中西的著名學者,他的題跋具有壹定的學術和文物價值。通過文字內容、外觀形式、文物價值這三個方面剖析了胡適題跋本《體用十章》的版本價值;又以胡適題跋為引,對作者進行了考述,認為該書作者即英國著名生理學家赫胥黎。

關鍵詞 胡適 醫籍版本 《體用十章》

近期在整理我院圖書館古籍圖書時,不時會有壹些令人驚喜的意外發現。前兩天在書堆中竟見到壹本書皮有胡適親筆題跋的《體用十章》,彌足珍貴,不敢私享,簡介於下,以供大家鑒賞、參考。

版本剖析

文字內容 《體用十章》四卷,英國哈士烈撰,美國嘉約翰、沈陽孔慶高同譯,清光緒十年(1884年)羊城博濟醫局木刻本。嘉約翰等先譯《體質窮源》壹書,因其只言人體(解剖學),未及體之功用,因此茲編兼言體用,分為十章,故名《體用十章》。首論全體功用,其次論血脈運行,再次論血液,四論呼吸,五論血脈消長之源,六論消化之功用,七論運動,八論知覺與智府,九論眼官司視,十論腦部,合為四卷。劉時覺先生認為:“舊譯生理學書應以此本為最詳,書中所用名詞悉本柯為良之《全體闡微》雲。”〔1〕

《體用十章》我館現有三套,均為光緒十年刻本,三套書均有相同的封皮,註明“光緒十年新鐫”,且三套書第十七、十八、二十壹頁均有相同的板裂縫。其中兩套為壹函兩冊,主要內容相同,都是四卷十章。胡適題跋本卻為壹函四冊。再經仔細對比方知還有以下不同,更可見胡適題跋本的珍貴之處。

與另兩套相比,胡適題跋本的內容比較全面。書首封皮之後附有“Jos.C.THOMSON,M.D.”的英文原序(見後文),這為作者考證提供了依據;正文之後還有全書涉及到的身體各部名詞的中英文對照索引表,既可以讓大家了解原文的確切意思,又可了解當時用中醫名詞、中醫方式、方法翻譯西醫學古樸典雅的風格;索引表後是羊城博濟醫局當時翻譯的十五種西醫學著作目錄,每種書均標明價目及內容提要。這三處在另外兩套書中是沒有的。

外觀形態 胡適題跋本硬紙藍布書套,壹函四冊,第壹冊題有書名和卷次的題箋脫落。書名頁正中題有書名“體用十章”,右上是出版時間“光緒十年新鐫”,左下刊刻出版單位“羊城博濟醫局藏板”(見圖1)。原板框11.5cm×15.5cm,四邊雙欄。半頁十行二十四字。書眉天頭處空隙較大,於每段開首相對應的地方,均有壹單邊方框,內總括該段內容,便於讀者閱讀掌握。地腳僅有天頭的二分之壹寬(見圖2)。版心上為“體用十章”書名,單黑魚尾,之下是卷次、章節及章節名稱、頁碼,白口。與另外兩套書相比,胡適題跋本墨色鮮亮,字跡清楚;另兩套墨色較暗淡,部分字跡已經漫漶。

文物價值 胡適題跋本刻於光緒十年,年代不算久遠,但其流傳稀少,《全國中醫圖書聯合目錄》、《中國醫籍大辭典》均未見收錄(或許因為其屬西醫學書籍),《販書偶記》等筆者經眼的目錄學著作亦均未見收錄,目前僅見於劉時覺先生編註的《四庫及續修四庫醫書總目》〔1〕。另外此書書皮有胡適先生親筆題跋,及其藏書印章,豎形朱文篆字“胡適珍藏”(見圖3),第壹章開首也有此章;另在封面、英文序言頁、例言頁均有方形朱文隸書印章“胡適的書”。

歷代學者或藏書家,在他得到自己喜愛的書籍時,往往加以考證;對版刻源流和個人研究所得,常在卷首或卷尾或前後扉葉上書寫題跋、批語,敘述其內容正誤、版刻時代、流傳情況、收藏源流及個人得書經過等等。學者或藏家於題識之外,還常鈐蓋自家圖章印記,世稱“藏章”。根據《全國古籍善本書總目收錄標準和範圍》說明規定的第七條:“有名人學者親筆批校、題跋、評論的刻本、抄本”均為善本。胡適(1891~1962年),原名胡洪(馬辛)、嗣糜、字希疆,是近代著名學者,學識淵博,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等諸多領域均有很大的建樹。胡適先生此題跋既說明了得書之經過,又對作者進行了考證,因其題跋之書僅收於我館,未曾流傳,故時至今日,《體用十章》仍未和它的真正作者赫胥黎相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