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作為中國歷史上的第壹位皇帝,他滅六國,完成統壹中國大業,成為中國第壹個大壹統朝代秦朝的皇帝,對中國的影響深遠。
秦始皇陵的壹些基本情況
秦始皇陵是秦始皇22歲親政後就開始修建,經過39年的時間才修建完成,是中國第壹座規模宏大,設計精妙的皇陵。秦始皇南鄰驪山山脈,北至渭水之濱。
《水經註》記載:“水出驪山東北,本導源北流,後秦始皇葬於山北,水過而曲行,東註北轉,始皇造陵取土,其地於深,水積成池,謂之魚池也……池水西北流途經始皇冢北。”
秦始皇陵是當時秦國的丞相李斯設計,監工則是少府令章邯。秦始皇陵工程量巨大到不敢想象,在長達39年的修建中,最多時有將近80萬人在同時修建秦始皇陵,直到秦始皇逝世後壹年多才修建完成。
秦始皇陵曾經遭遇過劫難
據《史記》等古籍記載,在公元前206年,秦始皇陵遭遇了第壹次劫難。當時項羽攻入關中後,對秦始皇陵就進行了大規模的破壞,秦始皇陵的地面建築幾乎毀於壹旦,帝陵也遭到了挖掘。值得慶幸的是,沒多久劉邦率部擊敗西楚霸王項羽,建立了西漢。隨後劉邦下令對秦始皇陵進行妥善保護,並讓20戶人家駐守秦始皇陵附近,日夜看管秦始皇陵。此後,各朝各代都依葫蘆畫瓢,都下令對秦始皇陵進行保護。
秦始皇陵內部結構陷阱眾多
《史記》中記載:“始皇初繼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通過《史記》的文獻考證,秦始皇陵的地宮是壹個浩大的工程。在皇陵裏面不但有奇珍異寶,還到處都是陷進,特別是裏面有大量的水銀,這個可是劇毒物,闖入者大量吸入是會斃命的,而且裏面還有弓弩之類的機關。
為何到1974年才發現兵馬俑,讓秦始皇陵得以問世?
秦始皇陵中的兵馬俑被發現完全是個意外,當年西楊村的3月正是幹旱季節,為了解決水源問題,村民在村旁開始鉆井取水,但在打井的過程中挖出了很多陶制品碎片,村民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村幹部,這個幹部覺得有蹊蹺就上報給縣文化館。隨後考古隊發掘了震驚世界的秦始皇陵1號坑兵馬俑,隨後又發掘了2號坑、3號坑、4號坑。
在發現了秦始皇陵兵馬俑的基礎上,考古專家精確的定位了秦始皇陵的準確位置。秦始皇陵的發現是中國考古界乃至世界考古史上最偉大的發現之壹。
最近壹段時間總有人在網上討論發掘秦始皇陵的事,觀景認為以現在的技術還不足以完好無缺的保護好出土的文物,所以我們壹定要等到技術成熟才能討論這事,否則將會給這些價值連城的文物帶來毀滅性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