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色的10月,衢江兩岸呈現壹派“橘熟黃香壓樹低”的勝景。漫步在橘林中,聞著溫馨的橘香,使人心曠神怡;隨手摘下壹個品嘗,酸中有甜,甘美無比。外鄉的朋友們,聽到這裏,他該流口水了吧。我想,這也是在情理之中,因為橘子是我們衢州的壹大名產呢!
橘子呈扁圓形或圓形,成熟時呈金黃色,掛在樹梢上,與那壹年四季永遠碧綠的葉子相互映襯,別有壹番情趣。許多文人墨客因此詩興大發,“尤愛金黃千樹橘,碧岑丹地耀無窮”,便是清朝詩人孫熊在這種意境下給後人留下的美好詩句。
橘子大小不壹,壹般直徑5厘米,二三兩重,大的則有半斤左右,幾乎相當於壹個柚的重量了。橘皮鮮潤欲滴,上面有壹個個圓滑的突起,突起裏含有大量橘皮油,這種油可以提煉香精。橘香便是從這裏發出來的。剝開橘皮,露出壹瓣瓣的橘瓤,每瓣正好是呈壹個半圓形,互相挨著,構成壹個球體。橘瓤表面裹著橘絡,襯著橘膜。橘膜有兩片,其間有壹條合線,沿著合線將橘膜分開,露出壹根根緊挨著的細針模樣的果肉,“細針”外面也有壹層膜,裏面飽含著果汁。橘絡、橘皮具有潤肺化痰、止咳定喘的功用,是很有療效的中藥。
橘樹初夏時分開花,壹年開壹次;花是白的,***有五瓣,綴在綠葉中,引來無數的彩蝶和蜜蜂。花期過後就結出果實,尚未成熟時是綠色的,味道很酸;直到深秋,橘子才轉入成熟期,變成橘紅色。清朝朱彜尊詩雲:“株株當暑綠,顆顆入秋黃。”寫的就是這壹情況。
我們衢州市是橘子的家鄉。北魏酈道元所著《水經註》中就這樣描寫過衢江兩岸的景色:“夾岸綠溪悉生支竹與芳枳、木蓮,雜以霜菊、金橙。”可見,早在 1500多年前,衢州已經開始栽培橘子了。
衢州橘子產量很高,城西的航埠更是橘子的盛產地 。橘熟時節,向航埠的公路兩旁望去,到處可見金色的橘子沈甸甸地掛在技頭。據記載,溪鄉篁步(航埠)的橘子在明朝及清朝時,每年都得向朝廷進貢。如今的橘子生產,當然是為了滿足廣大人民的需要。如在橘子收獲的季節,有朋友來衢州做客,熱情的衢州人定會獻上壹些衢橘讓他們飽飽口福,或許還會領他們去壹趟航埠,讓他們觀賞壹番衢州橘林的美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