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水的筆畫怎麽寫

水的筆畫怎麽寫

水的筆畫:豎鉤、橫撇/橫鉤、撇、捺。

水,漢語壹級字,讀作shuǐ,最早見於商代甲骨文,其本義是河流,引申泛指壹切水域;又由表示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引申泛指某些液態物質;又由水靜則平衍生出水準、用水測平的含義,即《說文解字》所謂的“準也”;還有遊水、五行之壹、生活在各類水體中的生物等含義。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水,準也。北方之行。象眾水並流,中有微陽之氣也。凡水之屬皆從水。式軌切。?

康熙字典:

又六飲之壹。《周禮·天官》:漿人掌***王之六飲,水漿醴涼醫酏。

又《禮·玉藻》:五飲,上水、漿、酒、醴、酏。註:上水,水為上,余次之。

又《禮·曲禮》:凡祭宗廟之禮,水曰清滌。

又明水,所以***祭祀。《周禮·秋官》: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於日,以鑒取明水於月,以***祭祀之明齍明燭***明水。註:鑒,鏡屬,取水者。世謂之方諸。

又官名。《左傳·昭十七年》:***工氏以水紀,故為水師而水名。

又《前漢·律歷誌》:五聲,羽為水。

又天水,郡名,漢武帝所置。又中水,縣名,屬涿郡。應劭曰:易?二水之中。並見《前漢·地理誌》。

又黑水,國名,即鎟韐。

又露為上池水。《史記·扁鵲傳》:飲是以上池之水。註:上池水,謂水未至地,蓋承取露及竹木上水以和藥。

又姓。

又《韻補》葉式類切,音墜。劉楨《魯都賦》:蘋藻漂於陽侯,芙蓉出於渚際。奮紅葩之熩熩,逸景燭於崖水。

又葉呼委切,音毀。李白《遊高淳丹陽湖詩》:龜遊蓮葉上,鳥宿蘆花裏。少女棹輕舟,歌聲逐流水。

又《韻補》:音準。引《白虎通》水之為言準也。按:準乃水之義,非水之音。蓋沿《周禮·考工記》鄭註,準讀為水而誤。今不從。?