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蚩尤”到底為何物?為何黃帝要趕盡殺絕?

“蚩尤”到底為何物?為何黃帝要趕盡殺絕?

蚩尤二字打眼壹看似乎是壹種動物,其實他是我國上古時期的先秦古籍《山海經》中的壹個人物,是活躍在中原地區的三大部落之壹的九黎部落聯盟酋長,而他給人印象最深刻的壹件事,就是與皇帝、炎帝爭奪中原地區統治權的那場大戰。

大戰過後,炎黃二帝統治了整個中原地區,創造了中華文明,也正因如此,所有中華民族的子孫都稱自己是炎黃子孫。

而關於蚩尤,在我國神話故事中也對其有著具體描述,史料記載稱,蚩尤是上古時期的兵主戰神,帶領九黎部族聯盟的各個部落在中原壹帶發展農耕、冶煉鐵、制五兵、創百藝、明天道、理教化,為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的形成做出了傑出貢獻。

同時,史料中還稱,蚩尤跟普通人外貌不同,他食鐵石,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耳鬢如劍戟,頭有角。到處惹是生非,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炎帝、黃帝為了伸張正義,聯合在壹起***同打敗了蚩尤領導的九黎部族聯盟,而蚩尤本人也死在了黃帝手上。

那麽, 歷史 中真實的蚩尤真的如史料記載的那樣,形如怪獸嗎?

而且,既然他那麽優秀,能夠帶領自己的部落創造出如此多的文明,也為我國先秦文化奠定了基礎,炎帝和黃帝又為什麽要聯合起來消滅他呢?難道真的因為他到處惹是生非,燒殺搶掠呢?

其實,對於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只要從兩方面理性分析,也就不難解釋了。

史料中記載稱,在6000多年前的上古時期,中原地區被各個部落割據統治,後經過長時間的不斷征伐、融合,最終形成了三大部落,分別是炎帝、黃帝和九黎部落聯盟。

傳說中,炎帝和黃帝本是壹母同胞,分別統治著壹個大部落,而蚩尤本是與炎帝同在壹個部落,後因意見分歧,分道揚鑣,成為了九黎部落聯盟的酋長。

蚩尤為人十分睿智,也極具領導能力,他手下有81個兄弟,個個驍勇異常,能征善戰。九黎部落聯盟在他們的帶領下,發展飛快,尤其在兵器的煉造和農耕文明上,都要遠遠領先於黃帝和炎帝。

從這些記載中就可以看出,九黎、炎帝、黃帝打根上講本來算是壹體的,只是因為之間的內部矛盾而分成了三股力量。其中,九黎的文明要遠高於黃帝和炎帝領導的部落,自然就對這二者造成了威脅。

而炎黃二帝又本是壹母所生的親兄弟,面對九黎的威脅,他們只有聯合起來才能將其擊敗,於是就合力發動了此次大戰,最後消滅了九黎,蚩尤也死在了黃帝手上。

至於蚩尤生前是否為非作歹,到處燒殺搶掠,史料上說法不壹。

有可能是炎黃二帝的汙蔑,也有可能真的是蚩尤依仗自己部落的強大,燒殺搶掠了其它部落。

但仔細分析不難發現,無論是哪壹點,都不是炎黃二帝聯手消滅他的主要原因,頂多只能算是他們號召各自部落征伐九黎的說辭罷了。

其聯手征伐九黎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九黎的文明遠在他們之上,使得炎黃二帝深感威脅,於是才聯手發動了此次大戰。

而大戰過後,蚩尤被黃帝所殺,其部落也全部歸順了勝者,炎、黃兩大部落也終於完成了中原地區的統壹,創造了中華文明。

所以說,炎帝、黃帝聯手打敗蚩尤,其主要原因並不是蚩尤做了什麽,而只是聯手消滅了這壹大威脅,統壹了中原地區的各個部落。

就好比後來歷朝歷代中的軍閥混戰壹樣,為的只是自身的求存,亦或者是自身利益罷了。

關於蚩尤的外貌,主要在《述異記》中有所記載,書中稱,蚩尤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耳鬢如劍戟,頭有角。

仔細分析也不難發現,這顯然是虛構的。蚩尤既然是九黎部落聯盟的領袖,如果真的長得如同猛獸壹樣,又怎麽能得到子民的認同呢?恐怕不用炎黃二帝去征伐他,連他自己手下的將士都會將其作為異類消滅了。

之所以在史料中,將蚩尤形容成這般模樣,壹來因為我國古代的崇尚龍,將其視為百獸之王,是戰神的象征。而蚩尤既然勇猛異常,所以後人們也就將他的外貌逐漸虛構成了這種形象,以此來渲染蚩尤的勇猛。

二來,還有壹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從古至今始終不變的真理——“成王敗寇”。

俗話說,“成者為王敗者賊”,這句話不但適用於後世,在先秦時期依然可用。炎帝、黃帝作為此次大戰的勝利者,自然是統壹了中原地區,創造華夏文明的功勛。

而反觀蚩尤,無論他帶領九黎部落聯盟創造了多少輝煌,為中華文明作出了怎樣的貢獻,但在此次大戰中,作為戰敗者,他的事跡自然是由勝利壹方來傳揚的。

對於自己的敵人,我國歷朝歷代的勝利者都不會用贊美之詞來告示後人,定是要將其抹黑的,這樣壹來可以讓自己師出有名,在手下人面前建立自己的威信。二來還能為自己塑造形象,以正義者的姿態青史留名。

因此,作為勝利者,炎帝和黃帝自然是要大肆宣揚自己是正義的壹方,而他們的敵人蚩尤,無論生前是否燒殺搶掠,在戰敗被殺後,其形象也肯定會被抹黑,甚至不惜將蚩尤說成是怪獸模樣,更映襯了自己殺了他實屬是正義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