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正德元年,1506年冬,紫金城外,壹批反對宦官劉瑾、為南京戴銑伸冤的官員被推到紫禁城外,實行廷杖。
在這壹眾被集體打 *** 的官員中,有壹名34歲的官員名叫王守仁,相比較其他官員而言,他很不起眼,只是兵部武選司主事,相當於現在的壹個處級幹部。但這次廷杖對他個人命運而言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這之後,他在歷史的舞臺上閃亮登場,不僅開創了壹門學派“心學”,而且在13年後,領兵平定了“宸濠之亂”,挽救了大明朝的命運,成為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全能型大儒。
但在1506年的那個冬天,王陽明正遭遇人生中最低谷的時刻:慘遭廷杖後,他被發配貴州龍場驛,從中央部門的處級幹部淪為鎮上招待所所長,而當地蠻荒異常,“西北萬山叢棘中,蛇虺魍魎,蠱毒瘴癘”。
這個時候,有壹個蕩口人在陪伴著他,為之奔走,“守仁謫龍場驛,夏周旋患難”。
此中名為“夏”者,就是華夏,蕩口望族華氏後人,字中甫。他和王陽明的交集,據史書記載應該是停留在青年時代,“其於陽明與學,未得稱入室”,他並不是大儒的正式弟子,但在廷杖事件後,他很可能受到了牽連,也得罪了朝中權奸,於是回到家鄉蕩口,“棄舉子業,乃寄情於古圖史、金石之文。”
這壹轉身,於是成就了江南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壹座私人博物館:真賞齋。
這個名字,源自宋代米芾的壹方名印“平生真賞”,“真則心目俱洞,賞則神境雙融”,冥冥之中,仿佛與他的偶像王陽明心意相通,在體量厚重的傳統之中,他們都幸運地找尋到了壹方讓靈魂暢遊的湖水。
由於家境優渥,壯年之後的華夏將大部分精力放到搜羅古書、字畫、鼎彜器物上,博學加以勤奮,他在鑒賞上已成大家,凡經他鑒別收藏的東西,多為精品真跡,當時便有“江東巨眼”之稱。
真賞齋有多厲害?
這麽說吧,當年這裏的每壹件藏品,拿到今天來都堪稱國寶,那些散佚在歷史煙雲中的不算,光看今天還留在史料裏的那些,就足以讓人嘆服:
三國時期鐘繇的《薦季直表》、王羲之的《袁生帖》,堪稱神品;
王維的畫、黃庭堅的書法、宋代米芾的《雲山長卷》、趙孟頫臨王羲之的《黃庭》、元代大畫家閻立本的《寒巖積雪》、倪雲林的真跡《惠山春霽圖》;
兩宋刻本30余種,如南唐初刻本《史通》、《玉臺新詠》,絕無僅有;
孤本《王臨川集》160卷,已經絕跡;
宋刻《東觀余論》,世所罕見;
此外,還有汝窯瓶、官窯彜、漢代古玉、東漢相印……
彼時的真賞齋,就建於雙河洚,後改名為“陸家墩”,為兩條小何交叉之處,河又與鵝湖相通。華夏選擇這裏,壹是環境好,二是離鵝湖很近,不過幾十米,船只往來甚為便捷。為方便出入,從真賞齋到河邊特意鋪設了三條沙石小徑,所以此處後又名“東沙涇”,華夏也幹脆自號“東沙居士”。
鵝湖與姑蘇接壤,這裏便是文征明、祝枝山等人的後花園。真賞齋在當時儼然是壹個非常重要古玩收藏場所,文人墨客都有壹些珍玩,經常到真賞齋互相鑒賞交流。文征明更是華夏的摯友,他不僅撰寫了壹篇《真賞齋銘》,還先後兩次親繪《真賞齋圖》,而幸運的是,這兩幅畫都被保存至今,分別被保存在上海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
第壹版 ▼
第二版 ▼
同樣的題材,文征明連畫兩次,這其中寄托了無數深情厚誼。其實在完成第壹幅作品時,文征明已經八十歲了,八年以後,在八十八歲高齡時,他又畫了第二版《真賞齋圖》,這幅圖中,文征明為了表現自己心中閑逸居所的形象,重新完善了真賞齋庭院的布局以及房屋的結構,連桌上的古卷書籍、青銅禮器都精妙無比,更甚於第壹版。
如今,真賞齋遺址已不復存,只有在文征明的兩幅傳奇名畫中,我們才得以壹窺名齋風采。草堂四周樹木郁郁蔥蔥,假山與細竹環繞庭院。在茅屋裏有兩位衣冠整齊的男子,他們隔案對坐,眉眼清晰自然,似乎在評賞著案上的畫卷。兩人身旁的幾案上,分別陳列著壹些古卷書籍以及鼎彜等青銅禮器,兩人身後還站著壹位神情恭敬的童子。
細觀兩幅畫,第壹版中,遠處的竹林、茅屋前的樹木,都似有陣風拂過,平靜中隱藏著壹絲清冷;而第二版中,已沒有了風動的意境,純粹是壹處幽靜的世外桃源。人生的唏噓、時光的蹉跎,都化為平淡。
真賞齋的興旺歷時半個多世紀,期間曾經歷倭寇作亂,被火燒過,後華夏逝世,文物散失,竟不知所蹤,甚至連地方誌、史籍都沒有記載,實為壹大憾事。
時光悠悠。
2004年,蕩口華氏後裔、以泰籍華人華仲厚先生為代表的華氏兄弟三人回鄉尋根訪祖,他們承襲先祖的孝名,首先慷慨出資,對華孝子祠和華氏始遷祖祠進行了修復重建;又於2008年開始與無錫市博物院接觸,欲將壹批珍貴的家族文物資料、也是流失國外多年的珍貴藏品交由家鄉博物院永久保存。截止至2013年4月,無錫市博物院先後接收華氏捐贈文物三次***計213件。
這批家族文獻資料多為華繹之先生的舊藏,其中包括古代書畫、碑帖拓片、古籍善本等文物以及其他壹些家族文獻資料。如《宋惠崇華溪會禽圖》(曾由清初王時敏收藏作跋)、明代華太師華察親筆手跡、吳門文征明父子致華家親筆書信十通,也包括存世極罕的《真賞齋帖》火前本。
《真賞齋帖》成於1522年(明嘉靖元年),該年,華夏將其“真賞齋”中收藏的魏晉法帖,請摯友文徵明、文彭父子鉤摹,由名刻手章簡甫刻石,刻後墨拓成帖。《真賞齋帖》分上中下三卷,上卷是魏鍾繇《薦季直表》,中卷是王羲之《袁生帖》,下卷是唐王方慶《萬歲通天帖》。
帖刻不久遭火而毀,復刻稍遜,故有“火前本”與“火後本”分別。火前本極少,壹直為世人所重。
2013年10月,無錫博物院“手澤如新——華繹之舊藏文物捐贈展”開幕,包括《真賞齋帖》在內的壹批珍品對百姓開放。
文征明在《真賞齋銘》中說:“江南收藏之家,豈無富於君者?然而真贗雜出,精駁間存,不過誇視文物,取悅俗目耳。”堅守自己的“初心”,在紛紛擾擾的塵世間,找到屬於自己的“真賞”,這也許就是華夏和他的朋友們留給後人精神上的遺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